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阿斯匹林預防心梗、腦梗時,可以吃吃停停嗎?

青青靜szw

首先,在使用阿司匹林之前,我們應該先搞明白其為何對腦梗、心梗有預防作用!

心梗與腦梗其實是心血管疾病最嚴重的後果,它們在不同部位發生梗死,但卻有個共同的病理基礎:動脈血管內的粥樣斑塊糜爛或破裂。斑塊糜爛或破裂後會引起體內大量血小板在短時間內迅速聚集形成血栓,導致動脈管腔閉塞,血流中斷,無法向身體各個器官輸送血液,使組織發生缺血缺氧,從而導致組織缺血壞死。這個過程發生在心臟的冠狀動脈,就會發生心肌梗死;發生給腦組織供應血液的動脈,就會發生腦梗死。而阿司匹林藥理作用正好是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栓形成,這樣血管就不會那麼容易堵塞,自然而然就降低了腦梗心梗發生風險!



其次,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最後,如何正確服用阿司匹林?吃吃停停會有啥後果?

第一,阿司匹林一般分為兩種:普通片和腸溶片。什麼時候使用哪種是有講究的!一般情況下,急性心腦血管病堵了,採用普通片,實在沒有可以把腸溶片嚼碎了吃,但對於缺血性心腦血管病防治,大多數時候用的是腸溶片方法;


第二,服用時間,間隙及方法。建議在晚飯以後幾個小時睡覺之前服用,會獲得更好的效果,還帶點額外輕度降壓福利,最主要的是夜間血液流動慢一點,血液稠一點,效果會好一點!劑量一般控制在75-150mg之間,太少沒啥效果,太多不良作用就大了,偶爾漏服一天沒事,也不需要第二天把昨天的補回去,正常服用就可以了!但是:吃吃停停就很要命!我們在臨床上發現,有些患者漏服幾天,甚至一個星期,心梗腦梗就犯了的人不再少數!

第三,這點需要提醒你:大約一萬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能減少成百上千心梗腦梗病例發生,但同時有時候難免會引起2例左右的嚴重副作用腦出血的發生。


醫學小偵探

阿司匹林是一個百年經典老藥,隨著對阿司匹林認識的逐漸深入,阿司匹林已經成為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預防心梗、腦梗的最大處方量的藥物。


阿司匹林所預防的心梗腦梗,其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是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的成因主要是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所導致的。所以幾乎所有的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預防,都需要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機理主要是因為阿司匹林不可逆轉地抑制血小板上的一種酶,從而達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產生的諸多惡果,比如心梗和腦梗。

既然如此,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吃吃停停呢?


1.阿司匹林從口服到代謝短時間內可完成;

單純的阿司匹林的半衰期非常的短暫,只有15-20分鐘左右,在胃內吸收迅速完全。而且由於阿司匹林具有抗酸性,所以在酸性胃液不溶解而在鹼性腸液溶解,所以阿司匹林大多數都做成腸溶片。即便如此,腸溶片的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普通片來比較,也只能是吸收延遲3-6小時。而且阿司匹林吸收後的主要代謝產物水楊酸,是通過肝酶代謝,但由於肝酶代謝能力有限,水楊酸的清除為劑量依賴性。因此清除半衰期可從低劑量的2-3小時到高劑量的15小時。根據這些藥理特性,阿司匹林腸溶片在體內的代謝,幾乎可以確定的是24小時左右即可代謝完畢,所以,阿司匹林需要每日服用。

2.血小板每日都會更新;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阿司匹林1天內肯定代謝完,那麼為什麼停阿司匹林做手術需要1周的時間呢?這是因為,阿司匹林不可逆的結合血小板的一種酶,看到了,是不可逆的。一旦被阿司匹林結合這種酶,直到被結合的血小板死去,其功能一直都是被抑制的。而我們知道,血小板的壽命約7到14天,所以,我們需要被抑制的血小板喪失功能,就需要1周以上的時間。這個時候問題就又來了,既然是血小板被抑制後1周到兩週才死亡,為什麼我們不能每週口服一次阿司匹林呢?這是因為血小板並不是集體死亡,而是每天約更新總量的1/10,所以,我們仍然需要每天口服阿司匹林來抑制新誕生的十分之一的新生血小板。


3.吃吃停停反而增加心腦血管病的風險

陳大夫沒有見到其他吃吃停停增加風險的研究,但是2015年在美國新奧爾良召開的美國中風協會研討會上,來自瑞士洛桑大學的帕曲克.邁克爾博士公佈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中風患者如果間斷服用阿司匹林,再次中風的風險會大大增加。由此可見,定期服用阿司匹林,需要良好的依從性,如果吃吃停停,和堅持口服相比,堅持口服藥物的獲益會遠遠大於間斷口服藥物。所以,為了生活的更好,我們還是堅持口服吧!


按時服藥,是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基礎,畢竟除了阿司匹林,還有他汀、降壓藥、降糖藥等好多藥品,都需要你有良好的依從性。

因為,我們需要阿司匹林讓我們活的更有質量,活的更有尊嚴。


如果您有什麼健康疑問,可以關注心健康,我們每天都會把最新、最實用、最看得懂的科普推送給您!您也可以點擊本人首頁的在線諮詢,我可以為您解決更多的健康疑問!


心健康

服用阿斯匹林預防心梗、腦梗時,可以吃吃停停嗎?”,不贊成(不應該)吃吃停停,建議持續服用。這是由於服藥的目的和藥物的藥理作用等決定的。

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預防心梗、腦梗,那您一定是有服藥的適應證的,需要服藥預防疾病,這是一個長期和持續的過程。那服藥就要遵循藥物作用和代謝的規律,這樣才能保證療效

阿司匹林是怎樣作用的呢?

阿司匹林預防心梗、腦梗,最主要的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怎樣作用呢?最主要的途徑是不可逆轉地抑制血小板上的一種酶(環氧化酶),這樣,就抑制血小板上的花生四烯酸在酶的作用下生成血栓素(烷)A2。這種血栓素(烷)A2,是血小板上引發聚集的物質,還可以引起血管收縮。阿司匹林抑制了血栓素A2的產生,就抑制血小板聚集性,減少了血栓形成的機會(當然還有其他作用和途徑)。

心腦血管病高危人群和患者,血小板的活性是增強的。也就是說,血小板容易發生聚集,形成血栓。因此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疾病和“突發”事件。研究發現,對心腦血管病高危人群服用阿司匹林一級預防,可以使心腦血管血栓事件(心梗、腦梗)的發生率減少20~30%。對於冠心病患者,心梗發生率可以減少20~50%不等,對於腦梗患者,再發風險也下降30~50%不等。

【如果吃吃停停

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後果就是藥物作用不足血小板活性沒有得到有效抑制而且同樣承受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吃藥本身就有風險,當然風險要明顯小於獲益)。

人體的血小板生存期大約在7~14天,每天都有10%左右的血小板更新,因此我們服阿司匹林一般要到一週左右才能抑制住大部分的血小板而起作用。以後每天服藥,抑制新生的血小板,這樣保持住藥物的療效。研究發現,大約有20%的完整血小板就能維持正常的止血功能。所以,服用阿司匹林的臨床療效可以維持48小時。但是,如果停藥時間過長,新生的血小板增加超過20%,血小板的凝血功能就會恢復。

有些患者顧慮不良反應不按時服藥,吃吃停停。可是一旦停藥,藥物抗血小板的作用很快就不足了,就會引發心血管事件,這在臨床屢見不鮮。如有患者因為拔牙停藥,可就在停藥過程中腦梗了(所以現在口腔科拔牙有些不要求停阿司匹林了);有些冠心病患者因為有創檢查停藥,事後沒有及時恢復服藥,結果心絞痛發作、甚至心梗了。而吃吃停停,並不減少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結果是藥物療效達不到,還同樣承擔不良反應的風險。

所以,如果是適應證需要服藥,那就規律服藥,不要吃吃停停。當然,服藥過程中要注意觀察不良反應,因為有時不良反應是無法預測的。但是阿司匹林總體的安全性還是好的。研究顯示,服藥每5000例可能發生1例上消化道出血;每年1000例僅增加1-2例顱外出血,卻可以預防19例嚴重心血管事件。

還有,服阿司匹林後出血時不容易止血,所以要注意避免外傷、磕碰。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腦血管系統疾病,這需要醫生根據患者的危險因素進行綜合評分,需要者才需要每天固定服用。如果不必要的,服用阿司匹林則會可能會增加一些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如胃腸道出血等。

部分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者,會有明顯的胃腸道不適症狀,這個時候可能需要加用保護胃黏膜的藥物,來對抗這一不良反應,如果還不能耐受,可能需要更換其他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如氯吡格雷等。

總而言之,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需要醫生根據病情而定,一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就需要長期堅持服用,而不能吃吃停停。


惠大夫在江湖

既然問題是服用阿司匹林預防心梗、腦梗,那麼,我就假定這些人是適合服用阿司匹林預防缺血性心腦血管病的人群(究竟哪些人適合或不適合服用阿司匹林,可參考我的問答:人到了多大年紀需要每天吃阿司匹林?)


既然是適合服用阿司匹林進行心腦血管病預防的,那麼,李博士絕對不建議您吃吃停停。

首先,如果您是合適服用的人群,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對您來說一定是可以耐受的,服用阿司匹林一定是利大於弊,醫生才會建議您服用的,所以沒有必要因為不存在或非常小的風險而考慮吃吃停停。

其次,突然停用阿司匹林的確增加心腦血管病的風險。2017年9月歐洲的一項對60多萬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的追蹤研究發現,停用阿司匹林,心梗風險增加了大約37%。而另一項更早一些的研究也發現,停用阿司匹林4周內,腦梗風險比正常情況增加了3倍(4.2%的發生率比1.3%的發生率),平均停用阿司匹林後發生腦梗的時間是9天。

這個研究結果跟李博士在臨床上看到的情況也非常一致,李博士的病人也有因為各種原因停用了阿司匹林的,有的病人在停用一週後再發了腦梗,雖然,李博士並沒有對此進行研究,比較一下停用和不停用到底差距多大,但停用阿司匹林後再發腦梗這個結果肯定是醫生和病人都不想看到的。

阿司匹林預防缺血性心腦血管病,是由於它可以抑制環氧化酶,從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栓形成。由於血小板不能合成這個酶,所以阿司匹林對血小板的抑制發生在血小板的“終生”,也就是大約一週左右,新生的血小板就完全替代了曾被阿司匹林抑制的血小板了!這時病人的血小板凝聚狀態就回到沒用藥前了!心腦血管病的風險也就大了。


也有研究發現,圍手術期通常建議停用阿司匹林,如果手術前三天就開始停用,圍手術期發生心腦血管病的風險也會增加。

最後強調一下,如果是服用阿司匹林的適應徵,一定要天天服用,不要吃吃停停,偶爾漏服一次不要緊,第二天一定要記得服。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停用,也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李博士和你談健康

阿司匹林通過抑制血栓素A2的形成,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預防血栓的形成,在臨床上廣泛的應用於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中,那麼在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預防血栓的過程中,吃吃停停可以嗎?如無禁忌或嚴重的副反應,一般不推薦吃吃停停這種方式。

李藥師談健康,點擊右上方紅色按鈕“+關注”,更多用藥科普知識與您分享!

為什麼不推薦服用阿司匹林防血栓吃吃停停

首先,對於血栓的預防,不管是發作過血栓或做過支架、搭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二級預防,還是對於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長期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的一級預防,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吃吃停停的服藥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特別是二級預防,一定要謹遵醫囑,醫生如果說一直吃,在沒有內出血等重大副反應的情況下,就應該一直吃。

其次,雖然相關的文獻報道較少,但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或多或少也存在“撤藥反彈”的情況,因此,如果是吃吃停停,吃一段時間就不吃了,想起又吃,突然停藥,反而會增加血小板反彈性凝集的風險。

什麼情況下應該停藥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最大的風險就是內出血。在服用前,應當全面的評估服用該藥物導致內出血的風險,服藥期間也要密切關注身體的狀況。如果出現內出血的徵兆,應及時停服,並就抓緊就醫。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期間,發生內出血的危險期是服藥的前12個月,最大的風險期是服藥的前三個月,因此,在服藥初期,一定要多注意有沒有因為服藥出現的皮下出血、腹痛、嘔吐、黑便等可能的內出血狀況,如果發現,應停藥就醫。


李藥師談健康

神內小美醫生,回答僅供參考,
歡迎關注或者留言,互相交流、探討、學習!!!

首先是:

對於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進行心腦血管病預防的患者,國際上指南推薦的是要長期服用;

小劑量阿司匹林(75—300毫克/天),我們用於腦血管病的一級與二級預防選擇的劑量是(100毫克/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為什麼這樣說呢?

(1)我的理解:

間斷的服用阿司匹林有效的血藥濃度達不到,所以起不到預防作用,或者預防作用減弱;

(2)研究指出:

小劑量阿司匹林(75—300毫克/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已經有研究顯示長期用藥獲益明顯,因為停藥48小時,阿司匹林的預防作用就會減弱;

此外,我們目前建議服用的拜耳公司生產的“拜阿司匹林”標準劑量為100mg,這是一種腸溶製劑,在腸道內分解吸收,胃腸道副作用少(性價比較高)。


神內小美醫生,回答僅供參考,
歡迎關注或者留言,互相交流、探討、學習!!!

神內小美醫生

對於評估以後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的人群,建議長期堅持服用。

如果是還沒有形成冠狀動脈和腦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預防性使用阿司匹林和他汀,偶爾吃吃停停影響雖然不大,不會短期發生什麼心血管事件,但是這樣的用藥方式,不僅沒有起到藥效,反而還增加了出血、潰瘍等風險,還不如一開始就不吃。

對於已經發生心肌梗死和腦梗死的患者,如果這個時候你都還在聽信謠言,還不吸取教訓,還要自作主張隨意停藥,那真的不是醫生不想救你了,是你自己不珍惜身體,不為家庭考慮,不為家人考慮了,說難聽點叫頑固、自私和愚蠢。


言盡於此,請各位心血管疾病患者朋友,且停且珍惜吧!

更多健康知識,請關注 !

感謝您的瀏覽、關注和支持!


劉醫生驛站

如果您沒有心腦血管疾病,是不建議服用阿司匹林的,這也是一些人對阿司匹林的些許誤解,其實這種藥物並不適合作為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用藥(一級預防也就是在疾病發生之前針對發病因素的所採取措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阿司匹林被人們當成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藥物了,但事實上阿司匹林並不能明顯降低具有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人群的發病幾率,反而因為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導致其它問題的出現!

阿司匹林確實能夠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效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但多數情況下它是被用於阻止心肌梗死及腦卒中病情的進展,並降低二者的復發幾率;但對於沒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們來說,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不僅防不住疾病的發生,反而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比如出血的風險,甚至是肝腎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況,所以,如果您沒有心腦血管疾病就不要吃阿司匹林了!




當然,如果您已患有心梗或腦梗,或正處於康復期,那麼建議您最好能夠長期不間斷的服用阿司匹林,因為間斷的服藥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

如果您只是想預防,那麼建議您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抗凝、防血栓形成的食物,比如木耳、洋蔥、大蒜、蘑菇等等,既健康又不傷身!

注:建議經常監測自身的一些血液指標,比如血脂、膽固醇等,以便及時阻止疾病的發生!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如有異議,請多指教!


急診內科張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