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楊堅的騎獸之勢

父親楊忠去世後不久,北周天和七年(公元572年),隱忍多年的周武帝宇文邕突然發動政變,剷除了權臣宇文護,楊堅夫婦終於鬆了一口氣。由於楊忠為北周元勳,父子倆又不曾依附宇文護,周武帝特意禮聘楊堅的長女楊麗華為其皇太子宇文贇之太子妃。

隋文帝楊堅的騎獸之勢

但陰影很快又籠罩在楊堅頭上。因為楊堅相有奇表、氣質突出,周武帝腹心臣僚王軌和齊王宇文憲對他有所猜忌,勸周武帝儘早除他,所幸周武帝並不信相面之言,楊堅行事也更加謹慎。周武帝傾全國之力吞滅了長期對峙的老對手高氏北齊,為統一中國做準備時,卻得病英年早逝,其子宇文贇即位,是為宣帝,楊麗華成為皇后。

周宣帝上臺後,一反其父勵精圖治作風,行為乖張暴戾。為了抓緊權力,其引入岳父楊堅輔政。而楊堅雖然躋身到了政治權力最高階層,但這位女婿實在兇狠殘暴,他收拾了一批宗室、大臣後,又把目光投向了岳父。宇文贇一反成制相繼冊立四個皇后,與元配皇后楊麗華並匹;旋而,又欲賜楊後自盡。在楊家面臨帝王的不測之怒、家族命運懸於千鈞之重之時,危急關頭,獨孤伽羅一展其北方婦女的堅強風慨,毅然闖宮“詣閣陳謝,叩頭流血”,使楊後得免於賜死之難而家族得免於株連之厄。

楊堅再度處於朝不保夕的危局,正謀外放試圖保全性命時,長期處於非理性生活狀態的宣帝在即位兩年後暴病而亡。這時宣帝之子靜帝年方九歲,最高皇權陷入真空。宣帝倖臣劉昉、鄭譯矯詔引外戚楊堅入宮輔政,試圖通過操縱他掌控最高權力。

隋文帝楊堅的騎獸之勢

隋文帝楊堅的騎獸之勢

周宣帝的暴死幾乎是命中註定讓楊堅夫婦出頭的機會。楊堅和獨孤伽羅的人生始終都在政治險惡的驚濤駭浪中度過,由此也積累下了豐富的政治鬥爭經驗。通過一番鬥爭,楊堅反制住宣帝倖臣,控制了中央權力中樞。此時,楊堅遇到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的生死抉擇,他可以保存年幼的周帝,做一個掌握實權的權臣,減少北周舊臣的反對;也可以趁機取而代之代周自立,但這對根基薄弱的他來說,實在是一件一步不慎身死族滅的危險之事。何去何從,楊堅猶豫不決。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獨孤伽羅派心腹入宮向丈夫進言:“大事已然,騎獸之勢,必不得下,勉之!”她很可能吸取了宇文護的教訓,與其做權臣身敗名裂,不如干脆自己當皇帝,改朝換代、成一世之雄。妻子一句話點破了楊堅的處境,也給了楊堅最大的支持和鼓舞,他頓下決心:開基立隋。關鍵時刻,獨孤伽羅巾幗不讓鬚眉,表現出了果敢善斷的政治家氣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