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小心商家的陷阱,不要上當自己忽悠自己

認知:小心商家的陷阱,不要上當自己忽悠自己

春天來了,霧霾來了,惱人的pm2.5讓天空變得灰濛濛的,不過只要買一臺空氣淨化器就能讓家裡的空氣變的更加清新。

可是,關於購買空氣淨化器時的陷阱,大家知道麼?

商家也經常利用他們對事情更深刻的認知來忽悠消費者,甚至是讓消費者自己忽悠自己,如何避免商家的忽悠,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說。

認知:小心商家的陷阱,不要上當自己忽悠自己

  • 比如pm0.1的陷阱,商家說我們的淨化器可以淨化pm0.1的顆粒,並且效果可以達到99.99%,然後商家就不再談這個淨化效率的問題,因為有這一句話就已經足夠了,為什麼呢?因為商家把剩下的內容留給了消費者自己腦補。

  • 商家利用消費者的思維慣性

想想我們為什麼會腦補出「pm0.1都能淨化乾淨,淨化pm2.5就更沒問題」的答案。

我覺得商家一定是進行了多種因素的分析,才能篤定消費者一定會往這方面去想,不過其中最重要的有兩點。

認知:小心商家的陷阱,不要上當自己忽悠自己

商家利用其他媒體宣傳間接造勢

  • 第1點:利用人們的重視和其他媒體的宣傳

大家回憶一下最初的情景,最初我們並不知道「霧霾」這個詞,相對比較熟悉的只是「霧」。

但是一入冬,很多城市就會出現連續的霧霾天氣,人們看著灰濛濛的天空,能見度有時非常低,有時候嚴重了空氣中還會有淡淡的異味,人們就開始產生疑問「這究竟是什麼呢?好像和霧還不太一樣」。

正巧這個時候,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這種直徑2.5微米的粒子可以被檢測出來,並且在「天氣預報」這個收視率超高又很權威的節目中說出來,幾乎所有的人們都知道了,現在空氣中的已經不是「霧」而是「霧霾」了。並且好像還提示我們需要注意防範,為什麼呢,是不是這東西不太好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各大網站和媒體上,突然出現了很多講述「霧霾的危害」的文章

,人們一聽,好傢伙,這霧霾不僅聞著有味,鬧半天危害這麼大!至此社會輿論變得更大了。

認知:小心商家的陷阱,不要上當自己忽悠自己

講到這,似乎沒有什麼,跟廠商挖陷阱有關的事,但事實上,挖陷阱的鏟子就在其中,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 首先,既然「天氣預報」已經說了,這些「霧霾」叫做pm2.5,並且這些pm2.5需要防範,那就證明,這些東西一定對人體有害。

  • 其次,自媒體為了抓住當前的熱點換取流量,很多自媒體就會誇大霧霾對人的影響來博取眼球。於是「天氣預報」這個官方媒體和「自媒體」遙相呼應,就坐實了「霧霾是個殺手」的結論。

  • 與此同時,文章中也會普及很多基礎數據,比如pm2.5就是直徑2.5微米的顆粒,這一個數據一出來,人們很容易就知道pm是什麼意思,這也為後邊的內容埋下伏筆。

認知:小心商家的陷阱,不要上當自己忽悠自己

商家利用消費的慣性思維

  • 第二點:讓人們自己腦補,自己忽悠自己

人類有一個習慣,就是喜歡胡思亂想,喜歡揣著糊塗裝明白,注意啊,是揣著糊塗裝明白,明明自己不是很清楚,卻總是根據眼前的現象,做一些自認為正確的推理。

在這個例子中,由於人們已經知道pm0.1和pm2.5都代表什麼,所以根據常識「也許空氣淨化器就像淨水器,就是給空氣過篩子,小的東西都能被淨化掉,那大的東西就更別說了」於是馬上就得出結論「pm0.1都能淨化乾淨,淨化pm2.5就更沒問題」。

認知:小心商家的陷阱,不要上當自己忽悠自己

好了,到此,已經給你分析完了商家是如何利用消費者自己的腦補,來得出他們想要的結論。一旦形成了這種局面,作為消費者,如果你在購買後發現自己被欺騙了,你是完全沒法說是商家欺騙了你,因為「淨化器可以對pm0.1達到99.99%的淨化效果」是完全沒錯的,只不過商家比消費者懂的多,對事情的認知比消費者要高,商家可以利用這些「正確的信息」讓消費者自己忽悠自己,自己跳進陷阱。

不知道看完今天的內容,是不是也想到了其他商家的一些忽悠手段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