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县文艺宣传队的铿锵岁月

原县文艺宣传队的铿锵岁月

2016年7月20日,60多位老同志,有男有女,不畏炎天酷暑,相聚在汨罗江畔的神帆大酒店,最大的长者83岁,最小的也有了52岁,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有的还从新西兰赶来,见面时,情感动人,握手拥抱,乃至泪花盈眶,相互问候的话语,流露出无限深情。

原县文艺宣传队的铿锵岁月

这些老人,都是原平江县文艺宣传队的演职员工,经历了40余年的铿锵岁月,今天前来参加“上山到顶,下乡到边”的座谈会,真是一次激动人心的相聚。

座谈会上,老文艺工作者回顾了1970年至1980年,上山下乡送戏上门文艺为农民服务的不平凡经历。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国家文化艺术百花凋零,尤其是广大农村,没有任何文化艺术生活的享受。这个时候,平江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取代被解散的老剧团,作为国家事业单位于1970年4月正式成立。一批最小11岁、最大也只有19岁,平均年龄16岁,约60人的具有一定文艺才华的青少年被陆续招录进队。遵照毛泽东文艺“二为”方向,他们坚持立足农村,服务农民,将“上山到顶,下乡到边”作为崇高使命。

原县文艺宣传队的铿锵岁月

为此目的,他们进行了严格而艰苦的各种训练。每天天不亮,在县城的十个老祠堂里,在潮湿的防空洞里,就响起了悦耳的歌声和激扬的乐器声。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和排演了现代京剧《沙家滨》、《红灯记》、《海港》、《龙江颂》、《杜鹃山》,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十来个大型表演剧目。

七十年代的平江县,交通不发达,全县境内没有一条水泥公路,大多数乡镇不通汽车,村级组织更是与公路无缘。有公路或机耕路的地方,他们的交通工具是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大型布景、灯光设备和几十名演职人员被拉到54个乡镇演出。没有公路的地方,就肩挑手提着简单的灯服道具,靠两只脚走村串寨。为了让最偏远的村庄看到戏,经常化整为零,组织小分队翻山越岭。上至幕阜山顶的防空哨所,远至黄金洞、南桥山里的大小屋场,无一不留下他们的歌声和足迹。步行几十里,涉水攀崖去为几户人家甚至几个农民演出是家常便饭。舞台十分简陋,几片大门板搭在小河边、山坡旁、晒谷场,没地方搭台的就天作幕布地做台。那时农村大部分没有电,他们就带着汽灯作照明,有时一阵风把汽灯泡吹掉了,只好找老百姓要来松明,点起火把演出。有时候天公不作美,演出中突然下雨下雪,就和观众一起跑进屋里躲避,雨停了雪住了,戏又照常唱。曲终戏散,他们被村干部送到分布在山里的农家去借宿,光是找住处,常常要在崎岖的羊肠山道上走个把小时。碰上贫困户,破帐子烂被絮,蚊子嗡嗡叫,那就只好坐待天明了。

艰苦和恶劣的环境,给上山下乡制造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演出途中险象环生,让人提心吊胆。一会是手扶拖拉机翻进了山沟里,一会是小演员被毒蛇咬伤了,一会是山洪暴发,把队伍冲散了……。但这一切并没有难倒他们,他们的队伍始终朝气蓬勃。

这样的演出生活年复一年,每年至少要在农村巡回演出二百余天四百余场。没有节假日轮休,更没有奖金。零点以后卸完妆,是一碗面条的消夜。如果在偏远的山村,面条也吃不到,村民就为他们蒸红薯、煮玉米。

为了更好地服务平江的人民群众,他们不但有一支出色的演艺队伍,还有一支出色的创作队伍,拥有四名专业戏剧创作人员。他们写平江人,讲平江故事,创作出享誉城乡的戏剧、曲艺、小品,如《追花夺蜜》、《红色种子》、《剪窗花》、《春山雷雨》、《菊花诗》等,多次获得省级调演、会演奖励。这样,我们不但为人民群众提供国家一流的艺术精品,也奉献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喜闻乐见的独创作品。

无怨无悔的辛劳清苦和付出,他们得到的回报是丰厚的、无价的。除了剧团荣获了全国上山下乡先进集体外,更为重要的是队伍素质得到了全面升华。一大批缺乏文化艺术知识的演职人员,因为长时间学习和表演堪称戏曲、舞蹈经典的作品《沙家滨》、《白毛女》等剧目,与经典对话,与精品为伍,不知不觉潜移默化提升了文化艺术素养,滋润了个人品质。长时间的翻山越岭,亲近自然,接触百姓,增强了休质和挑战自我的意志;熟读了平江的美好山水和深厚丰富的地域文化这两本大书,尤其是体察了最底层和偏远山村民众生活,认知了最纯朴的乡村感情。如果不是在剧团这个岗位、在上山下乡的特殊经历中,他们不会有这样深刻而生动的体验和感悟。他们的收获,远远多于他们的付出。

正是由于这一个时期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这支队伍,形成了三种精神:一是求知若渴的精神;二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三是团结友爱的精神。

正是由于这三种精神的推动,平江剧团成为了一个出作品、出人才的大熔炉。七十年代初新进的60名演职人员,因形势的变化,其中有50多名离开了剧团,纷纷走向省内外不同的岗位,成了社会有用之材。其中2人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拥有正高技术职称;3人拥有副高技术职称;10余人拥有中级技术职称;有3人担任过湖南省各文艺家协会负责人;1人担任正厅级领导职务;7人担任正处级领导职务;4人担任过副处级领导职务;还有十几人担任平江县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一个小小的县级剧团,能够成为人才的摇篮,一批没有接受过中等以上学历教育的演艺界人士,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大显身手,有所作为,无不令人深思。

平江剧团为什么能出那么多人才?除了前面提到的三种精神推动,下面几点或许缺一不可:

一是剧团选人有严格的标准和条件,能进入者,均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和一技之长;二是以老带新团结互助形成良好气氛,一些德才兼备的老同志起了很好的传帮带和表率作用;三是长期磨练于艰苦环境,不少人增强了变更现状、改变人生的意念和决心,确立了追求人生更高价值的目标; 四是剧团是英雄用武之地,有本事有特长才有自己的一席位置,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激发不少人奋发努力,自学成才。

几十年后,他们又走到了一起,回到了娘家。他们的友谊坚如磐石。多少年过去了,他们尽管分布在全国各地,但仍然心心相印,亲如兄弟姐妹,从来没有间断过联系。这份因神圣事业而凝聚起来的纯洁友谊,在一般的团体和单位中,都是罕见的。

祝福平江县剧团的老文艺工作者,夕阳如虹。

(作者系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