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服務二十億人,為千萬企業創造盈利,馬雲和他的達摩院什麼來頭

要服務二十億人,為千萬企業創造盈利,馬雲和他的達摩院什麼來頭

一場中興通訊危機,將中國的芯片危機徹底暴露,有媒體報道稱阿里巴巴達摩院正研發一款神經網絡芯片,加上之前阿里巴巴收購中國大陸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我們不經要問阿里巴巴達摩院究竟是什麼來頭。

馬雲表示:在金庸小說中,達摩院代表著武學機構。因為我們相信,未來一定是技術帶來利潤,未來市場規模的取得,是靠創新。構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為世界解決一億就業機會,服務跨國界的二十億人,為一千萬家企業創造盈利的平臺,達摩院”正是為達到此目的解決問題而創立。

而根據公開報道,阿里巴巴和他的達摩院有這樣三部分組成:一是在全球建設的自主研究中心;二是與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的聯合實驗室;三是全球開放研究項目-阿里巴巴創新研究計劃(AIR計劃)。

第一部分,在全球實驗室領域,阿里巴巴達摩院將構建亞洲達摩院、美洲達摩院及歐洲達摩院三大全球分部,並在北京、杭州、新加坡、以色列、聖馬特奧、貝爾維尤、莫斯科等地設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實驗室,初期計劃引入 100 名頂尖科學家和研究人員。

要服務二十億人,為千萬企業創造盈利,馬雲和他的達摩院什麼來頭

第二部分,通過建立聯合實驗室,阿里巴巴得以與高校建立緊密聯繫,依託高校的研究實力與阿里巴巴豐富的數據資源推動產學研合作。已建立了包括浙江大學-阿里巴巴前沿技術聯合研究中心、RISELab(UC 伯克利)、中國科學院-阿里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清華大學-螞蟻金服數字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在內的多家高校聯合研究所;

第三部分,結合阿里巴巴創新研究計劃,聯合 13 個國家,99 所高校科研機構 234 支科研團隊,達成產學研開放協作,構建全球學術合作網絡。

馬雲在2017年雲棲大會上的演講中提過,阿里巴巴的未來,可能不是支付寶、不是電商的時代、而是去年投資千億的達摩院的時代。

要服務二十億人,為千萬企業創造盈利,馬雲和他的達摩院什麼來頭

“在BAT中,阿里一向被認為技術最差,我不懂技術,不代表阿里不懂技術。”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寄希望於達摩院來回應外界的質疑,也賭上阿里巴巴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