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應觀眾要求,這期就來寫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一起來看看哦。

萬里長城

長城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長城建築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據2012年國家文物局發佈數據,歷代長城總長為21196.18千米;國家文物局曾於2009年公佈明長城調查數據,中國明長城總長為8851.8千米。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的奇蹟,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它與故宮,泰山,兵馬俑同為我國的第一批世界遺產,一起被世人視為中國的象徵。1987年12月,長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莫高窟與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稱為中國四大石窟。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恆山懸空寺

恆山懸空寺位於山西渾源縣,距大同市65公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恆山懸空寺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歷代都對懸空寺作過修繕,北魏王朝將道家的道壇從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廟宇宏敞,建築巍峨,古樸壯觀,高超的建築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 是中國古代建築精華的體現。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趙州橋

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叫安濟橋,又叫趙州橋。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和參加建造的,到現在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年了。趙州橋非常雄偉。橋長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寬,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這麼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礅,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三十七米多寬的河面上。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後加蓋至九層,再後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後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

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寺的建築形式隨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華夏文化的典型物證,是凝聚了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誌性建築。

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佈大雁塔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大雁塔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藏文:པོ་ཏ་ལ,藏語拼音:bodala,威利:potala)坐落在西藏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的瑪布日山(紅山)上,它一共有999個房間。它的總面積是9927平方米。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築群。它最初是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的,17世紀重建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藏式風格,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宮中還收藏了無數的珍寶,堪稱是一座藝術的殿堂。1961年,布達拉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4年,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1994年8月8日,新中國規模最大的文物維修工程——西藏布達拉宮維修工程全面竣工,雄偉壯麗的布達拉宮以迷人的風貌展現在“世界屋脊”上。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蓬萊閣

蓬萊閣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是凝聚著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結晶的古建群。素以"人間仙境"著稱於世,其"八仙過海"傳說和"海市蜃樓"奇觀享譽海內外。

歷經風雨滄桑,如今已發展成為以蓬萊閣古建築群為中軸,蓬萊水城和田橫山為兩翼,四種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為底蘊,山(丹崖山) 、海(黃渤二海)、城(蓬萊水城)、閣(蓬萊閣)為格局,登州博物館、古船博物館、田橫山、合海亭及黃渤海分界座標等20餘處景點為點綴,融自然風光、歷史名勝、人文景觀、休閒娛樂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和休閒度假勝地。

景區先後榮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旅遊行業最佳誠信單位"、"全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單位"、"中國馳名商標"、"山東省質量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服務標準化示範單位"等稱號,導遊科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和"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等殊榮。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西安鐘樓

西安鐘樓位於西安市中心,明城牆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建於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於今廣濟街口,與鼓樓相對,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年)整體遷移於今址。

鐘樓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重樓三層簷,四角攢頂的形式,總高36米,佔地面積1377平方米,是中國現存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1956年8月6日,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佈鐘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西安鐘樓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故宮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宮殿型建築。故宮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朱棣於西元1406年開始建設,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曾有24位皇帝在此住過。

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和俄羅斯克裡姆林宮)。

2014年11月23日,北京故宮吉祥物首度對外亮相,該吉祥物源自中國傳統的吉祥龍鳳形象,分別為龍“壯壯”和鳳“美美”。2015年6月13日,故宮博物院試行限流8萬人次和實名制售票。

2015年為慶祝故宮博物院建立90週年,故宮5大區域18個重要展覽集中呈現。

截止2015年10月,已有2500人上榜故宮“黑名單”。2015年10月,一度被傳為靈異事件高發區的“後宮”,即慈寧宮和壽康宮領銜的西路區域對外開放。同時,故宮首次對外開放1/6的紫禁城城牆。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是中國江蘇蘇州山水園林建築的統稱,又稱“蘇州古典園林”,以私家園林為主,起始於春秋時期吳國建都姑蘇時(吳王闔閭時期,公元前514年),形成於五代,成熟於宋代,興旺鼎盛於明清,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一百七十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處,對外開放的園林有十九處。1997年,蘇州古典園林作為中國園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被勝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是中華園林文化的翹楚和驕傲。蘇州園林主要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怡園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不朽的10大古建築

中國,一個如此熱愛並珍視自己歷史的民族,一個凝聚著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的民族,呈現出如此的古建築,足以驚豔全球。感謝各位的欣賞,願每個讀者都有個好心情

——血淚小遊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