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生活習慣可能會患上糖尿病呢?

小小孫說

以前糖尿病是富貴人家或者老年人的專利“產品”,糖尿病已經不是什麼富貴人群得的病了,現在糖尿病的發展趨勢已經向年輕化發展了,生活好了,即便是沒錢的人也可能會患上,糖尿病對生活的影響很大,吃的多,還容易疲倦,尤其是各種併發症每一個都非常的棘手!所以我們在生活中還是要積極的預防糖尿病的發生,真要是得了再預防就晚了,那什麼樣的生活習慣可能會患上糖尿病呢?



首先:吃的又好又多,還不怎麼運動!我們吃的食物大都是碳水化合物,基本都能代謝一部分糖分出來,尤其是家庭聚會、同事聚會、酒局飯局什麼的,每次不是吃的撐著了都不會散席,吃的太飽了,身體就想睡一會,尤其是晚上吃完就去睡覺沒有一點點的運動,代謝出來的糖分大量的堆積在血液中,造成血糖急劇升高,長時間的血糖高,身體代謝不過來,就容易患上糖尿病了!

其次:習慣性的不吃早餐,午餐和晚餐吃太多的細糧!食物太過於精細了,沒有什麼殘渣,消化系統和吸收系統的壓力就會很大,糖分就會更多!還有不吃早點中午猛吃的危害不僅僅是會給胃帶來超負荷,還會容易得膽結石,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早上不吃早點糖分下降很厲害,中午吃的太好了,猛然又代謝出大量的糖分,造成身體裡面的糖分劇烈波動,會引起內分泌紊亂,胰腺就很容易損傷,造成不會或少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分泌少了,血糖尿糖什麼的自然也就上去了!

再次:抽菸、喝酒、熬夜玩手機電腦!抽菸喝酒是會引發血糖波動的,據國外研究,長時間喝酒或者長時間抽菸的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患糖尿病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有抽菸喝酒史的,所以抽菸喝酒也是容易患上糖尿病的壞習慣!


最後:特別喜歡吃或者經常吃甜食!其實生活中的食物已經能夠代謝出很多糖分來了,隨著生活日益提高,這種情況還在延續,攝入的糖分越來越多,造成胰腺長期處於高負荷的狀態下,如果在過多的進食糖分多的食物,胰腺就有可能會崩潰,糖尿病之所以治不好,就是因為分泌胰島素的器官崩潰所致!
糖尿病的危害很大,會對心肝脾胃腎身體內的各個器官造成傷害,可以造腎病、眼部綜合徵、白內障、心血管疾病還有腦部疾病等,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加以注意,儘量改掉這些壞的生活習慣!


小小孫說

最新的《2型糖尿病指南2017》公佈目前我國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2013年)為10.4%,也就是十個人裡有1個糖尿病患者,更可怕的是未診斷的糖尿病比例達到63%,也就是說糖尿病是一個既普遍存在又被普遍忽略的慢性疾病。



(一)控制體重。肥胖和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與體重正常人群相比,患病率顯著增加。我國BMI>28就屬肥胖,《糖尿病指南2017》2013年按體質指數(BMI)分層顯示:BMI<25,糖尿病患病率為7.8%,25≤BMI≤30,糖尿病患病率為15.4%,BMI≥30糖尿病患病率為21.2%,由此看來,越胖患糖尿病幾率越大。控制體重是預防所有慢性疾病的頭等大事。

(二)均衡飲食。大家都知道糖尿病被稱作是“富貴病”,長期糧太細,肉太多,菜太少,最終導致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異常而發生糖尿病。所以糖尿病不單純是因為愛吃糖得的,歸根結底是由於飲食不均衡導致,所以也不要寄希望某一種食物可以幫你降糖,控制總熱量,保持各大營養素比例均衡才是防糖控糖的最佳辦法。



(三)久坐必病。出門開車,網絡購物,方便得足不出戶就可以滿足生活基本需要,也誕生了很多沙發土豆,葛優躺的人群,而運動減少會導致代謝減慢,超重與肥胖。對於糖尿病人群來說,運動有助於控制血糖,有助於減少心血管危險因素,有助於減重,更有助於預防糖尿病發生。《糖尿病指南推薦2017》推薦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快走,打太極拳,騎車等),配合每週2次的抗阻運動(啞鈴,平板等)進行肌肉力量和耐力訓練。“生命在於運動”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哈。

飲食不均衡,久坐不動,熬夜,肥胖,自我管理差,所有不良的生活方式都會找上你的身體,正所謂“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健康從改變開始,我們一起吧!

(王芳,主管護師,註冊營養技師,好食營養工作室創始人,王興國營養特訓班5期學員)


營養百事通

1.暴飲暴食。心情好,吃!心情差,更要吃!動不動就胡吃海喝,吃飯狼吞虎嚥是現代人的生活常態,一次攝入過多,多餘的熱量就會在體內轉化為脂肪存儲起來,久而久之導致肥胖,而肥胖正是糖尿病的誘因之一。

2.加班加點。加班意味著什麼?即熬夜,久坐不動,吃夜宵!有一種肥胖叫過勞肥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現在肥胖已經被定為工傷,上班越努力的人,可能長得越胖,就是這個道理。

3.愛喝甜飲。可樂、奶茶,簡直是現代人的最愛,殊不知一杯500ml的可樂含糖量可高達40克!一杯奶茶的熱量相當於半碗飯,而且奶茶中還含有臭名昭著的反式脂肪酸,它是心腦血管疾病的誘因之一。

4.飲食重口味。今天吃外賣,明天吃燒烤,後臺吃麻辣燙,想必很多人的飲食就是如此。這些食物中往往添加了大量的油鹽,對血脂和血壓都不利,而這兩個因素都與血糖緊密相關。

5.缺乏運動。尤其是上班族,最最缺乏鍛鍊。運動量過少的結果就是身體抵抗力降低,身材漸漸肥胖,尤其是小肚子的肉越來越多。而腹型肥胖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明顯增高。


糖人健康網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物質豐富,生活節奏快,很多人以快餐代餐,身體活動日益減少。。。糖尿病患病人數不斷增加。下圖是2017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提供的數據:

其中2型糖尿病約佔95%,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肥胖、高熱量飲食、體力活動不足及老齡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環境因素。其中環境因素或者說生活習慣在2型糖尿病的發病中發揮重要作用。下面具體看一下什麼樣的生活習慣可能會患上糖尿病?

1吃的多,食動失衡,熱量過剩!

食物攝入量和身體活動是保持能量平衡,維持健康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如果吃得過多或運動不足,多餘的能量就會在體內以脂肪的形式積存下來,體重增加,造成超重或肥胖。健康的體重用體重指數(BMI)來表示,它的計算方法是用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例如: 身高1.60米,體重60千克的,BMI的計算如下:60/(1.6*1.6)=23.4,即BMI23.4,體重正常。

BMI在24-28之間為超重,超過28,就診斷肥胖(60歲以上老人和運動員除外)。超重和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獨立因素,尤其是腹型肥胖。

2吃的不健康!

長期攝入高熱量食物和加工精細的食物。

喜歡吃白米白麵和精緻的糕點及高油高糖的食物

吃飯不規律,吃飯太快,暴飲暴食,偏食,每天只吃一兩頓飯

習慣打掃剩菜剩飯,每頓都要多吃幾口,美名曰“撐死人,不佔盆 ”。

經常外出聚餐,飲酒吸菸熬夜等不健康生活方式。

經常叫外賣,長期喝飲料、果汁代替白開水。

3身體活動的太少!

身體活動不足,缺乏運動習慣的人,主要包括:

懶人族:放棄步行,以車代步,放棄做家務,請鐘點工代替。自己不做飯,叫外賣為主。

久坐族:除睡覺外長時間坐著或躺著,常維持坐姿4小時以上。

目前我國大多數居民身體活動不足或缺乏,每天步行不足5000步,每週運動不足150分鐘。

總之,預防2型糖尿病就是要做到:改掉以上不良生活習慣!力爭做到管住嘴,邁開腿!食不過量,健康體重!平衡膳食,規律生活!避免久坐,快樂運動!


營養海賊團

導致患上糖尿病的生活方式,主要在飲食習慣上。

1、糖尿病分兩種,大部分是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以血糖不規律為臨床表現,原因就是自身分泌的胰島素不足以調控血糖水平,初期可能是因為胰島素分泌量不足,也可能是胰島素量多但是調控效果差,這就是所謂的胰島素抵抗,但到後期都會出現胰島素水平下降。

一型糖尿病常見於年輕人,一般不是生活習慣導致的,二型糖尿病主要常見於中老年人,主要是不良的生活習慣所致。

2、肥胖容易帶來胰島素抵抗

目前的科學研究表明,肥胖是容易帶來胰島素抵抗的。許多的研究表明,對於糖尿病患者,減肥可以降低糖尿病抵抗的程度。

所以,所有的容易導致肥胖的生活習慣,都會增加糖尿病患病風險。比如暴飲暴食,比如嗜好油炸食品,比如嗜好高脂肪畜肉。

3、降低糖尿病風險的生活習慣

首先從飲食上來說,食不過量,均衡飲食,適量控制油脂和碳水化合物,保證蔬菜水果的量;

其次就是吃動兩平衡,每天至少保證6000步的運動量。

還有就是充分休息,規律生活。

姜丹,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辰曦媽媽話健康


90%以上的糖尿病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一項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肥胖、飲食問題、體力活動不足等推高了中國糖尿病的發病。而保持健康體重、提高飲食質量、增加體力活動,在6年內可使糖尿病發病率降低51%。

肥胖是導致糖尿病大幅增加的最主要原因,判斷肥胖的標準可疑用體質指數BMI,BMI=體重(千克)÷身高(米)÷身高(米),BMI≥28屬於肥胖。如果以腰圍作為評判標準,男性≥90釐米、女性≥85釐米屬於肥胖。本來國人就有較高的糖尿病風險,而肥胖則使這種風險雪上加霜。所以,遠離糖尿病減肥是當務之急。


全穀物吃得太少和精米白麵吃得太多是導致糖尿病高發的主要飲食因素,有數據統計,2011年我國人均每天吃精米白麵為348克,全穀物僅有4.6克,遠低於《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的全穀物的攝入量,指南建議每天主食的攝入量是250~400克,其中全穀物佔三分之一。全穀物包括全谷雜糧雜豆,如全麥及其製品、糙米、燕麥、薏米、小米、玉米、高粱、黑米、蕎麥、綠豆、紅小豆、白芸豆等等。


高質量飲食欠缺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新鮮蔬菜水果、魚類海鮮、堅果、奶類平均攝入過少,而加工肉類(火腿、培根、臘肉等)、紅肉(豬牛羊等)和含糖飲料攝入過多,飲食不均衡等都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身體活動量太少也會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風險,2011年的數據顯示國人身體活動每週190.3MET小時,比1991年下降了近50%,預計到2030年,僅體力活動不足一項就會導致4240萬國人患糖尿病。

遠離糖尿病,先從增加運動開始吧,站起來走出去,改變一點是一點。


蟬噪林玉靜

大家都知道了,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

更多的時候是,某個人有糖尿病發病的易感基因,但發不發病,卻常和他的生活方式健不健康有很大關係。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生活方式與糖尿病的發病關係密切,最主要的有飲食結構、日常運動量、吸菸與否。

今天在這裡只說一個很常見、與糖尿病發病有很大關係、又比較好改善的生活習慣吧。

和飲食結構有關

司空見慣的一個現象,吃中飯的時間,從寫字樓裡出來的白領、跑外辦事的人都會找餐館餵飽肚子。

常常很多人,要一碗刀削麵,很大的一碗麵條、點綴幾片菜葉……

或者一份魚香肉絲蓋飯,紅紅的勾芡汁拌米飯,真是食慾大開……

這樣一份中餐,實惠,十幾塊錢能吃得很飽……

是的,很飽!

而一份刀削麵的面、蓋澆飯的白米飯都至少有3-4碗米飯那麼多,

一次吃進這麼多主食會出現什麼狀況呢

這麼多白麵、白米飯吃下肚,大量的葡萄糖進入血液,血糖很快飆升,為了降低血糖水平,胰腺很快分泌大量的胰島素,促進身體利用葡萄糖維持身體正常活動,多餘的葡萄糖會轉化為糖原儲存,如果吃下的飯太多,還有多餘的葡萄糖就會被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

天天中午這麼吃,早晚餐也不少吃,久而久之,超重、肥胖不可避免。

肥胖常有胰島素抵抗,如果繼續這種飲食模式,天天讓血糖坐過山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胰腺就會因過度勞累而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來戰勝胰島素抵抗,結果就是:血糖會升高至異常水平,胰島素再也不能把它控制到正常水平了,也便走上了糖尿病的道路。

怎麼做比較好呢?還是飲食結構

一頓飯裡菜要比主食多,菜最好佔2/3以上(莖葉類蔬菜多,配一些肉蛋或豆腐)。

中午在外吃飯怎麼點菜?

可以點一個蔬菜多的肉菜,一碗米飯(大部分人一碗米飯就夠了),

兩個人,可以點一個熱菜、一個涼菜,吃半碗或一碗主食。

這樣吃,餐費可能會多一些,但相比疾病,你願用錢買哪樣呢?

如果主食能吃到一些粗糧就更好了,既可以提升營養質量,也非常有利於預防肥胖、高血脂、糖尿病。


圖片來自網絡,謝謝原作者


歐陽冬雲慢病管理

你好。什麼生活習慣可能會患上糖尿病呢?

喜歡喝飲料。

已經不止一個三十出頭的小夥伴們因為愛喝飲料而衝進了糖尿病的懷抱。

一週四桶超市促銷的大桶可樂,兩年後血糖10.3mmol/l。這是一個32歲的小夥子的真實經歷。

熬夜加班壓力大。

這幾項都會打亂人體內分泌環境,加上年輕人愛吃快餐,糖尿病也很容易找上你。

第二個真實情況是,小喬出差四個月瘦了20斤,到是美了,一查血糖16.6mmol/l。糖化血紅蛋白更是飈到11.3%。美是有了,健康沒了。

快餐加不運動。

天天午餐麥當勞肯德基,晚餐火鍋燒烤加啤酒,每天一查步數不到2000。自己過得是快意人生,健康卻在無意間被透支。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是糖尿病最鍾愛的。

愛吃甜食,不查體。

甜點無疑會增加胰島細胞的負擔,長此以往胰島細胞不堪重負,就會誘發糖尿病。

再加上很多人忽視查體,常年不查體,直到不舒服了才因為併發症查出血糖高,真是得不償失。


這幾個都是常見習慣,希望可以幫到你。喜歡可以關注我。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驚蟄之後d醫學科普


翼龍科技匯

什麼生活習慣可能會患上糖尿病呢?

很多不好的習慣和因素會導致可能患上糖尿病。比如喝酒、暴飲暴食,飲食無度會傷害肝臟,增加肝臟的負擔;熬夜、遊戲,使肝臟得不到充分休息;環境、水、食品安全等使身體毒素增多,增加肝臟的工作負荷;還有過度勞累和壓力太大,都會損傷臟器。

所以應該從作息時間生活規律方面注意,從飲食結構,飲食合理方面注意,從防範外來的侵害等方面注意。這些方面注意,可以降低糖尿病,實際也包括其他疾病的發病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