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手機號的尷尬:甩不脫 用不爽

二手手機號,是指曾經出售給用戶使用,用戶銷號後,運營商回收再投入市場的號碼。市民應在註銷手機號碼前清除個人信息、儘量選擇新號段等來規避隱患。

二手手機號隱患幾何?

■新號主的尷尬

原號主在各種互聯網平臺註冊的賬戶,因為平臺沒有辦法刪除,導致新號主無法再用該號進行註冊

可能遭遇原號主的熟人或客戶等的“電話轟炸”

■原號主的隱患

手機號註冊各種app、論壇或網站等,特別是一些支付類軟件後,即使註銷了該手機號,平臺也無權刪除原賬戶信息。一旦該手機號被以二手號的形式再次投入市場,易導致個人信息或財產流失

如何規避隱患?

1、原號碼持有者本人做好信息刪除工作;

2、儘量不用老號段,如“13X”、“15X”等,其中很多都是別人用過回收的號碼

二手手機號,是指曾經出售給用戶使用,用戶銷號後,運營商回收再投入市場的號碼。最近,買到二手手機號的市民何曉很鬱悶,不斷有一家外地金融貸款公司打來電話催款,對方誤把他當成原機主。

何曉聯繫到運營商,工作人員表示號段資源有限,很多號碼註銷、平臺刪除個人信息後將再次啟用。至於原機主在互聯網平臺註冊的賬戶,他們也沒有辦法處理。

對此,信息安全專家指出,隨著手機使用人口的增加,號段稀缺難以避免。利用手機號為唯一信任註冊賬戶的發展過程中,個人信息及財產安全問題紛至沓來。雖然國內手機號實名認證制度解決了一部分問題,但市民還應在註銷手機號碼前清除個人信息、儘量選擇新號段等來規避隱患。

/市民煩惱/

換個手機號遭催貸款 登錄微博發現是個二手手機號

江蘇人何曉(化名)大學畢業後來到成都工作,去年他在居住地附近的通訊營業廳更換了手機號。然而,使用後不久,便經常有一個“022”開頭的座機電話打來。

“請問您是吳燕飛(音)嗎?我是上海x金融貸款公司的。”第一次接到這個電話,何曉告訴對方,自己姓何,並不認得吳燕飛其人。但對方似乎並不相信,再三確認何曉的身份,還表示吳燕飛在該貸款平臺辦理了相關金融業務,如今到期需要他及時還款。

也許只是打錯了電話,何曉猜測。但令他沒想到的是,之後每隔幾天,都會有一通該公司打來的電話。何曉不勝其煩,將號碼加入了黑名單,但對方還是換著號碼打過來。最頻繁的那段時間是2018年的4月12日~13日,最短間隔33分鐘,最長間隔2小時,他遭遇電話轟炸,工作也受到了影響。

吳燕飛到底是誰?是自己的手機號被人惡意利用了,還是這其實是一個二手號碼,吳燕飛是之前的使用者?很快,何曉證實了自己的猜想:“我用新手機號登錄微博,微博名竟然就是這個姓吳的人。還有幾個外賣平臺、音樂軟件,註冊進去顯示我不是新用戶,暱稱都是那個吳先生。”很多軟件和論壇都有用手機號註冊會員的習慣,何曉明白了,他這185開頭的號碼,確實是別人用過的。

/運營商/

號段資源有限 一些註銷的號碼將被再啟用

事情搞清楚了,但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他(吳燕飛)倒好,一了百了,被電話轟炸的人是我,怎麼辦呢?”何曉十分鬱悶,致電手機號所屬的通訊運營商,希望得到一個解決辦法。之後,運營商工作人員向他詳細瞭解了情況,將近期對方打來的兩通電話號碼進行了記錄,表示先調查一下,第二日會給出一個處理回覆。

能不能查到吳燕飛的情況呢?面對何曉的疑問,工作人員很為難:“一般一個電話號碼被註銷後,它之前使用者的信息就會在運營商平臺內徹底消除,要找到相關信息是不可能的。”

專家支招

如何消除“二手號”的隱患?

隱患幾何?曲子龍認為:其一,通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很多應用軟件已經變更了使用用戶名或郵箱為唯一信任註冊的方式,而是改為手機號和短信驗證碼組合註冊登錄的形式。隨著體量的增大,慢慢形成了一些灰色產業,出現了大量機械性使用手機號的情況,佔用了大量的號碼資源。其二,很多人在拿到一個手機號後會註冊各種各樣的app、論壇或網站等,一旦這個手機號丟失,需要進行一個很複雜的申訴流程,比如提交身份證、通過他人證明等渠道。更大的問題是,很多註冊過的賬戶本人都快忘了。再就是,一些支付類軟件直接與金錢掛鉤,如果他人使用了你的賬戶,將直接導致個人信息及財產的流失。

儘管問題較多,但李飛也指出,得益於國內手機號實名認證的政策,一旦發生如何曉這樣的事情,可以通過運營商來證明自己的真實身份。如果事件牽扯的問題更大需要走法律途徑,實名制認證也可以為人們提供有力的證據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