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唯一一个把蒙古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的国家,战略方式无人能及

提起蒙古,我们总会想到气场彪悍的蒙古汉子,同时想象着他们的铁骑遍及欧亚大陆的情景;提起南宋王朝,我们则总浮现偏安一隅、重文轻武等的荏弱形象。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南宋王朝也曾用兵法和谋略战胜过看似一往无前的蒙古军队。

古代唯一一个把蒙古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的国家,战略方式无人能及

蒙古人第一次大规模进攻中原的时候,所采用的是他们一贯擅长的箭头式战法。那时由窝阔台当大汗,他所中意的大汉继承人阔出带领精兵强将在箭头中部,直插中原腹地。窝阔台的三儿子阔端和侄子口温不花分别指挥右路进攻四川和左路进攻两淮。如此一来,整个战略布局形成以中路为重点,两翼相辅的特点,其对敌进攻的冲击力也是极为强烈的。

古代唯一一个把蒙古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的国家,战略方式无人能及

面对蒙古这样的战术,南宋制置使赵葵和制置副使余玠早已想好了对应之策。蒙古人以为他们的战略放之四海而皆准,但他们对中原及两淮地区的地理环境并不了解。两淮地区水域很多,这足以形成该地区的天然屏障,更不要提赵葵下令扩展水道,让这里的水道到处纵横,直接摧毁了蒙古军队进攻的冲击力。蒙古人不战而退,最后甚至放弃了谋划已久的军事活动。除去两淮流域的防守,在中路江陵地区,孟珙还提出了一个三层藩篱防御体系,这一体系以临安城为中心,在四周形成梯级防守体系,对蒙古军队实行层层打击,打得他们毫无回应之力。

古代唯一一个把蒙古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的国家,战略方式无人能及

蒙古人第二次对南宋王朝发起进攻,是在蒙哥做大汗之时,他所采用的同样是蒙古人驾轻就熟的传统战略——迂回包抄。蒙古军队这次同样分为三路,与箭头式战法不同的是,这一战略的特点是三面包抄。蒙哥带领主力部队从四川出发,由西向东进攻;忽必烈带领北路军队,自北向南包抄;大将兀良则带领南路军队,从大理安南出发,径直向北。如此一来,三路军队形成逐渐缩小的包围圈,对南宋都城形成致命性的打击。

古代唯一一个把蒙古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的国家,战略方式无人能及

但蒙古人打的如意算盘在南宋官员这里又没有成功,从两淮战场调往四川的首领余玠对蒙古军队的战法特点已烂熟于心,他再次利用战场所在地的地形特点:四川多山,且山势险峻。他派重兵把守每个山头,同时使山头成为山城。一望无际的平原则完全交给蒙古军队去“侵略”,但使他们得不到任何收获。汉军把守着高处的有利地形,对蒙古骑兵实行极具优势的打击。蒙哥还未打出四川,便已在山城之下被活活打死。

古代唯一一个把蒙古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的国家,战略方式无人能及

梯级防御同样运用在这次回击之中,利用四川天然的山水屏障,以三江为第一梯层,以山上的内外墙为第二和第三梯级,同时还与外围的援军遥相配合,不仅粉碎了蒙古军队的迂回包抄战术,还形成了自身强硬的防御体系。

古代唯一一个把蒙古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的国家,战略方式无人能及

我们不能忽视南宋王朝在战略战术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不能否认此时的政权已岌岌可危,吏治腐败、文强武弱,南宋的灭亡已成覆水难收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