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22岁,从未接触过设计,唯一目标是多摩,已录取

教育在英美国家已经变得越来越产业化如今已是公开的秘密,但日本对于国际留学生的态度,却一直坚持着“求学就是求学”这一简单的原则。不以留学生的学费进行自身的补充造血,自然对生源数量也会进行严格控制,也就是

“只招具有最高水准的人”。

所以比之英美,日本的申请难度其实更大,尤其是日本五美,不仅是大家的心中所向,更有来自于全球的数以万计的竞争者,所以能够获取其入场券,可以说是对于大家实力的极高认可而汉艺早就在去年九月,成为业内最早拿到日本最顶级艺术院校offer的机构:

成功案例|22岁,从未接触过设计,唯一目标是多摩,已录取

这些同学中,近半数都为转专业的同学,如之前与大家分享过的从纯艺专业申请到武藏野美术大学、女子美术大学治愈设计、基础设计、染织设计等offer的W同学成功经验点此查看今天的文章,日本艺术留学专属团队中的胡老师与大家分享J同学,一位毫无艺术背景的理工科女生,是凭借着什么圆梦顶级名校的。

01 —— 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谈及转专业,很多同学最为担心的便是自己能力上的不足,尤其是专业跨度较大的同学,手绘、艺术基础等的缺乏都十分现实的摆在面前,J同学的初始阶段亦是如此。J同学本科主攻科学技术专业,之前也从未接触过艺术类课程,且对于艺术和设计间的关系和区别并清楚,可以说,当时的J同学在申请上并不占太多优势。

于我看来,这些问题虽是大家学习中的困难点,可以解决但却需要针对每个人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如果像大学一样,在课表上安排多节手绘基础课程,知识给大家一时心安,根本无法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所以针对J同学,经过对其能力的摸底之后,教学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传授日式理论基础

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高中毕业后,大家站在同一起点,但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日本和国内的同学思维上会有很大差异,国内同学对于软件等技术掌握的较好,对于平面设计的认知却还停留在制作海报或者包装设计上。

但在日本设计专业的本科,明确告诉大家的是,未来的大家不是成为ps大牛,而是设计师。所以对于软件技术的学习更多是贯穿在学习中,而对于大脑和身心进行艺术思维的灌输才是关键。

作为两国教育的亲身体验者,我取其双方教育更为精华的部分,对J同学进行高效的基础知识补充,比如为其推荐易懂且有用的史论类书籍,和她一起进行动手实验类创作等,让J同学逐渐对于设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概念。最终J同学可以做到和我一起讨论设计好坏,说出其理论依据支撑观点,这样的成长进步让我感到很是欣喜。

成功案例|22岁,从未接触过设计,唯一目标是多摩,已录取

▌弱化思维逻辑

对于设计而言,逻辑思维极为重要,但逻辑沉浸过深,便会往哲学方向发展,极容易钻牛角尖,这与看重情感表达的视觉传达而言,却并非好事。所以不同于其他同学逻辑思维的培养,J同学更需要弱化其理性思维,将感性情绪注入其中。

所以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我便会引导J同学在项目中加入一些更感性的元素,或者让她幻想很多场景,比如说人类交流的方式如何进行、声波传递的视觉形式可以是什么样子的,让她天马行空的去想象,而不是过于理性的思考问题

掌握该方法后,J同学在创作时,思维明显开阔很多,不会再局限在这个事情的因果逻辑中,对于事物的敏感度也增大很多。虽然仍有较强的理科思维,但在创作后期,可以明显感受到其创作中有了很多的感性因素。

成功案例|22岁,从未接触过设计,唯一目标是多摩,已录取

02 —— 申请成功的关键因素

▌提前准备

出国的想法确定之后,为了让弥补自己专业上的差距,J同学从大二便找到了我们开始作品集的学习,所以整个创作过程基本没有鸡飞狗跳的时间,每一步都走的踏实有力。

在J同学在9月份与日本教授进行初试前1V1面试时,已然完成了所有的项目,且在两年时间内,加上其在这里接受的更为专门的日式思维引导,在整个面试阶段J同学完全没有了之前腼腆内向的模样,十分从容自信。

成功案例|22岁,从未接触过设计,唯一目标是多摩,已录取

▌项目突出优势

项目创作阶段,J同学提出了很多想法,但对于其能否发散成个人项目,以及从中如何选出最为适合自己的方向感到很是迷茫,这也是很多同学在创作阶段的共性问题,为了能够让J同学自主做出选择,我为其梳理出几个问题:

1. 这些项目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几个?

2. 你现在对这些项目是否有过相关调研

3. 你觉得选择后,几个难以抉择的项目中,难度挑战在哪儿?

4. 告诉我几个你项目吸引人的理由,证明你不是在自嗨。

最终,J同学决定从个人出发,从其在某国内语言培训机构教授日本人中文时发现的问题入手,针对东亚汉语圈的人单独设计了一套标识性新文字。

而整册作品集中,我并未让J同学用其不太擅长的平面形式展现自己的概念,而是结合自其理工科优势,让她结合本科专业学习到的PROCESSING编程,做出一套交互设备。在创作中用上很少人会用的数媒,让作品更加个性化。

成功案例|22岁,从未接触过设计,唯一目标是多摩,已录取

▌研究计划书

不同于英美作品集,日本设计专业,项目方向不能太杂。申请日本院校,大家需要了解想要学习的教授研究方向,并且有自己的未来研究计划。虽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并不会要求你严格遵循,但这样一个计划书的存在,可以看出你对于自己未来学习有足够的规划以及你对于学术的态度。

另外,每一个专业其实都有很多更为具体的方向,大家不能只依照官网信息就开始入手撰写。所以在J同学思考研究方向时,我建议她在课余时间多找一些心意导师的论文,细致明确导师的研究方向,且在撰写过程中始终问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到日本跟着这位导师学习,这样写出的研究计划书才能更条理更有针对性。

成功案例|22岁,从未接触过设计,唯一目标是多摩,已录取

导师建言 —— 转专业这条路其实不可怕

转专业申请,其实不算一条难路,只要你有想法和规划,我们教学团队都能为你找到最适合你的创作方向,让你的所想所学都有的放矢,这一点,我们近乎100%的转专业申请成功率已经是最好的证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