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皇宫秘藏妖刀,此刀是爷爷的佩刀,却斩杀了孙子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塑造了清朝乾隆皇帝微服私访的形象,他手中总会有一把折扇。关键的时刻折扇还能充当防身的兵器。实际上,清代的皇帝都是佩刀防身,清乾隆皇帝本人还是一位狂热的刀剑收藏者。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清宫秘藏的一把宝刀。

清皇宫秘藏妖刀,此刀是爷爷的佩刀,却斩杀了孙子

乾隆十四年,即1749年,成都一处名叫斑斓山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四川巴朗山下。一辆囚车正缓慢前行,负责押解的官兵身穿黄马褂,这是大内高级侍卫们的制服,显然他们押解的不是普通的罪犯。车上的囚犯名叫讷亲,乾隆皇帝的朝中重臣,任军机处领班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此前,讷亲曾在大小金川的作战中指挥不利,致使清军屡次损兵折将。乾隆皇帝一气之下降旨将其革职,押往京城受审。这一天囚车行进途中,一匹快马传来了乾隆皇帝的上谕,随同圣旨到来的还有一把宝刀。乾隆皇帝在圣旨里说讷亲不必押回京城受审了,负责押解讷亲的大内侍卫可以直接用御赐宝刀,将讷亲就地正法。

清皇宫秘藏妖刀,此刀是爷爷的佩刀,却斩杀了孙子

这把随圣旨前来的宝刀就是赫赫有名的遏必隆刀,讷亲见到遏必隆刀,立刻泪流满面。遏必隆是讷亲的爷爷,用爷爷的刀杀孙子显然是乾隆皇帝故意为之。讷亲被斩杀后,接替他的将领携遏必隆刀以壮声威,再次出兵终于平定金川。一时间遏必隆刀名气大振,民间百姓甚至传说,遏必隆刀在风雨之夜会呈现紫色,显得寒气逼人。

实际上遏必隆刀看上去并不起眼,刀长仅60厘米,刀鞘为木质,外包绿色的鲨鱼皮,刀套紫呢的。这把刀最早的主人是清康熙辅政四大臣之一的遏必隆,此人英勇善战,功勋卓著。清顺治皇帝去世时,留下遗诏令辅政四臣为顾命大臣辅佐幼主康熙。这把刀是御赐之物,刀以遏必隆本人命名,遏必隆死后,这把刀被收回。

清皇宫秘藏妖刀,此刀是爷爷的佩刀,却斩杀了孙子

据说每逢大战,必以此刀监军,有着先斩后奏之权,起着尚方宝剑的作用。遏必隆刀最后一次出现在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咸丰皇帝派大学士赛尚阿为钦差大臣率兵出征,临行前,咸丰皇帝将遏必隆刀授予赛尚阿,以壮军威。

然而遏必隆刀并没有给战局带来转机,不久赛尚阿也因指挥不利被夺职。而咸丰皇帝一气之下,将气发在遏必隆刀上。他将这把刀视为不祥之物,命人深藏清宫内府,再不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