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新支付”谈何“新零售”!

“新零售”、等零售新业态概念频出,而这一切都绕不过基础的支付环节。没有新支付,前期的新流程、新体验就无从谈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262亿元,同比增长10%。全国网上零售额71751亿元,同比增长32.2%。然而,中国实体店销售仍然占到中国零售总额的80%左右份额,这意味着移动电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阿里、腾讯、京东都想要分一杯羹,移动支付也将是这些互联网公司未来业务必不可少的增长点。

没有“新支付”谈何“新零售”!

2017年以来,“新零售”、“智慧零售”等零售新业态概念频出,随着渠道下沉,线下零售逐步回暖。

移动支付市场争夺战,各自跑马圈地

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高达120万亿元,年增速达100%。拥抱巨大市场的同时,支付渠道更大的诱惑在于,它是一切商业行为的入口。在零售新时代,多家第三方支付巨头开始积极拓展线下零售渠道,纷纷使出了砸红包,推荐有奖等等,各自抢占消费者和消费场景。

2017年以来,支付宝加大了在线下移动支付方面的布局,无论是对线下数以千万计的小商户,还是对消费者喜爱的便利商超、公交出行等小额高频的场景,都可以看到支付宝的身影。

今年5月3日,支付宝又正式对外宣布,将全面整合商业支付能力,推出“商户成长计划”提供“保障”和“成长”两大方面的助力。蚂蚁金服透露,除了延续免费提现等既有的投入,将在未来三年为商户提供一万亿的贷款额度帮助解决他们融资难的问题。

没有“新支付”谈何“新零售”!

支付市场前进广阔

零售是向最终消费者个人或社会集团出售生活消费品及相关服务,以供其最终消费之用的全部活动。所有的零售活动都包含着进店、购物、支付这三个最基本的环节。在传统经济体系中,支付作为一项基础性的金融服务,更多表现为经济交易的附属业务。但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支付已经被广大社会公众所接受和使用,支付环节成为零售业务流程中交易双方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作为场景行为极强的一项业务业务,目前支付线上主要的流量场景增长达到一个瓶颈期,竞争环境比较恶劣。而线下则完全不同,还有大量的零售小店支付场景有待开发。在二维码、智能POS等支付工具的推动作用下,这些小店的销售额均有可能被纳入第三方支付的业务版图。广阔的市场前景,使绝大部分支付公司近年来都渐渐将重心转向线下业务。

此外,移动支付还将通过促进线下实体零售营销、运营以及用户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带给传统线下实体零售新的活力与生机。

场景越全面,用户画像更精准。通过对用户支付数据信息的挖掘,企业能够对用户的信用、行为、偏好等进行全面分析和把握,从而为企业开展其他业务提供基础支撑与独特优势。

移动支付时代的下半场正在面临巨变,巨头们的战争绝不仅仅止于支付领域,谁能提供更优质的消费体验,提供更多元、更安全、更便捷的综合金融服务,谁就将走得更好、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