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變成有資產的人,要儘快擯棄這些壞毛病

不是富二代的我們,只能自己努力賺錢、理財、積累,使資產在不斷的增長中實現最大化。看身邊許多人沒有當官的父母,也沒有大款父母,可以說是沒有靠山,僅憑自己的實力把生活打造成了小康狀態,原因很明顯,就是“努力奮鬥、不斷積累、藉助槓桿、資產增值。”

當然,也有許多人明知理財的好處,卻又覺得理財好麻煩,投資很擔心,總之,或多或少的給自己養成了一些壞毛病。

其一,嫌麻煩從不記賬。

有人認為記賬沒用,說記賬了需要花錢也要花嘛,又不能因為記賬而不消費。

雖說記賬不影響消費,但是記賬卻能剋制你的胡亂消費。當我們每天把消費都記下來的時候,尤其是電子記賬,它的好處就是隨時計算,每消費一筆就能計算出你的消費金額及支出總額,隨時計算出結餘額或者超支額,讓你隨時調整自己的消費行為。

而同時記賬反映出哪方面消費過高,次月是否可以縮減或者避免此項支出,達到節約開支的目的。

其二,沒有預算的任性花錢。

不論是否剛需,買東西就隨著心情來。心情好時願意消費,心情差時也想去消費。如果三五好友聚一起聊買買買,互相攀比這就又促進了消費。

其實我們的剛需就應該購買,但不能購物時往往把不需要的東西也買回來了。買的時候覺得有用,買到家又感覺沒什麼大用,這樣的情況要堅決杜絕。

其三,不積極尋找賺錢渠道。

有的人一輩子只憑死工資生活,往往是餓不死撐不著的狀態,一輩子只住幾十平的小居室裡,甚至一輩子都沒去看過精彩的世界。這就是隻靠死工資的結局。

所以應該主動想辦法賺錢,增加開源渠道,如果肯吃苦肯動腦筋,開源收入還是有能力賺到的。許多掙年薪的金領都在開源,更何況我們掙月薪的,更有努力賺錢,拓寬自己的賺錢本領,增加儲蓄量。

其四,不去尋找被動收入。

投資是錢在為我們打工,我們賺收益,這就屬於被動收入。但是有些人就不愛投資賺錢,一是嫌賺錢少,總想一口吃個胖子;二是怕投資有風險,有錢放銀行比較放心。

其實投資賺錢收益太高風險也高,許多實例證明收益高的平臺並不安全,許多人被坑了。即嫌賺錢少又怕有風險,這本身就處於矛盾之中,也給自己不投資找到了藉口。

其五,信用卡促進了消費。

信用卡是把雙刃劍,如果你不記賬又不做預算,只憑心情消費,然後你還有信用卡,那麼信用卡就促進了你的消費,成為胡亂消費和衝動消費的工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