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古镇樊川一一樊川镇名由来(扬州江都樊川镇)

樊川,古称樊汊。据有关人士考证,古代的淤溪河(今盐邵河)西起渌洋湖,连接樊良湖(后湮入邵伯湖),从樊良湖分岔后流入樊川而终(即镇区界河,1943年被伪军填河筑路覆盖,今为人民路)。樊川的先民们取樊良湖的“樊”,取淤溪河是樊良湖分汊的“汊”,合二为一,称为“樊汊”。史籍中最早出现樊汊地名与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四月开挖的“山阳渎”有关。山阳渎,即山阳河,亦称三阳河,史称邗沟东道。据《扬州水道记》载,“……扬州山阳渎,盖由茱萸湾(今湾头)至宜陵,达樊汊(今樊川镇)、高邮、宝应山阳河,以达射阳。”1957年樊川镇在疏浚、拓宽镇区三阳河时,曾在河道中心(今镇区樊家垛东码头东北三四米处)挖到古水井数口,均用弧形井砖所砌。据此砖推测,隋代以前若干年樊家垛就有先民居住了。

史说古镇樊川一一樊川镇名由来(扬州江都樊川镇)

“樊川”之名始见于乾隆五十年(1785)十月由金兆燕撰写的水陆寺碑文,题为《扬州府泰州樊川镇水陆寺碑》,碑文中有樊川镇水陆寺“创自唐代,历宋、元、明,兴替不常”之句,两处提到“樊川镇”,说明“樊川”一名始于乾隆五十年之前。金兆燕撰写的水陆寺碑是樊川镇由来的见证,为樊川镇的历史、地理沿革提供了文字证据。其后樊川镇历经清朝、民国直至“文革”,200多年里 “樊汊”与“樊川”交叉使用,一地两称,“文革”后统一称“樊川” 。

从隋文帝开挖山阳渎经“樊汊”,至今已1400多年。此前古镇已初具规模,人烟向聚,渐成集镇,千百年后又更名为樊川。但无论古称樊汊,还是近称樊川,樊汊与樊川都有着共同的特征:“汊”,河流的分岔,水也;“川”,河流,川流不息,水也。樊汊、樊川,皆因水得名,遇水而兴。

樊川历史上曾因“商号如林,商贩如星,人潮如流,船只如梭”的繁华景象,有过“小小樊汊赛扬州”的辉煌。

清道光年间,兴化诗人李国宋在《宿樊汊》诗中这样描写:“二月柳丝长,归帆挂夕阳。春风吹野水,瞑色近河梁。宿草霜根白,残云雨脚黄。玉楼高半掩,绣被冷孤航。”傍河而建的两条大街,一条是用条石镶叠而成的石头街,一条是用青砖铺砌的砖头街,在当年属上流时尚。街坊两边的河房、商店,鳞次栉比,傍水相依。河面上桥梁纵横,水陆交汇。登高俯视,水面波光粼粼,舟楫云集,岸上人声嚷嚷,商旅如潮。水上街市在晨光夕照下,别有一番风情。

史说古镇樊川一一樊川镇名由来(扬州江都樊川镇)

樊川的繁荣,延及到太平天国和后来的军阀混战时期。江南的一些士大夫阶层和沪宁线上尤其镇江的一些富商巨贾,在战乱中纷纷选择避难栖身之所;特别是抗战爆发后,苏、常、锡、镇、扬等地一些官宦和商贾四处逃难,樊川便成为他们的“桃源”之地。当时流传这样的说法:“有钱有势的迁四川,有钱无势的到樊川。”于是镇上人口猛增至五六万,房租也随之提高十倍,一时畸形繁荣,委实空前。极盛时樊川本地相继出现了滕、黄、葛、吕、徐五大家族,和外来的郑、张、茅、靳四大公馆,以及十大商号等等,真是百业纷呈,万商云集,蔚为壮观。

当年的樊川交通便利,每日有70多条帮船开往苏北各地,载货运客川流不息。樊川的米市油坊、五洋杂货、木业金融,十分兴旺。另外还有唐代建筑古水陆寺、武当行宫等众多庙宇,香火鼎盛,千载不衰。随之而兴的酒楼茶肆、妓院烟馆、书场戏院,应有尽有。三里长街,一水中流,从西南奔向东北,注入板桥塘。街河两边是河房,茅庐水榭画阁,一派古幽之风。一些傍水兴建的花园式酒楼,另有一番景象:前后窗棂,左右荷塘;茅草盖顶,冬暖夏凉。每至盛夏,临轩而立,芙蓉朵朵,碧叶田田;一入冬天,围炉而坐,弦歌盈耳,日日高朋满座,朝朝骚客盈门。而那些遗老遗少,更是“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在战争的岁月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一步两座庙,三步两档桥”,樊川史上曾有众多的庙宇和形态各异的桥梁。横跨街河(界河)的大小桥梁达10多座,其中有以石垒成的通关桥,有以铁制成的汉宫桥,有以砖砌成的永善桥,形式独特的当数同成油坊老板朱在东造的万年桥,其两侧桥基石一直完好。

史说古镇樊川一一樊川镇名由来(扬州江都樊川镇)

十年河东转河西,民国二十九年(1940),樊川遭受日伪铁蹄蹂躏,复又屡被蒋军盘踞,各大商家先后他迁,极盛一时的樊川,从此逐渐衰落。可是“小小樊汊赛扬州”的美誉,却长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王传良)

史说古镇樊川一一樊川镇名由来(扬州江都樊川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