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錢危險了!剛剛,人民日報公佈它的“四宗罪”!

“ 炒房炒股不如炒幣。”

2008年,一名叫中本聰的日本人創造出了一種虛擬貨幣 —— 比特幣。

2010年5月,一名叫Laszlo Hanyecz的程序猿在論壇上發帖稱:“我願花1萬枚比特幣購買兩份披薩···”。

然後,一名英國的比特幣愛好者接下了這個單,僅花25美元就獲得了這1萬枚比特幣。

至此,真實世界的首個比特幣交易誕生了。

而後的7年間,比特幣的由0.003美分漲到了2萬美元一枚,漲幅高達655萬倍。

比特幣及仿比特幣的其他虛擬貨幣,其造富之快,撈錢之易,在人類幾千年來的商業史上,都是前無古人、絕無僅有的孤例。

可人終究是貪婪的,在誘人的財富投機面前,人性從未改變過。泡沫總是能把人的慾望刺激到一個極致,把人的智商壓制到另一個極致。

如2017年還秒殺一切投資品的比特幣,在2018年一開年,便血流成河,其跌幅令歷史上的幾次大股災都望塵莫及。

你的錢危險了!剛剛,人民日報公佈它的“四宗罪”!

除當下的虛擬貨幣外,1637年的鬱金香狂熱、1720年的南海泡沫、1919年的龐氏騙局、2008年的麥道夫騙局、近兩年的e租寶、錢寶等P2P騙局等,無不與人性的貪婪有關。

然而,“人終究是忘打不忘吃”,比特幣的投資熱度並沒有因暴跌而減弱。

今日(2.12),人民日報發表《“炒幣”熱該降溫》的社評文章,羅列出虛擬貨幣的“四宗罪”:投機性、高波動性、洗錢及滋生腐敗,並呼籲投資者,一定要多一份冷靜。

報道稱,繼1月初發佈防範變相ICO(代幣發行融資)活動的風險提示後,近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再次提示,投資者應認清境外ICO與“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的風險。

不僅如此,據瞭解,我國也將對虛擬貨幣境外交易平臺網站採取監管措施,針對虛擬貨幣的監管仍在持續加碼。

你的錢危險了!剛剛,人民日報公佈它的“四宗罪”!

(人民網截圖)

▌技術敗給了人性

“技術本身並不可恥”,這是快播CEO王欣在庭審時說的一句“名言”。

而在虛擬貨幣投資者眼裡,技術非但不可恥,還很偉大。

作為虛擬貨幣載體的區塊鏈技術將會成為像蒸汽機、電腦一樣,成為影響全球現代化商業進程的商業革命,而區塊鏈的核心並不在技術,而在於商業邏輯的重構。

它代表著一種全新的資源分配機制,最大價值潛力來自於對已有的經濟系統改造和重塑。

所以,誰能率先“佔有”它,誰就控制了未來的“財富印鈔機”。

這也是為什麼從一心發財的投資者到高瞻遠矚的商業大佬們都對區塊鏈及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虛擬貨幣,趨之若鶩的原因。

如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在其Facebook個人主頁發佈主題為"個人年度挑戰"的長篇博文,稱將探索加密技術和虛擬加密貨幣在Facebook中的應用,區塊鏈是一個體量巨大的市場,呼籲大家關注區塊鏈對人類社會產生的變革和價值。

國內著名的商業導師、新東方聯合創始人、《中國合夥人》中鄧超飾演的孟曉駿的原型 —— 徐小平,也是區塊鏈的擁簇者。

你的錢危險了!剛剛,人民日報公佈它的“四宗罪”!

技術雖經得起考驗,可人性經不起考驗,在財富投機面前,人的瘋狂是沒有上線的。

2017年,比特幣在短短一年間上漲了1600%,既出現過價格猛漲超過2萬美元的時候,也曾有一天內損失逾1/3市值,能與這種財富過山車比肩的,也只有澳門和拉斯維加斯的賭場了。

你的錢危險了!剛剛,人民日報公佈它的“四宗罪”!

(比特幣2018年走勢圖)

區塊鏈衍生出的另一概念 —— ICO(首次幣發行,類似IPO),也已淪為了“龐氏騙局”。

某個在股市失意的投資者,通過一個胡編亂造、漏洞百出的白皮書,就在短短3個月內,發了2次ICO,募集到了20多億。

用他自己的話,“做夢一樣。一堆人搶著給你塞錢,攔都攔不住。”

好在這一次,監管層提前拿起了手術刀。

2017年9月4日,監管將ICO直接定性為“非法公開融資行為”,並正式叫停。

同月,人民銀行等7部委採取措施,要求虛擬貨幣交易所徹底關停其在中國的所有交易活動。

然而,對於區塊鏈概念的玩家們而言,卻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國內的一直封殺令,反而讓它們在國外找到了更廣闊、更瘋狂的世界:代投跑路,平臺監守自盜,沒有節操的甚至直接坐莊。魚龍混雜的交易所、發幣機構換上新馬甲,繼續大發其財,代幣濫發和詐騙混雜其中。

而原來公募佔80%份額,私募佔20%的ICO,出海之後結構顛倒,多數項目,私募達到了80%的比例,而這些私募對象,相當多仍是中國人(出口轉內銷)....

更有大量別有用心的人打著虛擬貨幣幌子搞傳銷、非法集資等活動。

這種肆無忌憚,現在全世界內引起了公憤,虛擬貨幣遭遇到了各國政府的圍追堵截,就連一向開明的日本、美聯儲等也開始坐不住了。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卡什卡利(2020年在美聯儲有投票權),近日公開表示,“難以理解,比特幣會成為與美元抗爭的貨幣說法,把比特幣留給那些“玩具收藏家”好了”

“玩具”一詞,無疑揭露了美國官方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態度。

而世界銀行和素有“央行的央行”之稱的國際清算銀行,也接連對加密的虛擬貨幣發出警告“大多數的加密虛擬貨幣,基本上都是龐氏騙局。”

你的錢危險了!剛剛,人民日報公佈它的“四宗罪”!

▌財富創造?還是財富掠奪?

美元由美國經濟和軍事實力來背書,人民幣也是由中國的綜合國力來背書。日元、歐元等國家貨幣亦是如此。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由什麼來背書呢?

答曰創始人設定的遊戲規則,它能得到實施完全仰仗大家的共識,只是這種共識太脆弱了。

因為它們的對手,是那些手握槍桿子的國家實體。在如今貨幣發行權歸各國央行的背景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允許,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搶它的貨幣發行權的。

所以,直到如今,比特幣等虛擬數字貨幣雖然帶個“幣”字,但卻不是流通貨幣,目前沒有任何國家把它當作法定貨幣,更無法像黃金那樣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得到承認和流通。

所以,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是空有黃金的基因(去中心化、匿名性等),卻無黃金的好命。

“霸王硬上弓”虛擬貨幣於是便成了各種非法金融活動的重災區。而基於不受政府控制、相對匿名、難以追蹤的特性,近年來,虛擬貨幣更是成為犯罪分子洗錢和腐敗的工具。

再看,ICO(首次幣發行)雖然源自於股市的首次公開募股(IPO)概念,但也僅是披了個外衣。

因為,股票背後對應的是公司的權益,包括資產、現金等,是實打實的東西;而ICO對應的則是一份發行人的商業計劃書或者idea,說沒就沒了。

既無法提高社會生產力,也無法得到廣泛的應用,僅靠概念和講故事,在短時間內“積累”的巨大財富顯然不是“創造”出來的,而是“掠奪”過來的。

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上,除了改朝換代時的暴力剝奪財富外,賭場和騙局是僅有的能實現整個社會階層在如此短時間內、如此大規模的結構轉換的方式。

當下,無論是暴漲暴跌的虛擬貨幣,還是花樣繁多的ICO,本質上都是一場零和遊戲。

當然,如果你自認為是賭徒,喜歡這種驚險刺激,那就另當別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