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最神祕的妃嬪,死後多年未入葬,乾隆得知真相後掀起軒然大波

封建社會,男權當道,關於女人的記載總是寥寥幾筆,一筆帶過。尤其是後宮,能夠被史書記載下來的女子往往身份高貴,或者是深得帝王寵愛。而那些不出眾的女子,往往籍籍無名,在深宮之中,枯萎凋零,無人問津。

雍正最神秘的妃嬪,死後多年未入葬,乾隆得知真相後掀起軒然大波

正如接下來要和大家聊的這位女子,沒有人知道她來自哪裡,也沒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原本她應該就這樣默默無聞地在深宮中死去,不會留下什麼痕跡。但沒想到的是,她的死在皇宮之中掀起了軒然大波,甚至觸怒了當朝皇帝,很多官員也因她被懲處。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她又是誰呢?

她就是雍正的妃嬪馬常在。“常在”在清後宮是一個非常低的位分,在清宮后妃的八個等級中,常在排在答應之前,貴人之後,位列后妃等級的第七位。

因為身份卑微,位分低,又未有子嗣,可以想見,史書是絕不會為這樣的女子多留下什麼筆墨的。我們僅能根據史書中的隻言片語大概推測出她姓馬,是漢人,或出身漢軍旗,於雍正七年通過選秀入宮,初被封為馬答應,七個月後被晉為馬常在。

雍正最神秘的妃嬪,死後多年未入葬,乾隆得知真相後掀起軒然大波

按照清規,秀女的選秀年紀一般為十三四歲,馬常在入宮後第六年,雍正就撒手人寰了,當時馬常在也就二十出頭,在如此美好的年紀就開始守寡,也實在令人唏噓。

作為先帝的遺孀,又沒有子嗣,出宮也是不可能的,只能住進壽康宮(先帝遺孀居住的寢宮)中孤獨終老,而且也不能與新帝見面。

既來之則安之,馬常在十分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只安心在壽康宮中養老,不問世事。就這樣,馬常在在壽康宮中生活了三十多年,直到乾隆三十三年的夏天才去世。她去世後,彩棺被暫時放在了田村殯宮中,可之後一直無人問津,一晃七年過去了,直到乾隆四十年,馬常在的彩棺仍未入葬。

乾隆得知此事後,雷霆震怒,命人徹查此事,當即懲罰了一批疏忽職守的官員,並命人將馬常在的彩棺移入泰陵妃園寢,入葬地宮。

雍正最神秘的妃嬪,死後多年未入葬,乾隆得知真相後掀起軒然大波

不得不說,馬常在也確實挺慘的,入宮後還未得寵,雍正就駕崩了,因為位分太低,又沒有子嗣做依靠,她顯得很微不足道,最後默默去世,死後多年又未得安葬。直到乾隆得知此事,才將她安葬,她也因此才被史書多記錄了兩筆,真是一個可憐的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