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實業報國者的悲劇丨中國往事

一個實業報國者的悲劇丨中國往事

1903年(清光緒29年)

50歲的張謇對日本進行了為期70天的考察。此時,他位於江蘇南通的大生紗廠運轉3年,該紗廠正是被後人懷念和研究的大生集團的起點。他訪日一為考察實業,二為考察日式教育。他以“實業與教育迭相為用”的思想規劃企業發展,相信國力離不開實業,更離不開教育。

一個實業報國者的悲劇丨中國往事

南通大生紗廠

在日本,張謇每看必問,每問必記,每記必思,感受到立憲給日本帶來的變化,旅行收穫之一,便是有了君主立憲觀念。後來他將日本與兩江總督的轄地做比較,兩者面積相等,而“一則致力實業、教育三十年而興,遂抗大國而拒強國;一則昏若處甕,瑟縮若被執。”“非必生人知覺之異也,一行專制,一行憲法,立政之宗旨不同耳。”

除了經營企業,他又找到另外一件事情。

1904年(清光緒30年)

這年的除夕夜,張謇通過兩江總督,將“七易其稿”的奏摺上至朝廷,提出中國實行憲政的要求。他開始刻印《日本憲法》、《日本議會史》等書,通過私人關係將這些圖書分送給朝廷大臣,遊說立憲。慈禧看到《日本憲法》一書後,對軍機大臣說:日本有憲法,於國家甚好。樞臣們雖對“憲法”一頭霧水,但也開始補課。

張謇之所以能有高層關係,一來跟他創辦大生集團,從事商業、文化公益事業成為社會名流有關,二來跟他本身就是狀元有關。

他生於南通世代務農之家,祖上三代未取得功名。從16歲做秀才到41歲做狀元,他奮鬥了26年。喜訊傳到家鄉不久,父親去世,他在家守制三年。進京銷假,恩師翁同龢(光緒帝老師)在戊戌變法中被罷官,張謇對官場感到厭惡,走實業報國之路,創辦大生。

1905年(清光緒31年)

張謇修復了跟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的關係。張謇與袁世凱都曾經為絞殺太平天國的淮軍將領吳長慶效力。吳長慶病危,失勢後,袁世凱私自巴結李鴻章被張謇批評,兩人中斷關係20年之久。

為立憲,張謇主動復交。袁世凱察覺立憲形勢,給清廷寫奏摺,請派大臣遊歷各國,考察政治。袁的奏摺成為清廷決定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的動力。清廷的這個決定,預示著當朝在政治上由閉關轉向開放,由恪守祖制轉為效法西體。

9月24日,考察政治的五大臣剛登上火車,革命黨人就做出了拋擲炸彈的事件。張謇反對革命,主張在不流血,不紛爭的狀態下循序漸進。他對炸彈事件的評價是,“以為革命有聖賢、權奸、盜賊之異,聖賢曠世不可得,權奸今亦無其人,盜賊為之,則六朝五代可鑑,而今世尤有外交之關係,與昔不同;不若立憲可以安上全下,國猶可國。然革命者仇視立憲甚,此殆種族之說為之也”。

此前,張謇曾對維新派的康有為提出勸告。張謇在《自訂年譜》中記載:“在京聞康有為與梁啟超諸人圖變政,曾一再勸勿輕舉,亦不知其用何法變也。至是張甚,事固必不成,禍之所屆,亦不可測。”

1906年(清光緒32年)

9月1日,朝廷發佈“仿行憲政”的上諭,國家由此進入預備立憲時期。張謇“感動發奮,不能自已”,“奔走相慶,破涕為笑”。

12月26日,江浙的立憲派為響應朝廷預備立憲在上海成立了預備立憲公會。公會以推動朝廷立憲,提高人民憲政知識為主要任務。張謇成為公會的主要領導人和決策者。麵粉大王榮德生等實力雄厚的企業家是它的會員。

1907年-1910年(清光緒33年—清宣統2年)

1907年10月,清廷正式下令籌設諮議機關,兩年後各省(除新疆)都建立了諮議局。從相關的規定來看,諮議局具有立法、監督行政之權,權責跟立憲國家的地方議會相似。朝廷解釋,這個機構是正式議會沒有成立之前,人民練習議政場所,相當於臨時的議會。

一個實業報國者的悲劇丨中國往事

清末福建省諮議局開會時的情景

張謇對籌辦諮議局極為負責,從選址、設計建立到培訓,事無鉅細。後來,他當選為江蘇諮議局議長。諮議局的議員則是由選民選舉產生,當時的媒體對選民提出了忠告,希望他們慎重行使選舉權。《申報》刊文:“今日何日?為蘇省諮議局議員初選舉投票之第一日,為我國人民漸次參政之第一日,為我全國一部分人民公然參政之第一日。”

儘管選舉出現了投票不活躍,甚至賄選醜聞等諸多問題,但議員的選舉,卻是數千年來帝制中國首的首次全國範圍內的民主選舉。

張謇領導的諮議局跟地方官之間產生了不少矛盾。江蘇巡撫交議的改定厘金徵收辦法一案,諮議局認為有損民眾利益,當即駁回。兩江總督張人駿,在上海三家錢莊倒閉引起金融風波的情況下,未經過諮議局討論,向洋商借款300萬維持市場局面。諮議局認為總督擅自借外債,屬於違法行為,要求相關單位查辦。

在張謇的領導下,江蘇諮議局還未江蘇省制定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財政預算。諮議局曾召開臨時會討論預算案,對張人駿原提案刪減30餘項。張人駿則是按照原方案執行,從而引起巨大的風波,張謇帶著101人集體辭職,抗議張人駿踐踏民主程序。

江蘇諮議局雖然做了鬥爭,但多以妥協而告終。當然,張謇本人也遇到一件尷尬事。審查員審查諮議局決算,發現張謇有4元8角開支未做說明。張謇得知此事,說:“今審查員竟不稍徇情面,足見我江蘇諮議局之熱心任事者大有人在也,鄙人不勝欣慰之至。”

張謇之子張孝若後來回憶江蘇諮議局時說:“那當選的議員,人人都自命不凡,在開議的時候,陳訴理由,滔滔不絕……一到辯論的時候,各逞詞鋒,好像臨陣殺敵……那時雖然還是帝制……遇到總督有違法的地方,也就毫不客氣毫無忌憚地彈劾。”

諮議局以及預備立憲公會,為立憲派之間的聯絡和活動提供了便利。張謇在1909年倡導了國會請願運動,希望清廷能抓緊時間召開國會。因為國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有國會,就即可制定憲法,從而監督政府。

1911年(清宣統3年)

10月10日,武昌起義,這成為辛亥革命的開端。起義發生時,張謇剛乘坐輪船離開漢口,到安徽時他收到起義消息。次日,他建議清廷武裝鎮壓革命,請求清廷提前宣佈憲法,召開國會。

辛亥革命標誌著立憲運動的失敗。張謇稱:“一生之憂患、學問、出處,亦常記其大者,而莫大於立憲之成毀。”

11月22日,清廷令張謇進京討論共和政體是否適宜,張謇答覆不能北上:現在各省表示獨立,仍以君主名義召集,勢必無人承認。應先發明諭,“宣佈尊重人道、不私帝位之意,以豁群疑而昭聖量。”

張謇認識到革命潮流已經無法阻擋,便很快由君主立憲轉到了民主共和,支持革命。有人評論其為政治投機。但也有史家稱,張謇本身與革命黨人此前已經結交,而支持辛亥革命的最根本原因則是對清廷失望,對清廷立憲進展緩慢失望。

史學家張朋園評價張謇,“在求變的社會里,是保守中的進步者,所以他的思想不斷有所改進。但他的出身背景和士大夫意識,又使他在進步中不忘保守”。

1912年-1915年(民國元年-民國4年)

一個實業報國者的悲劇丨中國往事

孫中山主持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第一次內閣會議

1912年初,南京臨時政府未經參議院討論,通過一家公司向日本借款,議員們對此感到震驚。此時,《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這一具有憲法屬性的文件剛出臺40天。臨時政府以不得已苦衷為由,但議員認為,政府借錢行為繞過參議院,是明顯的違法舉動。張謇對借款一事並不知情,覺得“身任實業部長,事前不能參預,事後不能補救,實屬尸位溺職,大負委任”,便去電辭職。

1913年,大總統之位歸為袁世凱後,張謇成為農業總長。他看到袁世凱解散國會,漸有復辟之心,便勸說袁世凱做“做中國第一人的華盛頓,不要效法法國上斷頭臺的路易。”

1915年,張謇辭職。他在袁世凱正式稱帝之前,斷絕了聯繫。張謇在友人的信中寫道:“袁氏失德,亡也忽焉。彼其罪過,已隨生命俱盡,所留於吾人以最真確之發明者,則權術不可以為國,專欲必至於身亡。”

1926年(民國15年)

張謇去世,享年73歲。在其去世的三年前,棉價因市場因素而大漲,諸多企業破產,其中包括張謇的企業。大生集團資不抵債,後來被債權人接手。政治理想成為他的包袱,企業辦社會,負擔沉重,而參政又分散了他的部分精力。

去世這年,中國依舊動盪。

胡適評價他為“近代中國史上一個很偉大的失敗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