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写给当今的爱情:珍惜当下,不把懊悔留给将来

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音乐家。他早年家贫,并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蜀郡临邛(今四川成都邛崃县)县令王吉家里。

当地的大富豪卓王孙,有一个十七岁的美貌女儿卓文君。她美的就像画中人一样:“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而且她善弹琴,文采也非凡。

本来已许配给某一皇孙,不料那皇孙未待成婚便去世了,所以当时文君算是在家守寡。尽管如此,当时追求卓文君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还是很多。

因为家境地位相差悬殊,司马相如根本排不上号,只能算众多的暗恋者之一。怎样才能让“心上人”知道自己的心意呢?一个机会终于来了!

卓王孙一向与王吉多有往来。一天,卓王孙在家宴请王吉,司马相如也在被请之列。席间,免不了要作赋奏乐。司马相如就趁机演奏了一首《凤求凰》。

卓文君久慕司马相如之才,正躲在帘后偷听。擅长音律的她,对琴中的求偶之意一听便明白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大胆表白,让也仰慕司马相如文采的卓文君大为倾心。

卓文君不顾父亲卓王孙的反对,与司马相如私奔成亲,并且不怕生活清贫艰难,当垆卖酒,传为千古佳话。

520写给当今的爱情:珍惜当下,不把懊悔留给将来

赵明诚(1081年—1129年),字德甫,是宋代著名的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他的父亲是宋徽宗崇宁年间宰相赵挺之。

一天,赵挺之准备为赵明诚选媳妇,将赵明诚找来。赵明诚静静地听完父亲说过女孩的情况后,说自己年纪尚轻,婚事可以暂时放放。

然而他这个理由似乎不能安抚为儿子终身大事操心的父母,父亲还是一再和他提到婚姻的事情。有一天,赵明诚偶然在白天时睡着了,在梦中他读到了一书奇书。

他醒来后只记住了三句,而且印象特别清晰。这三句为:“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拨。”

他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便把梦境告诉了父亲,请父亲帮忙解释。赵挺之听后,思考了一下说道:“‘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拨’是‘之夫’二字。合起来就是‘词女之夫’四字,就是说你将来要成为能作词女子的丈夫。”

原来赵明诚之所以一再推辞父母为他张罗的婚事,是因为他早已有了自己的意中人,那就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的李格非之女李清照。

当时,李清照以两首小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在京城的文人圈里大受瞩目,才名不胫而走。

她那流畅的思绪,灵动的笔触,清新的风格,让许多人赞不绝口。赵明诚就是赞赏者之一。一次元宵节相国寺赏花灯时,李格非介绍赵明诚与李清照相识了,赵明诚更是对李清照产生了浓浓的爱慕之意。

所以他回去之后,便杜撰了这一个梦境,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拨”的字谜方式,巧妙地向父亲说了此事。赵挺之恍然大悟,明白了儿子的心意,便派人去向李清照求亲。

最终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那“赌书消得泼茶香”的诗意生活,更为历代读书人所艳羡和向往。^_^

北宋晏殊曾写过这样的句子:“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爱情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游戏。

从古至今,茫茫人海,遇到你那个合意之人不容易。处在恋爱婚姻不自由的古代,这两位名人却因为自己对美好感情的一份主动追求和珍重珍惜,成就了自己的爱情佳话。

即使在婚恋自由开放的今天,如果面对爱情,一味消极退缩,甚至随便对待,最后我们也难免会落得悔恨遗憾,只能怅叹:“后来,当我学会了如何去爱,而那人却已经消失在人海,有些人一旦失去就不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