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人高空作業命懸一線 清華博士後用機器替代人工 獲天使輪投資

別人的專利可能僅是知識產權,但許華暘的專利卻幫他打開了創業大門。

三年前,他寫了兩個專利,並在第一次創業中成功做出產品,隨後以200萬賣掉該項目,啟動史河科技。

史河科技是一家研發高空作業機器人的公司,主要解決傳統人工作業高危、低效、高成本的行業痛點。其業務分為兩個方面,一是面向工業領域,應用於風電、光伏、船舶、飛機等場景的清洗、除鏽、噴塗、檢測等,二是面向民用領域,應用於樓宇外牆、玻璃幕布等場景的清潔。

如今,公司已有2款爬壁機器人:磁力吸附型、負壓吸附型。團隊還完成1個百萬訂單,接到4個合作意向。

去年8月,項目完成天使輪融資,由熊貓資本領投,啟迪之星和老鷹基金跟投。

注:許華暘承諾文中數據無誤,為內容真實性負責。鉛筆道作客觀真實記錄,已備份速記錄音。

第一筆百萬訂單

2016年10月,鉛筆道曾對史河科技進行過採訪報道。代替蜘蛛人高空作業 他的爬壁機器人負載80千克可攀附曲面 明年3月問世

當時,許華暘正忙於第三代磁力吸附型樣機的設計與調試,意在增強機器人的曲面適應能力、負載能力和可靠性。

此後半年,他分別在風電、船舶的鋼鐵壁面場景中現場測試,檢驗機器人的攀附能力。然而過程並不順利,許華暘發現磁力吸附型樣機只能在鋼鐵壁面上工作,但在玻璃、混凝土等壁面上的使用效果並不好。

於是,他開始了新一輪的技術攻堅,目的是研發出能在非鐵壁面攀附的負壓吸附型的爬壁樣機。6月,負壓吸附型二代樣機完成。

至此,史河科技擁有了兩款機器人樣機:磁力吸附型、負壓吸附型。二者均擁有曲面適應、可靠吸附、適度越障和大負載能力的柔性底盤,還有成熟的功能模組:靈巧的機械臂、用來清洗、除鏽、噴塗、檢測、探傷等功用的部件模塊。

11月,團隊接到了第一筆訂單——高鐵立柱清洗,金額100萬。由於團隊已擁有成熟的爬壁底盤和模塊化附件,只需根據具體應用場景簡單組裝即可。三個月後,該訂單如期成功交付。“大部分場景下,3~6個月就能搞定。”

據瞭解,該項目將啟動第二期訂單金額為90萬的合作。此外,許華暘還接到了四個業務的合作意向,分別是火電水冷壁檢測、風電運維、船舶除鏽、幕牆檢測。金額都達百萬。

“收小費”

據透露,市場團隊是在產品研發完成後才組建起來的。“關鍵團隊成員都是技術出身,初期產品尚不成熟,沒有急於推廣。”

團隊制定的銷售方式是通過線上線下渠道,短期以定製產品為主、中期以租賃形式、長期才會直接銷售產品。目前,以定製的形式,機器人的銷售客戶都為類似高鐵、風電公司等大服務商。

許華暘鎖定那些不購買現實產品,但願意合作共同研發機器人的工業服務商,產品研發出來之後在其提供的場景下進一步測試。測試成功再把產品定型。最後通過對方的渠道對外銷售。收入分配上服務商佔總收益大部分,團隊佔小部分。

許華暘將這種模式稱為“收小費”。“我們並不排斥這樣的思路,因為籤的不是排他供貨,還可以賣給別人。”

未來,團隊會繼續研發應用於巡檢偵查、消防救災、物流配送、軍事作戰等領域的機器人。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