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新支付”談何“新零售”!

“新零售”、等零售新業態概念頻出,而這一切都繞不過基礎的支付環節。沒有新支付,前期的新流程、新體驗就無從談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262億元,同比增長10%。全國網上零售額71751億元,同比增長32.2%。然而,中國實體店銷售仍然佔到中國零售總額的80%左右份額,這意味著移動電商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阿里、騰訊、京東都想要分一杯羹,移動支付也將是這些互聯網公司未來業務必不可少的增長點。

沒有“新支付”談何“新零售”!

2017年以來,“新零售”、“智慧零售”等零售新業態概念頻出,隨著渠道下沉,線下零售逐步回暖。

移動支付市場爭奪戰,各自跑馬圈地

據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第三方移動支付規模高達120萬億元,年增速達100%。擁抱巨大市場的同時,支付渠道更大的誘惑在於,它是一切商業行為的入口。在零售新時代,多家第三方支付巨頭開始積極拓展線下零售渠道,紛紛使出了砸紅包,推薦有獎等等,各自搶佔消費者和消費場景。

2017年以來,支付寶加大了在線下移動支付方面的佈局,無論是對線下數以千萬計的小商戶,還是對消費者喜愛的便利商超、公交出行等小額高頻的場景,都可以看到支付寶的身影。

今年5月3日,支付寶又正式對外宣佈,將全面整合商業支付能力,推出“商戶成長計劃”提供“保障”和“成長”兩大方面的助力。螞蟻金服透露,除了延續免費提現等既有的投入,將在未來三年為商戶提供一萬億的貸款額度幫助解決他們融資難的問題。

沒有“新支付”談何“新零售”!

支付市場前進廣闊

零售是向最終消費者個人或社會集團出售生活消費品及相關服務,以供其最終消費之用的全部活動。所有的零售活動都包含著進店、購物、支付這三個最基本的環節。在傳統經濟體系中,支付作為一項基礎性的金融服務,更多表現為經濟交易的附屬業務。但隨著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移動支付已經被廣大社會公眾所接受和使用,支付環節成為零售業務流程中交易雙方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

作為場景行為極強的一項業務業務,目前支付線上主要的流量場景增長達到一個瓶頸期,競爭環境比較惡劣。而線下則完全不同,還有大量的零售小店支付場景有待開發。在二維碼、智能POS等支付工具的推動作用下,這些小店的銷售額均有可能被納入第三方支付的業務版圖。廣闊的市場前景,使絕大部分支付公司近年來都漸漸將重心轉向線下業務。

此外,移動支付還將通過促進線下實體零售營銷、運營以及用戶管理的數字化轉型,帶給傳統線下實體零售新的活力與生機。

場景越全面,用戶畫像更精準。通過對用戶支付數據信息的挖掘,企業能夠對用戶的信用、行為、偏好等進行全面分析和把握,從而為企業開展其他業務提供基礎支撐與獨特優勢。

移動支付時代的下半場正在面臨鉅變,巨頭們的戰爭絕不僅僅止於支付領域,誰能提供更優質的消費體驗,提供更多元、更安全、更便捷的綜合金融服務,誰就將走得更好、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