唯有在孤獨中,人才能與靈魂相遇

唯有在孤獨中,人才能與靈魂相遇

我想每個人都曾經歷過孤獨,說起孤獨,有一千種形容。有人說:孤獨是一場無人遞粥的重感冒,也有人說孤獨不是一種脾性,是一種無奈。這些說法都讓孤獨這個詞增加了很多悲傷的色彩。

但也有一些人對孤獨有一番不同的看法。

康德說,我是孤獨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叔本華說,我們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們無法忍受獨處

作者安東尼·斯托爾在《孤獨:迴歸自我》裡說,唯有在孤獨中,我們才能深入內在的心靈花園,體驗到那種忘形的一體感。即:人在孤獨的時候,才能和靈魂相遇


獨處是一項能力

交往和獨處原是人在世上生活的兩種方式,對於每個人來說,這兩種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比例不相同。由於性格的差異,有的人更愛交往,有的人更喜獨處。

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反過來說,不擅交際固然是一種遺憾,不耐孤獨也未嘗不是一種很嚴重的缺陷。

唯有在孤獨中,人才能與靈魂相遇

從心理學的觀點看,人之需要獨處,是為了進行內在的整合。所謂整合,就是把新的經驗放到內在記憶中的某個恰當位置上。

所以,有無獨處的能力,關係到一個人能否真正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而這又會進而影響到他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斯托爾引用溫尼科特的見解指出,那種缺乏獨處能力的人只具有“虛假的自我”,因此只是順從,而不是體驗外部世界,世界對於他僅是某種必須適應的對象,而不是可以滿足他的主觀性的場所,這樣的人生當然就沒有意義。

睡眠是一份恩典

事實上,無論活得多麼熱鬧,每個人都必定有最低限度的獨處時間,那便是睡眠。不管你與誰同睡,你都只能獨自進入你的夢鄉。

同床異夢是一切人的命運,同時卻也是大自然的恩典,在心理上有其必要性。據心理學家推測,夢具有與獨處相似的整合功能,而不能正常做夢則可能造成某些精神疾患。另一個例子是居喪。對喪親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他人的同情和勸慰,而是在獨處中順變。

唯有在孤獨中,人才能與靈魂相遇

正像《孤獨:迴歸自我》一書裡指出的:“這種順變的過程非常私密,因為事關喪親者與死者之間的親密關係,這種關係別人沒有分享過,也不能分享。”

居喪的本質是面對亡靈時“一個人內心孤獨的深處所發生的某件事”。如果人為地壓抑這個哀傷過程,則也會導致心理疾病。

老年是一種境界

一般而論,人的天性是不願忍受長期的孤獨的,長期的孤獨往往是被迫的。然而,正是在被迫的孤獨中,有的人的創造力意外地得到了發展的機會。

一種情形是牢獄之災,文化史上的許多傳世名作就誕生在牢獄裡,是作者在被處死刑之前的囚禁期內寫作的。

另一種情形是疾病。斯托爾舉了耳聾造成的孤獨的例子,這種孤獨反而激發了貝多芬、戈雅的藝術想象力。

唯有在孤獨中,人才能與靈魂相遇

孤獨之為人生的重要體驗,不僅是因為唯有在孤獨中,人才能與自己的靈魂相遇,而且是因為唯有在孤獨中,人的靈魂才能與上帝、與神秘、與宇宙的無限之謎相遇。

在《孤獨:迴歸自我》這本書中,孤獨的最後一種價值好像是留給人生的最後一個階段的:

“雖然疾病和傷殘使老年人在肉體上必須依賴他人,但是感情上的依賴卻逐漸減少。老年人對人際關係經常不大感興趣,較喜歡獨處,而且漸漸地較專注於自己的內心。”

這一變化變化它有助於老年人擺脫對人世的依戀,為死亡做好準備。

當然,很多中國的讀者也許會提出異議。我們目睹的事實是:今天中國的老年人比年輕人更喜歡集體活動,他們聚在一起跳廣場舞,活得十分熱鬧,成為中國街頭一大景觀。

然而,凡是到過歐美的人都知道,斯托爾的描述至少對於西方人是準確的,那裡的老年人都很安靜,絕無扎堆喧鬧的癖好。他們或老夫老妻做伴;或單獨一人,坐在公園裡曬太陽;或者作為旅遊者去看某處的自然風光。

唯有在孤獨中,人才能與靈魂相遇

我們大可不必在中西養老方式之間進行褒貶。老年人害怕孤獨或許是情有可原的,孤獨使他們清醒地面對死亡的前景,而熱鬧則可使他們獲得暫時的忘卻和逃避。

問題在於,死亡終究不可逃避,而有尊嚴地正視死亡是人生最後的一項光榮。

對於精神創造者來說,如果他們能夠活到老年,老年的孤獨心境就不但有助於他們與死亡和解,而且會使他們的創作進入一個新的境界。

例如貝多芬、李斯特、巴赫、勃拉姆斯等一系列作曲家,他們的晚年作品都具有更加深入自己的精神領域、不太關心聽眾能否接受的特點。一般而言,天才晚年的作品是更空靈、更超脫、更形而上的,那時候他們的靈魂已經抵達天國的門口,人間的好惡和批評與他們無關了。

適當的孤獨,與靈魂對話

我們都知道,人是社會型動物,在社會中生活工作,吵吵嚷嚷,特別時現在的人們,社交是如此的方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好似從沒有現在這麼近過,可是得抑鬱症焦慮的人也前所未有的高。

唯有在孤獨中,人才能與靈魂相遇

我們也許是跑的太快,太匆忙了,從未停下來和自己的靈魂對話過。

所以我們都需要適當的孤獨,去修復我們內心的傷痕,更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創造力。這樣的孤獨時刻不是被迫的逃避,而是一種主動的選擇。

在孤獨中,和自己的靈魂相遇。


【今日互動】

“什麼時候覺得自己真的很孤獨?”

唯有在孤獨中,人才能與靈魂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