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專家稱未來兩女人即能生育,無需男性,對此你怎麼看?

三葉草視界


中科院科學家成功地從兩個母親那裡培育出了健康的老鼠,完全繞過了雄性。

從210個胚胎中培育出29只活老鼠,這些老鼠完全正常,活到成年並且可以正常繁殖。相比之下,只使用兩隻雄性遺傳物質培育出的12只老鼠在出生後兩天內就死亡了。

哺乳動物只能兩性繁殖的原因

生物學中有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一些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魚類可以和同一性別一起繁殖,如錘頭鯊和科莫多龍,不需要父本的遺傳貢獻,雌性產生的卵子可以在不受精的條件下發育成完整個體。但是在哺乳動物中,必須要同時具有母本和父本的基因貢獻。哺乳動物孤性生殖的一個主要障礙是一種被稱為“印跡”的表觀遺傳學現象,基因組中有100個左右的基因,雖然在兩性中都有,但只有特定來自母本或者只有來自父本時,這些基因才會表達,這些基因的表達受到表觀遺傳(DNA甲基化)調節。如果沒有正確的男性或女性的印跡,無法產生一個活的胚胎。

科學家是如何克服“印跡”的

科學家成功地使用了從雌性體內提取的單倍體胚胎幹細胞(ESCs),然後在單倍體幹細胞上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進行表觀基因組編輯,從關鍵的DNA區域中移除母體印跡。本質上是對一個父母的DNA進行重新編程,不改變任何遺傳序列,但是使遺傳物質在其表觀遺傳修飾的“印跡”模式上顯得更加男性化。從含有雌性父母DNA的單倍體ESCs中刪除了三個印痕區域,培養出雄性單倍體胚胎幹細胞(haESCs)與原始生殖細胞相似的DNA低甲基化,並將它們注射到另一隻雌性老鼠的卵細胞中。而在雄性單倍體ESCs中,刪除7個印記區域,但還是在出生後不久就死去。

目前還沒有臨床應用這種技術的前景

該研究結果表明,從技術上講,同性繁殖的生物障礙可以被克服。作者也表示“我們感興趣的是為什麼哺乳動物只能有性繁殖”。這項研究探索了生物學中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為什麼在哺乳動物中,母親和父親的基因貢獻是必要的。在理解哺乳動物只能有性繁殖的原因方面邁出了極其重要的一步。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在人類的生殖過程中,印痕也扮演著類似的角色,但涉及到不同的基因。然而,這種策略短期內在臨床應用中是不可能的,因為涉及大量基因編輯,帶有重大的倫理和安全問題,倒是可以考慮將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應用於單基因遺傳疾病的治療。


科學閏土


這是對人類物種存在的挑釁!

作為地球的主宰者,任何時候都是兩性生殖,無論是遠古的恐龍,還是海洋霸主鯨,又或當今的人類,就連高等無脊椎昆蟲也無一例外。

從進化角度分析,兩性生殖被打破後,人類交配求偶功能將逐漸衰竭,隨之基因交流逐漸減弱,人類將朝著孤雌或孤雄進化,最後進化成雌雄同體。從種群競爭角度出發,一旦進入孤性或雌雄同體,種間競爭將空前爆發,隨之人類滅亡。

玩火自焚!


生物學達人


眾生皆苦,愛情是難得的甜,但這種甜強求不來,不能寄託一切希望,否則成了痛苦之緣,但終究有人幸運的擁有愛情,就讓他們為人類繁衍做貢獻,無愛可依想有孩子的女人找個高質量的男人借精生子也可以,同性繁殖科學既沒有精神上情愛獎勵,也是費力燒錢,有一步之遙的捷徑非要繞幾圈赤道兩級,還是把錢和精力放在有意義的事上吧


人參成精


現實很難發生這樣的事,人類繁衍還是需要通過男女結婚孕育後代。技術的成功,是為人類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並不一定會被應用在人類的繁衍上。

日本曾實現雙母親基因來源的小鼠,我國則是實現雙父親、雙母基因來源的小鼠,實現了小鼠的孤雌生殖,但從未有過人類實驗,人類到底能不能通過這樣的技術生育,仍是未知。澳大利亞專家的說法有點太誇張了。在自然界,確實有不少生物可以實現孤雌生殖,但是那種孤雌生殖和小鼠的孤雌生殖不是一回事。自然界的孤雌生殖,多數是生殖細胞發育成的單倍體;或者是對染色體進行重組形成的雙倍體。

自然狀態下的孤雌生殖,是為適應極端環境而進化出來的,比如科莫多巨蜥,因為多生活於荒原、荒島等地帶,為了保證物種的延續,而進化出的能力。中科院實現的小鼠孤雌生殖,其實是經過複雜的操作,獲得的雙倍體小鼠。不能稱為真正的孤雌生殖,而是利用基因修飾的方式,敲除人造單倍體胚胎幹細胞的某些基因,逆轉性別,利用卵細胞製造成人工精子,然後再和正常的卵細胞結合。

和很多藥物的實驗一樣,在小鼠模型中可以獲得成功,但是在人類實驗中卻多數以失敗告終。孤雌生殖這樣的技術也是一樣的,人和小鼠畢竟是不同的兩個物種。並且因為涉及基因編輯等手段,大概不會被用在人類身上,即便用在人身上,也基本只可能是針對一些特殊家庭,且會嚴格限制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