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布局新能源棋差半着 宝马奥迪叫嚣“看到尾灯算你赢”

新势力渴望得到一场革命的红利,老巨头急于摆脱被颠覆的命运,新能源市场群狼环饲。

奔驰布局新能源棋差半着 宝马奥迪叫嚣“看到尾灯算你赢”

不管是“绯闻”缠身的特斯拉,还是“混动”全开的丰田,亦或是总被人调侃的比亚迪,即便连宝马、奥迪这样的老牌汽车企业也不甘落于人后,纷纷在华布局新能源计划。

只是,我们反观德系三大品牌中已经快150岁的“老炮儿”,奔驰在华却鲜有动静。此前在法兰克福车展上,戴姆勒董事长蔡澈曾表示“无论是私有还是共享,燃油机还是新能源,司机驾驶还是自动驾驶,我们把选择留给客户。”

此言论看似是对欧洲停售燃油车的“委屈”,但实际上这句话背后的深意,其实是奔驰在做各领域的前瞻尝试。不过相对于其他新能源车企在华做的“风生水起”,奔驰却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以前看球时总听人说“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而看了中国车市,面对即将到来的新能源风口,只想说:“留给奔驰的时间不多了”。

三年空窗期

同样的,奥迪时不时上个热搜,经常占据各大汽车版头条,目前已经形成的较为完善的e-tron家族产品矩阵和2018年即将推出的7款电动车型,它的实力不容小觑。

奔驰布局新能源棋差半着 宝马奥迪叫嚣“看到尾灯算你赢”

对于宝马和奥迪的一骑绝尘,奔驰在目前的新能源发展“位置”略显尴尬,还处于中间阶段。虽然Generation EQ车型在此前北美车展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是市售的插电混动产品几乎为0。相比于其他两大豪华品牌,奔驰则略显“另类”,去年7月份,奔驰与北汽集团签署了新的框架协议,将全力打造纯电动车产品,但是其首款EQ品牌量产车预计将于2020年之前才会推出。而此前戴姆勒与比亚迪合作推出的电动车品牌腾势汽车仅在全国9个城市开设15家经销商门店,渠道建设进展相当缓慢,去年全年的累计销量仅为4713台也远远不及宝马和奥迪。

近日,奔驰“瞰思未来”战略的最新细节被媒体爆出,据称,奔驰将加大智能和电动化的投入,到2022年,将推出50款新能源汽车,其中将有超过10款纯电动车型,还有多款插电混合动力车型,以及搭载48伏电机的诸多车型。这意味着在未来5年之间内,奔驰品牌即将迎来一波史无前例的新能源产品大潮。

奔驰布局新能源棋差半着 宝马奥迪叫嚣“看到尾灯算你赢”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组数据也充分暴露了三芒星想要进军新能源汽车圈的野心。不过让人生疑的是:早在2016年就公布纯电动计划的奔驰,为何迟迟不出手,直到现在才将战略提上日程?而此次选择主动出击,是不是因为前几年有点“底气儿不足”?

正所谓“得中国者,得天下”,这句话恐怕将会成为奔驰想要领跑新能源产业的秘籍,在奔驰“瞰思未来”战略中,到2020年左右,电动车要占据总销量的25%左右,看来想要快速成为国内新能源的领头羊,留给奔驰的时间不多了!

工厂开业遥遥无期

目前电动汽车市场的高速成长几乎是必然的,面对电动化的大趋势,保证中国本土的竞争优势,各大车企纷纷展开了在华战略攻势。而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生命线,显得尤为重要。一家企业制造商对电动车重不重视,从它的电池供应链就能看出。

根据大众汽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博士的说法,“中国的电池供应商和生产商做的非常好,大众也需要物美价廉的电池,因而大众会选择中国政府白名单上的电池供应商”。据透露,大众集团首座电池工厂将在中国建立,这与中国政府目前鼓励购买电动车相关,同时有利于各项投资活动的推进。而媒体更是爆料出,大众为了支持奥迪电动汽车在华的影响力,不惜投入了高达1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3.8亿元)用于电池工厂的建设,不过如今好像没有更多关于这个电池工厂的消息了,原因是还在兴建所以没有走漏消息?还是就真的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奔驰布局新能源棋差半着 宝马奥迪叫嚣“看到尾灯算你赢”

去年7月份,在戴姆勒与北汽签署的新框架协议中,双方将共同投资50亿元在北京奔驰建立纯电动车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工厂,生产奔驰品牌的纯电动车产品。在此基础上,同时开展动力电池的本土生产和研发,并采用国产电芯,最终于2020年在北京奔驰投产纯电动车型,而电池工厂的开业时间也悬而未决。

作为代表着传统豪华燃油汽车的德系品牌,奔驰有着“追求最好”的调性,又肯定摆不脱大企业在经营战略上的保守和谨慎。此次进军新能源起步相对落后于同级别的宝马、奥迪可见一斑。想要在电动汽车时代重新赢回霸主地位,奔驰投资电池,主动在华建设电车工厂,也许是一个妙招。

看来奔驰是下定决心要与宝马试比高,不过还是落后了一步,宝马在华首家高压电池工厂项目位于华晨宝马沈阳发动机工厂内,已于去年10月份正式开业,将为全新一代宝马530Le iPerformance提供高压电池配件,可生产3.3万套/年的高压电池组。

奔驰布局新能源棋差半着 宝马奥迪叫嚣“看到尾灯算你赢”

奔驰虽然与北汽集团合作签署了建立动力电池工厂生产基地的协议算是在华战略的一大进步,但工厂建设的周期一般也要1到2年。所以乐观来讲,在2-3年之后,奔驰、奥迪在动力电池的生产上才能与宝马相抗衡。而在这个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2到3年的差距几乎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了。

泊车充电还要另收费

搞电动汽车的生意,其实真的不像传统汽车厂家卖裸车那样简单,除了交车之前的各种性能测试,考量。一款电动车是否能够吸引消费者,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把这一问题放在中国,就尤为尖锐。

奔驰布局新能源棋差半着 宝马奥迪叫嚣“看到尾灯算你赢”

除了是豪华汽车制造商,宝马在电动出行领域颇有建树,再次领先其他品牌,已经与中国普天等四家领先的充电运营商确定合作,目前,已经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公共充电网络,有超过6.5万个以上即时充电桩星罗密布般覆盖60余城市,其中不乏四、五线城市,而且只要是符合中国GBT标准的电动车均可与宝马共享充电桩,同时有的还能手机扫码充电并支付,打造高效便捷的充电服务体系。这一完善的售后服务,也拉动了宝马电动汽车在国内的销量。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宝马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同比增长超过一倍。

此前有消息称,为了解决充电桩问题,奥迪计划针对目前市场日益增多的新能源车型,推出基于太阳能技术的智能充电网络项目,作为研究项目的一部分,奥迪正在与英戈尔施塔特地区和苏黎世地区的家庭联合其他合作伙伴开展一个试点项目。该项目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相比于宝马的激进、奥迪的按部就班,奔驰自然也不甘落后,为了解决电动汽车车主充电不便的难题,奔驰计划于2018年推出全新的基于谐振磁感应的无线充电系统。奔驰表示,起初新技术不会与新型车一起出售,而是作为附加功能,希望电动车车主支付额外费用。虽然无线充电技术是一项开创性技术,成本较高,但这项技术的应用也意味着人们找充电桩手动插电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车主所需要做的就是跟随指示,把车开到充电垫的充电范围,进行高效充电。可以说,泊车就是充电。但这项技术短板在于这种充电器支持的充电功率仅限于3.6kW,而不是11kW,按照11kW计算,一个可以装18度电的电池充电大概需要约1.6小时,这意味着充电将需要更长时间。

奔驰布局新能源棋差半着 宝马奥迪叫嚣“看到尾灯算你赢”

由此可见,虽然奔驰致力于用黑科技解决充电问题,但是就目前来看,奔驰这项技术的缺陷还有待完善。如果未来能够得以真正解决,也不失为一件“造福百姓”的壮举。但是,让车主支付额外费用才能享受到无线充电系统,有点太端着“豪车”的架子了,毕竟在中国,一辆廉价的电动车和贴心的售后服务才是抓住消费者心理的王道。

结语:

站在新能源的风口浪尖,各大车企纷纷入局“搞事情”。而传统汽车品牌奔驰显然已经是落后了一大截。另外,在新能源领域里发展并不仅仅是推出新车型那么简单,它关系比如充电桩的布局建设、电池的解决方案等等服务生态链。如果考虑到这方面,宝马和奥迪已经拉开奔驰许多年,听上去这篇文章似乎是宝马的专场,但这是事实。

奔驰布局新能源棋差半着 宝马奥迪叫嚣“看到尾灯算你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