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憶舊:姆媽手上的絨線球丨爾雅齋

蘇州憶舊:姆媽手上的絨線球

母親節到了,想寫一點關於姆媽的故事。

母愛如山,姆媽為我操勞的事體如此之多,到底寫什麼呢?既然在故鄉的爾雅群裡,那就回憶我小辰光在吳江時和姆媽經歷的點滴瑣事吧,因為這些細微事情中浸潤了滿滿慈母心。

蘇州憶舊:姆媽手上的絨線球丨爾雅齋

那時家裡兄妹仨正處於上學堂的階段,精力充沛停不下來,父母的工作亦很忙,所以印象中單獨和姆媽的母子互動的情形並不多。唯有一樁事體我一直忘不了,就是在幫姆媽繞絨線球時,母子兩人一邊繞絨線,一邊娓娓而談,回想起來真是一幅母慈子孝的畫面。

蘇州憶舊:姆媽手上的絨線球丨爾雅齋

說起繞絨線球,現在的年輕人大概沒有什麼印象了,因為商品經濟發達了,市面上各式成衣令人目不暇接,要穿絨線衫就買現成的毛衣。而當年物資匱乏,布料須憑票定量供應。結絨線衫是較為普遍的補充布料不足的手段。

我記得小辰光幾乎都是買了絨線自己結成衣衫,好像沒有見過有現成的絨線衫售賣,不知上海的商店裡是否有。絨線似乎稱斤兩賣的,出售時系成一掛一掛的。 為了避免結絨線時亂成死結,並且便於放在包裡,事先須將絨線繞成球。

蘇州憶舊:姆媽手上的絨線球丨爾雅齋

除了新買的絨線,其實限於經濟條件及物資緊張,大部分絨線都是從穿得齷齪、或者不再合身的舊絨線衫上拆下來的。拆下的絨線要清洗,而且清洗過程蠻麻煩的。汰絨線時不能用普通的鹼性肥皂,否則會破壞絨線中羊毛的質地,從而使絨線失去彈性。記得姆媽在汰絨線時專門用一種上海出產的一種中性肥皂,那種肥皂看起來無色像石蠟般呈半透明狀。伊用調羹先將肥皂刮成刨花狀的一片片,再燒熱水澆上後化成肥皂水,然後把舊絨線浸泡清洗。

汰過的絨線還要在清水裡一遍遍地漂洗,儘可能將殘餘的肥皂漂洗乾淨。記得一次我跟妹妹一道從輝德灣的屋裡拎著絨線到南門種子站前的市河裡去漂洗,結果失手將一掛絨線掉落河裡,想去撈起時她還滑到河裡差點溺水。也不知當時哪裡來的力氣,我一把抓住她拉上岸階。後來還是種子站的人好心,用長竹竿將沉入河底的絨線撈起。

蘇州憶舊:姆媽手上的絨線球丨爾雅齋

有時候為了變換花樣,甚至還可以自己將絨線重新染色。那時可以買一包包的染料,溶於熱水裡,再把絨線浸泡其中染色,浸染時還須用筷子不斷翻動絨線,以便染色均勻。不過自己染色只能從淺色的染成深色。

漂洗乾淨或染色後的絨線經晾曬後就可以繞成線球,再結成衣衫。繞絨線球這種活一般由兩人配合完成,通常是我以雙手撐開一掛絨線,四指併攏,拇指張開,以虎口卡住絨線,以防滑脫;姆媽則由其中抽出線頭,再捏住線頭開始繞線球。為了順利抽線,我雙手撐開絨線的同時還左右做8字型搖擺。就這樣雙手上的絨線一圈一圈地抽去,姆媽手上的絨線球也一圈圈地變大。

蘇州憶舊:姆媽手上的絨線球丨爾雅齋

繞絨線往往是在吃過夜飯,做完作業後進行,這時也是姆媽和我們這些子女間最親密的交流談心時間。因為這件生活須兩人默契配合,所以談話內容也比較輕鬆。姆媽會講起伊小辰光的有趣事體,也會講我幼兒期有記憶前種種尷尬又好笑的事體。我大膽起來,也會問一些平時根本不敢提的話題,比如姆媽在懷著我時的感受,當她告訴我,當年我在她肚皮裡不時伸拳蹬腿情形,我是滿腦門的驚歎號,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曉得娘肚皮裡的小囝會“動手動腳”。

就這樣,一掛掛的絨線繞成了一個個的線球,又在姆媽的棒針下,一圈圈地延伸,最後變成了身上一件件的絨線衫。

蘇州憶舊:姆媽手上的絨線球丨爾雅齋

如今這麼多年了,身上的絨線衫都是商場裡買回的成衣,最多齷齪了清洗一番,要是縮水了,鬆垮不合身了,或者有破洞了,就隨手丟棄。最多不過就是清洗烘乾後捐到街頭的衣物回收箱裡,再也不會想到拆開後重新編結成新衣衫。但我的衣物箱裡還是留著一件姆媽當年給我編結的絨線衫,儘管再也不合身了,它卻是來自慈母的手中線,被遊子好多年穿為身上衣,讓我如何捨得呢。

注:文中配圖系網摘

蘇州憶舊:姆媽手上的絨線球丨爾雅齋


您的每一句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