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天生的演员,所有导演的梦想

电影频道《今日影评》和周迅合作的表演类综艺节目《表演者言》,将在6月6日迎来第二季。此前的第一季播出以后口碑颇为不错,豆瓣达到了9.0的高分。

跟去年《演员的诞生》相比,《表演者言》可谓朴素到了一定境界,没有那么多的花头,娱乐化的PK赛和各种各样的花边形态,就是两位演员生生地聊表演,聊技巧,聊业务,可谓是眼下“综艺里的一股清流”。

她是天生的演员,所有导演的梦想

而目前已知会出现在第二季里的,则有陈冲、陈建斌、舒淇、宋佳、王宝强、王砚辉、于和伟等,从选角上就可以基本看出节目的定位,是真真正正潜心表演的艺术家,名头未必比得过鲜肉,但论表演功力,却绝对是当前国内一线的演员。

她是天生的演员,所有导演的梦想

周迅的表现让人惊叹。人们常常评价“周公子”的银幕形象,都是灵动、可爱、天生的悲剧感,而访谈中的周迅却显得那样沉稳、大气、历经风雨而不乱

74年生的周迅,已经44岁了。44岁的周迅刚刚拍完90多集的《如懿传》,跟日本导演岩井俊二合作了《你好,之华》,还有周可和徐浩峰的两部电影正在筹拍当中。也许正是因为职业生涯从曾经的灵动可爱步入丰富,步入更广阔,更多可能性的领域,周迅才找来了这么多她的演员同行,来聊一聊表演究竟是怎么回事,而人生又是怎么回事……

她是天生的演员,所有导演的梦想

《你好,之华》

周迅在专访中谈到,她非常想知道她的同行们是怎么去创作角色的,他们平常生活里是怎么样去积累表演的素材。便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交流分享的愿望,促成了这档节目。

当然,像这样缺少花样和爆点,认真聊“业务”的节目,在娱乐至上的当下会否有收视率的压力呢,没人看怎么办?当央视主持人张越问到这个问题时,周迅笑答:“其实我有时候可能跟不上时代啊,我对这些东西不大敏感。比如说我看一个电影我对好的表演会敏感,但是票房啊收视率啊我没办法去想象,所以其实也没办法考虑那么多。我知道这个时代它需要,但是我不敏感也没办法。”

“我都想跟他们一块演戏,有点像影迷见偶像”

聊的更多的,还是表演。周迅认为演员这个职业,需要很有探索的精神,不断地把每个生命阶段的感受和角色结合,眼耳鼻舌身意,在生活里面全都是打开的。

王千源在第一季第九期里谈到自己还没出名的时候,上台连人都没得演,去一些晚会上表演狮子老虎,有时甚至是一棵树。但正是演树的经历,让他开始认真对待他的职业。

有一次王千源给一群智障儿童表演,演一颗树。虽然他只是在舞台上晃一晃,没想到演完之后小观众们用无比真挚的眼神看着他说:“叔叔你什么时候还来啊?”

那之后无论演什么,王千源说,他都会用尽全力去认真演,因为他不知道在遥远的屏幕那头、舞台下面,会有谁在看着他,受到他的影响。他不能因为不是主角,就去敷衍这些最真挚的观众。

她是天生的演员,所有导演的梦想

而作为一个感性指数max的公子,周迅也分享了她自己获取表演素材的一百种姿势:

“任何一种情绪都可以激发你。比如自卑感也会激发你,我就很自卑啊,我觉得我什么都不行啊,然后就会更好地督促你去学习,去看更多的电影。然后每个阶段比如说你得了奖,但是你说我这个地方还是不够好啊。

包括无聊也是。像舒淇她就说,那是一个很磨人的状态,那这个就是激励她去创作的能量。

就比如说你偏执,演员的偏执,我一定要把这个角色弄好,我要扣到一分一毫,这也是偏执的好处。但是偏执生活里面就比较辛苦。”

周迅将自己与她的同行们对话的过程,称作是“影迷见偶像”,她自己是影迷,双眼放光地问东问西,希望能够寻找共鸣,实在很可爱。

她是所有导演的梦想

岩井俊二这样评价周迅:“她在镜头前是如此的快乐和热忱,令人惊叹的演技丰富了我对之华这个角色的想象。”

陈可辛说:“她是所有导演的梦想,你想要什么她就给你什么,甚至给你惊喜。”

做《表演者言》的时候段奕宏也说:“我当然也愿意我往那一站就特别扎眼,像周迅那样,她可以那么抢眼,但我天生就不抢眼,那我没办法我就只好自己回去努力。”

张越对周迅说:“你是一个天才。”

她是天生的演员,所有导演的梦想

周迅爽朗笑着接受了这个称号:

“这个是不可否认的,就是谢谢我父母给我生成这个样子。我觉得天赋这个东西是确实存在的,可能跟我小时候是在电影院里长大是有关系的。因为我父亲在电影院工作,他是放电影,画海报,浙江衢州的电影院。所以我从小就是看电影的,我觉得这个是启蒙教育,那天跟电影学院的院长聊,我说我是野蛮生长那一派的。但是他说你错了,他说你是学院派的,他说你从小看那么多的电影,那么多的演员……”

我自己的电影学院

由于父亲在电影院工作的缘故,周迅小的时候看了大量的片子,从黑白电影到《超人》,从欧洲电影到朝鲜电影,从山口百惠到阿兰·德龙,《少林寺》、《大桥下面》、《庐山恋》,电影院就是她的电影学院。

虽然那时周迅从未想过要当上演员,但接触得久了,也会自然而然地开始模仿她看过的电影,《地道战》、《少林寺》,还有那些经典电影里的老歌,像《洪湖赤卫队》。

因此对自己表演事业的成功,周迅说:“一个我有一些天赋,然后就是我从小就在看片,从小就在拉片。”

周迅说自己是个很努力的的人,从小对视觉敏感,爱看片,现在的英剧美剧,一天在家可以看好多。还包括纪录片,比如《动物世界》。

拍《画皮》时,周迅出场看见陈坤的时候,镜头打到周迅的正脸,她微微歪了歪头。这一个细微的动作让她狐精形象的可爱妖娆,跃然纸上。当时周迅就说,她是有一天回到家看到家里的小狗蹲在门口歪着头迎接她,那时有了这样表演的灵感。

她是天生的演员,所有导演的梦想

传说中的歪头杀

许鞍华说,周迅每天来片场之前今天要拍的内容不光台词全背下来了,所有的动作和表现方式已经自己都设计完了,到现场抬手就可以演,一遍就能过。

周迅说:“小的时候,陈凯歌导演就跟我讲,你作为一个演员,首先要学会怎么做人,怎么做一个好人。那时候完全不懂,也是经过这十几二十年,一直演戏,生活的经历,才感受到演员这个职业是有天生的责任感的。因为他受众群是非常大的。我小时候就是看电影长大的,我的价值观有很多是从电影里来的,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和王千源一样,周迅正是因为明白了演员的责任,才会无论什么样的角色都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与热忱,就算在《画皮》这样算不上高明的影片里,也交出了极为高明的表演成绩单。

天生的悲剧气质

犹记得周迅在《苏州河》里和贾宏声一同上演宿命般的悲剧爱情,而在曹保平《李米的猜想》中,她也扮演一位面对生活绝境的女出租车司机。

她是天生的演员,所有导演的梦想

《苏州河》

印象中极少看见周迅去演很有喜剧感的角色,在《表演者言》吴君如的那一期,周迅说她没有办法做到像吴君如演喜剧时的那种自如,把自己完全打开。

她是个天生的悲剧性角色,从眼角眉梢散发出的悲剧性,有时甚至未必是她的本意。

例如在拍《李米的猜想》时,周迅就用到这样一种方法去感受李米的心理

“我就觉得她找她男朋友的感觉,特别像飞机延误。就是机场老跟你说我们三点要飞了,然后你等到两点四十五的时候说哎呀因为天气原因我们的航班要延迟到六点,好,只能耐着性子等。”

这种迁移感受的能力,对于演员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她是天生的演员,所有导演的梦想

《李米的猜想》

周迅说道:“我在这个职业,它让我更快速地去面对生命和人性,这个如果我没做演员,可能没有办法那么快速地去体会到的。因为你感受的多了,你会相对比较敏感。有时候我痛苦的时候,痛苦的都快死掉了,我脑子里还会有一句话:‘你记着啊,如果要演这个感受的时候就是这个啊。’”

周迅把这种情况称作:理性和感性同时存在。

而这对于像演员这类天生敏感的人来说,其实在生活里是比较辛苦的。

“所以我说,我的这些同行们他们多么的可爱、单纯。其实演员非常隐忍的,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我怎么会把我的痛苦和我的难受告诉你呢?我只会把这些东西凝聚在角色里边,放在里边。”

寻找自我

周迅的事业看似一路水涨船高,实际上中间也是有疲劳期的。

她的办法是:不拍,离开一阵子。

“我有一阵子,大概有两三年都没拍了,就到处去,感觉就是寻找自我。就是去这个城市住一阵子,去那里待一阵子,去旅游啊什么的,离开了一阵子。

你到了一个生命阶段,或者你演了这些东西,人总是会有迷茫期,疲劳期或者说厌烦期,你不可能对一个东西永远热忱到百分之一百。这个以前我不相信的,我觉得那肯定是勇往直前,百分之百的热情。但是人不是这样的,人性不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我经过那两年之后,就是寻找自我吧,那个时候我还拼命想把我的职业和我的生命分开,比如说我那时候就觉得,我不会交水电费啊,我也不会过日子啊,平常的生活我就觉得很无聊啊,我该怎么办啊。

后来我跟我的朋友说,我能跟你过一天日子吗,给我做一个示范。因为她每天都把自己弄得很好,我真的跟她过了一天日子。

所以后来我还是知道,其实我的工作和我的日子是分不开而且是不能分开的,不管你会不会交水电费,不管你会不会做饭,你都是在体会,包括我出去寻找自我也都是在体会我的生命过程。所以我还是乖乖回来拍戏。”

寻找自己两年,周迅觉得她热爱的还是这个东西,还是表演,就回来了。回来了,一场蜕变,就像洗了过往的一些浮华,变得更简单,也更单纯了。就像她的《表演者说》,一无所有,就是几个人,展开人生的清谈。

她是天生的演员,所有导演的梦想

文/mr.pin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