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自主“一哥”深陷亏损泥潭,被迫“卖身自救”!

在去年6月8日举行的全球汽车论坛上,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曾说过一番令人震惊的话:“未来竞争会比今天更激烈,尤其是未来5年。我认为,自主品牌在中国这个市场中,暂时不扩展到全球领域,未来5年,有5个能活得好,已非常令人满意了”。随着5月29日奇瑞汽车“卖身”传闻的坐实,或许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的这番话正开始逐渐变成现实……

曾经的自主“一哥”深陷亏损泥潭,被迫“卖身自救”!

5月29日下午,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徽芜湖召开第二届第九次职工代表大会,大会以无记名投票形式,全票通过了关于奇瑞汽车股权转让的决议,奇瑞拟以出让其归属的51%股权,换取不低于200亿元现金注入,以增资扩股形的方式来引入外来投资者。而此次职工大会的召开并一致投票通过股权转让的决议,不仅让奇瑞被收购之事尘埃落定,同时也标志着奇瑞即将拉开混改大幕。


曾经的自主“一哥”陷入亏损泥潭

奇瑞汽车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起源于安徽省芜湖市政府的汽车项目),从1999年12月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到2007年8月,奇瑞公司第100万辆汽车下线。奇瑞只花了8年时间,就成为当时中国自主品牌“一哥”。截止到2013年,奇瑞累计销量突破400万辆,产品远销8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已超过80万辆,并连续11年成为中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目前奇瑞公司的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微型车等领域。

曾经的自主“一哥”深陷亏损泥潭,被迫“卖身自救”!

但到了2017年,奇瑞汽车共销售汽车38.7万台(奇瑞品牌,不包括合资的捷豹路虎),同比下滑14%,销量也在自主品牌车企排名中落后于吉利、长安、长城、上汽乘用车和广汽乘用车,位列自主品牌车企第六位。

曾经的自主“一哥”深陷亏损泥潭,被迫“卖身自救”!

作为曾经的自主品牌“一哥”,奇瑞在技术等领域较其他自主品牌其实有更深厚的积累,但在战略上出现了问题,其曾经发起多个品牌混战的品牌战略,以期“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方式来战略更多的市场份额。但实际上“孩子”多了却没有一个“养”得好,品牌多难管理,车型多而量产规模小,一直缺少有竞争力的明星车型,并且后期在产品设计、营销策略、品质表现等也越来越落后于对手,这也是导致奇瑞汽车整体销量日益下滑并被长城、吉利等自主品牌超越的主要原因。等其醒悟过来回归“一个奇瑞”品牌战略的时候,已经被对手甩在了后面。

曾经的自主“一哥”深陷亏损泥潭,被迫“卖身自救”!

2017年奇瑞全年营业收入294.7亿元,同比下滑10.59%,营业利润为亏损3764万元,净利润2.64亿元。同期奇瑞汽车短期负债合计为404.95亿元,非流动负债达到218.88亿元,负债总计达到623.82亿元,比2016年底的581.20亿元增加7.33%。现金流也从2016年的35.27亿元,骤减为负31.22亿元。而从2013年~2017年,奇瑞汽车净利润分别为8.78亿元、1.27亿元、1.82亿元、3.02亿元和2.64亿元,负债率则一直维持在75%左右。

在今年一季度,奇瑞汽车销量近5万辆(奇瑞品牌),营业利润为负6.76亿元,亏损相较于去年同期扩大了4倍。


自救失败被迫“卖身”

在回归“一个奇瑞”后,奇瑞在品牌和产品上的战略也不断在进行调整,除了加快新车更换步伐之外,大举进攻新能源、继续扩大出口量、主打智能的“雄狮计划”等,但依旧无法提升其销量。

曾经的自主“一哥”深陷亏损泥潭,被迫“卖身自救”!

销量的低迷让奇瑞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金压力和经营困境,实际上奇瑞在压力面前,不仅进行了人事方面的重大调整,甚至已经进行了两次“瘦身”行动。在今年1月2日,奇瑞汽车以24.94亿元的价格将凯翼汽车51%的股权转让给了宜宾市汽车产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五粮液集团子公司普什集团,两家公司分别持股50.5%和0.5%。并在1月9日,奇瑞汽车又以65亿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观致汽车51%股权转让给了宝能集团。

曾经的自主“一哥”深陷亏损泥潭,被迫“卖身自救”!

甚至为了筹集更多资金,奇瑞汽车还在长江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共计136套住宅。2017年7月14日,奇瑞汽车公布的挂牌转让公告显示,公司将持有的81套住宅房产挂牌转让,其中包括别墅4套,人才公寓22套,资产总评估价值为3981.81万元。今年3月16日,奇瑞汽车再次将公司拥有的利达新村、石城小区、BOBO城小区等房产共55套挂牌转让,评估总价值为2173.25万元。

曾经的自主“一哥”深陷亏损泥潭,被迫“卖身自救”!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奇瑞“包袱”之一的观致,在宝能接手之后,销量开始出现回升,让不少人看到了希望,因此为陷入困境的奇瑞引入“金主”进行混改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或许就是奇瑞通过此次“卖身”投票决议的动机。显然,奇瑞如果“卖身”成功,那么就意味着奇瑞汽车将会获得充足的资金的同时,股权也将发生重大调整,奇瑞不仅要让出企业的所有权,同时还将由国有控股企业转变为私有股份制企业。当然,如果能够让奇瑞实现翻身,那么这些问题都变得不重要了。


6家意向“金主”进入谈判

奇瑞内部一致投票通过股权转让的决议,并将以不低于200亿的价格出让其归属的51%股权,意向入股方也成为了众多人关注的对象,那么到底谁会成为未来奇瑞的“掌舵人”呢?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已经有6家意向入股方进入到了谈判阶段,除了已经拿下观致的宝能之外,还包括华泰证券、复星国际、鼎晖投资、拓普集团,正道集团的董事会主席仰融这5个“金主”。

曾经的自主“一哥”深陷亏损泥潭,被迫“卖身自救”!

其中宝能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收购者,早前关于“宝能集团拟出资250亿-270亿元,以增资扩股形式入股奇瑞”的消息就已经被放出,虽然奇瑞以及宝能均公开否认,但就宝能拿下观致以及其布下未来汽车大盘的计划来看,再将奇瑞收入囊中显然会加速其实现“汽车帝国”的梦想。同时值得一提是,宝能目前汽车常务副总裁李峰,前身就是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如接手奇瑞更是顺理成章。

曾经的自主“一哥”深陷亏损泥潭,被迫“卖身自救”!

另一家具有较强收购意向的“金主”则是华泰证券,因为在今年3月份,华泰证券旗下全资子公司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资管),就已经成为奇瑞控股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2.86%。从这笔交易当中就显示出华泰证券对收购奇瑞的兴趣,但相比宝能而言,华泰证券显然对经营汽车没有太大兴趣,如果其出资入主奇瑞,极有可能是为后期并购做准备。

曾经的自主“一哥”深陷亏损泥潭,被迫“卖身自救”!

当然,在奇瑞未正式宣布真正的投资方之前,到底是宝能还是华泰证券,还是其他投资方接盘,都还只是猜测。而奇瑞“卖身”进行混改也已经成为必然,但其能否会在此次混改之后“重振雄风”,抑或是成为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口中的“5个品牌”之外的品牌,这一切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