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號,請給醫生最起碼的尊重!

掛號,請給醫生最起碼的尊重!

掛號,請給醫生最起碼的尊重!

劉醫生今天這篇文章是寫給少數人的,也是不得不說,非常想說的心裡話,我在門診中經常遇到這樣的情形:

“醫生,前兩天你給孩子看的,現在再給聽一下好了沒”

“醫生,孩子三天霧化做完了,你再給看一下嗓子好了沒”

“醫生,孩子灌了兩天腸,你再給看一下”

“醫生,前兩天就是在這個診室,別的醫生給看的,你再給看一下”

“醫生,孩子還在發燒,還在咳嗽,你再給看一下……”

每天在我的門診上,都有這樣的家長帶著孩子前來複診,這些家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都不掛號,而且也不排隊。直接就要求醫生直接給孩子複診,有時病人少時,我們大多就給看了,可是當你的病人特別多時,這些家長依然擠到前面,讓醫生直接複診。

我這兩天就拒絕了兩個患兒的家長,我告訴家長說:“需要重新掛號,排隊看病。”

家長反問我:“必須要重新掛號?”

我回答:“是的!”

這個家長立即拉著孩子,憤然離去。似乎我這個醫生非常的不講人情味兒,你就給孩子聽一下,看一下嗓子就這麼金貴,有沒有醫德?

這讓我想到了古訓:“醫不叩門,有請才行”

古時中醫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坐堂行醫,一種是走訪郎中,也叫做“遊方”。

坐堂行醫的傳統觀念認為:醫生就該坐在診堂中等待患者上門,或者等待別人的延請,也保證有充裕的時間來為病人服務。如果情況反過來別人會誤認為這家裡出了什麼事情。

外出行醫的“遊方”也有行為規矩,如民間過年時醫藥行業忌諱出診,怕“觸黴頭”,除非給雙份診費破災才行。

平時出診,也忌諱敲患者的門,故俗有“醫不叩門,有請才行”的說法。

為了保守職業技能的秘密,民間又有醫生郎中“施藥不施方”的說法。醫藥行舊時敬華佗、孫思邈等為祖師爺,不敢稍有不恭,如今這些習俗仍可以見到。

我也經常會遇到暖心的家長:“醫生到我了,你休息一下,太辛苦了,喝口水吧”。

其實大家也可以試想一下,現在我們門診的醫生,尤其是兒科醫生,經常半天就要接診30-50名患兒,一口水也不喝——為了避免上衛生間,再遇到不排隊,不掛號,來了就要看病複診的患者,真的是非常混亂的,這樣對掛了號,排了很長時間隊的人來說也是非常不公平的。

醫不叩門,沒有一個醫生會毛遂自薦地去給患者看病,患者有選擇醫生的權利,但是醫生沒有選擇患者的權利,只要患者掛了自己的號,我們都會用心的對待每一個人,掛號排隊請給醫生最起碼的尊重!

掛號,請給醫生最起碼的尊重!

掛號,請給醫生最起碼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