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学习汉字发音可以使用拼音,那在古代只是口口相传么?

董釗851

问题其实就是在古代如何给汉字注音。有两个常用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同音字注音。其实就是用一些常见字来标注生僻字。比如麂,音同几。

第二种方法是切音法。有些生僻字的发音不常见,没有常见字与它同音。这个时候就使用切音法。比如张,扎央切。用两个字的读音来标记一个字。现在一般的理解是取前一个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古代的时候没有这种观念。实际上是将两个字念得快一些,同时将中间的音发的弱一些,这就是切音字的读法。


zyb38537240

古代有自己的拼音和注音系统,即便是近代汉语拼音也有漫长的发展过程

中国最早的注音成文体系,是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由陆法言牵头编纂的《切韵》,把汉字分为195个韵部,每个韵部里的同音字又归在一起,用“反切”注音,所谓“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标注第三个汉字的读音,如“抓”,标注为“珠洼切”,意思是珠和洼连起来读就是“抓”的读音。至于语调,则分为平、上、去、入四声,韵部中平声、上去声和入声分别归类。

唐玄宗时,孙愐修改《切韵》,编纂《唐韵》,标注每个字的释义,使得《广韵》成为一本简单的字典,流传范围扩大。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出现了第一本官方修订的注音成文体系类书《广韵》,将汉字分为206韵,包括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每个字用反切和同声字来标注读音,如“抓”,会标注为“珠洼切,音‘挝’”,这样更精确,也更容易让大多数人看懂,这套体系一直沿用到清代编纂《康熙字典》。

就在唐宋之交,出现了“三十字母”和“三十六字母”的说法,将全部汉字的读音用三十或三十六个常见字标注出来,这是首次出现“字母”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等韵图”,方便读者快速查找汉字的读音。

到了清代修编《康熙字典》,古代注音体系达到顶峰,同一个汉字会用几种不同注音体系来说明标注,如“裘”,康熙字典里分别标出《唐韵》、《集韵》、《正韵》、《韵会》里的反切标注,然后说“音‘求’”。

不过古代汉字注音系统有明显的缺点:对一些学识渊博的人毫无必要,而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可能因为连反切和标注同音的三个汉字也不认识,而仍然不知道读什么音,且不同韵书标注的反切也不一定一样,容易产生混乱,如“裘”,《唐韵》标注为“巨鸠切”,《集韵》却标注为“集尤切”。

1867年,英国剑桥大学中文讲师威妥玛发明首套使用罗马字母的汉语拼音——威妥玛拼音,其特点是以当时他们最熟悉的“广府话”为基准音,使用大量送气符号,1912年,英国驻华外交官翟斯理改良威妥玛拼音,取消了送气符号,并使其尽量适应更多汉语方言。翟斯理方案流行了较长时间,如今仍然在少数地名、老商标和电报简称中可以看见。

由于威妥玛拼音和其改良版本系外国人编制,且以方言为基准音,并不十分适应20世纪中国汉语普及注音的需要,所以当时的中国人“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继续沿着传统的反切标注道路发展,另一方面则尝试自己的罗马字母拼音方案。

第一条路是民国元年(1912年)在章太炎清末于《民报》上启用的“纽文”、“韵文”方案,由教育部制订推广的,1908年正式颁布,1930年改称“注音符号系统”,是民国时代汉字的官方注音系统。这套系统的特点,是由37个(声母21个、介音3个,韵母13个)“有点像汉字但又都不是汉字”的符号表示声母音和韵母音,然后将表示声母音和韵母音的符号拼在一起标注出汉字的读音。

这套注音系统标注音准确,便于推广,尤其适合编写字典,因此直到今天在许多字典词典上都仍然保留了注音符号(可以翻翻自家字典的最后几页)。但它的缺点是需要死记硬背每个毫无意义的注音符号,不必要地增加了学习压力和推广难度,民国时将注音符号列入小学必修课,尚能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消了必修,注音符号在大多数字词典上的地位也就变得聊胜于无,许多“70后”和“80后”倒是曾经借词典后的注音符号表,去玩当年“台汉化”版的老游戏,如需要用注音符号拼写输入主角姓名的《金庸群侠传》等。

第二条路也是从清末民初开始的,先后出了许多套各具特色的方案,直到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才正式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1979年1月1日起,除了个别特例,人名、地名等使用传统威妥玛拼音注音译音的也改为汉语拼音注音,同年6月15日联合国所有汉语文件的注音都改用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版本,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7098号文件确认以中国汉语拼音方案为汉语注音标准,自此汉语拼音方案成为标注中文读音的标准化方案。


陶短房

其实古代也算是有“拼音”的,主要用的是反切法,就跟我们上学的时候,用汉字给英语加“拼音”一样。

所谓反切,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

反切法流行于东汉末年,盛行于唐宋各代,到1918年注音字母公布之前,反切法一直被作为汉字注音的主要方法普遍使用。

自古中国人都是一上来就识字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就是做这个的,孩子们都是先由老师带着,认识一些基础的汉字,由浅入深,逐渐的认识整个汉字系统的。


市井新自媒

这个问题没水平。拼言就不是口口相传了吗?不然你怎么知道“a”是怎么读的?

口口相传没什么丢人的,只是在本民族遭受冲击的时侯,文明表现的比较脆弱。大家上过中学的肯定知道都德的(最后一课)。

事实上在没有外来影响的情况下,语言会保持原貌很好的。但人类文明是个共同体,几乎不可能互相不影响。所以语音才变来变去。有没有拼音一样变。


飞扬46644226

中国自秦始皇开始,书同文,规定了统一的文字,句式和语法,这样天南海北只要用文字就能沟通,各地各级官员可以想朝堂汇报工作。

但是由于古代地理的局限,加之交通闭塞,大部分情况下,各地方方言各不相同,甚至一些地区出了这个乡,发音就不同。

所以古代人学习的汉字发音,首先是没有标准的是通过口口相传,用方言的形式表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