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司機會說渦輪增壓不如自然吸氣?

如今市面上的家用車,很多都是採用小排量渦輪增壓技術的。在很多廠商的宣傳中,這種小排量渦輪發動機,比起普通的自然吸氣要更加省油,而且扭矩的爆發更早出現,日常路面上會更加好開。因此它也被很多人當成是技術先進的象徵,不少消費者趨之若附。但是總有一些老司機不以為然,覺得傳統的搭載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車比渦輪車要更好開。這是為什麼呢?這就要從渦輪發動機的一種叫做 “渦輪遲滯”的特有現象說起了。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簡單說下這個。

為什麼老司機會說渦輪增壓不如自然吸氣?



首先,我們給大家來普及一下渦輪增壓的基本原理。,要想讓發動機能夠有更大的馬力,世界上,方法很簡單,那就是多進氣、多噴油,然後自然就能燒更多的油壓榨更多的馬力了。由於進氣量和噴油量的比例有一定的範圍限制,而噴油的量是根據吸入氣體的量來決定的,所以增加進氣量也就成為了提升馬力的一個關鍵。但是傳統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只能靠著單純的撞風來進氣,要進一步提升進氣量就非常困難了。

為什麼老司機會說渦輪增壓不如自然吸氣?

而渦輪增壓發動機就不一樣了,通過在進氣口前方加一個空氣壓縮機,在排氣出口再加一個渦輪機,利用廢氣的能量驅動渦輪機,從而帶動空氣壓縮機,把更多的空氣“吹”向發動機的氣缸,進氣速度更快、進氣量也相應提升,就是噴油量加大、馬力就更大了。


這樣的過程看上去似乎非常容易。實際上,這種增加進氣的方式本身是會收到很多限制的。要讓壓縮機工作,首先就要帶動壓縮機的渦輪本身達到一定的轉速,而推動它的則是發動機自身排出的廢氣,這個過程的建立本身就要花掉一定的時間的,不是說油門一下去就能馬上起增壓作用的,也就是說這個過程會有一定的延時,這就稱之為“渦輪遲滯”。


“渦輪遲滯”到底是一種什麼感覺呢?只要你開過帶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手動擋車就知道了。假如你長時間沒有踩油門滑行的話,一旦重新踩油門加速。進氣管道里的進氣壓力由於長期沒有增壓工作會偏低,這時候就需要重新建立高進氣壓力。這時候不管你這一腳把油門踩得有多深、有多猛,都會感覺車子並不會如你的願馬上發力,而是等了一段時間之後馬力才開始逐漸湧現,然後就越來越洶湧,彷彿停不下來了。這就是典型的“渦輪遲滯”現象了。


為什麼老司機會說渦輪增壓不如自然吸氣?

而自然吸氣就不一樣了,因為自身的進氣壓力相對比較固定,如果變速箱不降檔的話,一踩油門馬上就會節氣門打開、噴油量陡增,然後馬力就會像泉水一般湧過來,而且不會顯得十分突然。這也是很多人稱之為“動力十分線性”的感覺。這樣的動力發力特性很有利於新手掌控車子,自然顯得更好開。


為什麼老司機會說渦輪增壓不如自然吸氣?

不過如今汽車廠商的發動機技術越來越先進,它們會有非常多的方法來抑制這種“渦輪遲滯”的現象,最典型的方法就是自動擋的車型提升降檔速度,讓發動機被迅速拉昇轉速、提升排氣量來帶動渦輪機,另外採用更輕的渦輪葉片、水冷式的中冷器等手段。所以如今“渦輪遲滯”在普通的家用車上的負面影響已經非常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