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书画文化传承是否受到冲击?

赤焰蓝凌

我是美院油画专业的,虽然国画我不专业,但是也想说两句愚见,我觉得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书画文化不存在受到冲击而在传承中受到阻碍,西方艺术传入中国也有百年不止,四五代人了,并未见到传统书画有任何衰败的趋势,仍然生命力强大,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同时艺术本身也不是一山不容二虎,反而能互相借鉴互相发展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和传承也是利大于弊。

但是并不是说中国传统绘画就高枕无忧,我觉得问题不是来自西方艺术文化的冲击,而是国画自身的问题。国画的历史悠久,国画这一概念起源于汉代,在两宋时期写实技术,发展到巅峰,远胜同时期西方,早期西方对于中国绘画的研究往往认为,中国画传统经历了其伟大的时期——两宋,至元代而衰,晚明时期而再衰宋人的写实主义画风在元朝时发生了蜕变,让位于写意的文人画。元明文人画家对外在的客观世界失去了“再现”的兴趣,而更注重表达内心的感受。生活在元末明初的画家倪瓒自谓:“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余之竹,聊以写胸中意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

宋时盛行的界画,也在元明时期迅速衰落,清人著《明画录》,指出:“有明以来,以此擅长者益少。近人喜尚元笔(元笔即指文人画),目界画都鄙为匠气,此派日就澌灭者。”这一时期是不是像极了当初欧洲印象派跟传统沙龙学院派的斗争?为什么却到了后面没有像西方艺术一样继续发展出后印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等成果呢?反而是现代美术史上一提到东方传统水墨画中国画的声音很小,有也只是古代的一些精品?甚至不如日本的水墨画地位高?我觉得这种现象才是要反思的,国画发展几千年,壮大是壮大了,但是可能是中国审美教育的缺失落后,市场之类的什么原因,盲目排外不求甚解等什么我也说不清的原因让现在的国画像不断近亲繁殖的结果,重复无聊,无趣,没有思想,闭门造车,反而我觉得是西方绘画的传入,给了国画新生










红屋顶3

艺术世界百花齐放,中国美术书画艺术人才多,不论是书法,国画,油画,都有各自的崇拜粉丝,它们没有谁优谁劣之分,各有特色,就好我们日常穿衣一样,你喜欢红色,他喜欢绿色,我喜欢黑色,在这三色中,谁更好呢?其实没有答案,它们是平等的,都好,选择就看你的爱好取象。


中国书画,素雅,清淡,偶尔施以重彩,如同素菜施以五香调料,不会因“素“而失去食客。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汉字—样,传承了千万年,早己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文化基因早就深入到中国民族的灵魂深处,中国文字会受到外国文字冲击吗?中国汉字会被其它文字取代吗?中国汉字会消失吗?很显然,中国汉字永远会存在下去,在中国书画艺术界,书画同源,只要中国汉字存在,只要有中国民族存在,就会有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生存空间。


西画,油画的色彩鲜艳,超写实艺术,追求的是—种真实的形体美感,给人以直观的视觉享受,它给人的是视角刺激,饱眼福。中国传统书画,在视角上清淡典雅,细看内容丰富,留有余韵让人去思考,就如同美酒,看来都如同清淡的山泉水,当你品尝后才知这种山泉水会让人痴,让人醉。



中国书画后启之秀学习,融会惯通,在前辈圣贤教育培养下,中国传统书画己吸收很多油画的理论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容会到中国书画中,把中国书画发扬光大,很多中国国画作品不但观赏性好,还内容丰富,品味无穷,所以,担心中国传统书画会受油画写实派或超写实派冲击完全没有必要。


曾宪全110401818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画,受到的冲击是巨大的。毫无疑问,中国文化中的书法与国画的基础正在经受严肃而严重的考验。整个社会环境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由不得那个人的抵抗,而与潮流对抗。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任/重而道远。正因为传统文化中的基本价值认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随着环境改变而改变,并且由于认识的基本价值的改变而使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显艰困。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一方面是对待传承的表面化。而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基本审美价值的认识,也正在承受着改变的冲击。这一冲击改变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基本价值认识。就如书法,最基本的功力认识竞然都少有人知了,长此以往,书法的基本本质就会随着冲击而改变并且弱化。更不用说其它更深层的一些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精神。
面对冲击,我以为,只有个人的自觉,虽然并不能解决大问题,但只要能有传承,把中国文化传统中,深刻的部分保存下来,也许还是可能的。虽然艰困,但作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者,当是自勉而行。唯其存则可发扬光大。冲击再大,只要你有不可为而为之之心境,我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画传承应该是前景光明。而非穷途未路。(画为自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