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了這樣的戲園子,北京總是不夠味兒

清乾隆年間,北京城有七家戲園子特別有名,號稱七大名園,位於大柵欄的三慶園是其中之一。其餘六家是肉市街的廣和樓,大柵欄的廣德樓、慶和園、同樂園、慶樂園和三慶園旁邊的中和園。四大徽班進京後,只在這七家戲園子演出,因此這裡可以說是京劇的發祥地。

今天,我們就給您說說老北京戲園子的那些事……


缺了這樣的戲園子,北京總是不夠味兒

一個典型的清末老戲園子,戲臺為正方形,前後臺由上場門和下場門聯通,戲臺三面有矮欄,四角有明柱支撐臺頂。圖中上演的是大年初一的開臺大戲,開臺大戲一般是難得一見的反串戲,或青衣反串老生,或花臉反串小生,或者不同劇目的人物來個關公戰秦瓊,就是為了討個喜興。


華樂園位於前門外鮮魚口內路南,上世紀20年代之前稱天樂園。由於年代久遠,這座戲園子是由誰創辦的已不可考,但在嘉慶年間的文獻中就有關於天樂園的記載,由此可推斷它的歷史至少也有200年了。梅蘭芳年輕時曾搭班在此演出。1942年9月華樂園失火,次年經多方籌措資金得以重修開業。解放後,華樂園改稱大眾劇場。圖為上世紀20年代華樂園演出現場。缺了這樣的戲園子,北京總是不夠味兒

老北京的戲園子與今天的劇場不同,最早是由茶園發展起來的。起初,人們在這裡品茗為主,聽戲為輔,因此茶園只收茶資,不賣戲票。可是隨著京劇越來越火,人們變成了聽戲為主,品茗為輔。茶園也就漸漸變成了戲園子。

老戲園子一般開在臨街,門前豎個木製牌坊,坊額上寫著某某園。戲臺分正方形和長方形兩種,面積大約五六十平方米。戲臺三面有矮欄,四角有明柱支撐臺頂,為了達到攏音效果,臺頂一般都有藻井。

缺了這樣的戲園子,北京總是不夠味兒

缺了這樣的戲園子,北京總是不夠味兒

京劇名家程硯秋在長安大戲院的演出照。長安大戲院舞臺頂高16米,深18米,有大幕、二幕、邊幕、簾幕等現代劇場設備,也已經配有舞臺燈光。觀眾席是單座摺疊椅,樓上三面欄杆後各有10個包廂。長安大戲院雖然還保留著老式戲園子的痕跡,但已經接近現代劇場,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典型的新派劇場。

缺了這樣的戲園子,北京總是不夠味兒


京劇樂隊,行話叫場面。場面分文武兩種,管樂和絃樂是文場面,鑼鼓是武場面。早期場面位於舞臺中央靠後處,後來位置移於舞臺下場門側。圖中樂隊是在長安大戲院演出,長安大戲院舞臺前專門為樂隊設有一個敞開式小屋。缺了這樣的戲園子,北京總是不夠味兒

老戲臺三面都設有座位,看臺一般是兩層。一樓正對著舞臺的叫“池座”,舞臺兩側叫“兩廂”,“兩廂”後面靠牆的高木凳叫“大牆”;樓上的座位叫“樓座”,前面為“包廂”,兩側叫“後樓”。與今天劇場不同的是,戲園子的“池座”並不正對舞臺,而是與舞臺垂直襬放。觀眾兩兩相對,坐著邊喝茶邊聽戲,要想看戲還得扭頭。正因如此,早年間老北京人都說“聽戲”,而非“看戲”。那時候,誰要說去“看戲”,還會被當成外行,遭人恥笑。

戲園子的興起,帶動了許多周邊服務業。清末,戲園子演出動輒十個小時以上,觀眾看到半截兒餓了,不少飯莊都有外賣送進包廂。包廂裡的觀眾大魚大肉地大快朵頤,散座的觀眾也可以從現場小販手裡買到包子涼糕等小吃,墊巴墊巴。

最有老戲園子特色的服務則是上下翻飛的手巾把兒。夏天觀眾們看得大汗淋漓,此時用熱毛巾擦把臉最舒服不過。打手巾把兒的洗好了一把10條毛巾,從一樓扔到二樓,上面有人接著,一接一個準,一邊扔還得一邊吆喝:“手巾把來嘍!”臺上咿咿呀呀,臺下人聲鼎沸,此乃老戲園子的一大特色。不過,場面雖然熱鬧,卻也嚴重影響了演員的演出和觀眾的觀看效果,因此這些習俗隨著新興劇院的興起,漸漸消失了。

缺了這樣的戲園子,北京總是不夠味兒

缺了這樣的戲園子,北京總是不夠味兒

缺了這樣的戲園子,北京總是不夠味兒

戲園子後臺面積不大,供戲班放置戲箱、道具,集化妝、服裝於一身。圖為一名旦角在化妝。

缺了這樣的戲園子,北京總是不夠味兒

丑角劉斌昆演出《蝴蝶夢》現場劇照。

缺了這樣的戲園子,北京總是不夠味兒

富連成科班在三慶園演出應節戲《混元盒》。

民國初年,位於西珠市口的“第一舞臺”,率先打破了老戲園子的格局。“第一舞臺”在當時開創了好幾個“第一”。第一個使用燈光佈景;第一個演出晚場夜戲;第一個突破了男女分座的界線;第一個將觀眾席正對舞臺,變成了橫排長條木椅;第一個沒有臺柱子;第一個使用幕布;第一個對號入座……第一舞臺的諸多創舉,令觀眾們耳目一新。它的出現率先將老戲園子改造成了現代的劇場。

第一舞臺建成後,楊小樓、梅蘭芳等許多名角爭相在此登臺獻藝,一時間風頭無二。可惜的是,1937年一場大火將第一舞臺付之一炬,再也沒有復建。不過,第一舞臺開創的風氣,卻影響了一大批老戲園子順利轉型。許多戲園子都效法第一舞臺的格局,改擴建成現代劇場。三慶園、廣德樓等傳統名園,一直將老格局保留到上世紀20年代,才不得不與時俱進,改變風格。

如今,許多老戲園子原址復建,恢復了演出,同時,也復活了老北京興盛一時的市井文化記憶。

文 | 黃加佳

圖 | 秦風老照片館、張景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