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標籤。

就像20歲時的青春活力,30歲對事業的追求,以及40歲以後的老成持重。

人的標籤我們很容易接受,但是汽車的標籤卻不容易改變。

就像我們對自主品牌始終有不如合資汽車的偏見一樣。

所以這篇文章,我打算先不告訴大家我們試駕的是什麼車。

讓大家看看,自主品牌的造車實力,究竟已經如何了。

《我和敏智做評測》,今天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評測。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所以第一張照片我把logo給遮擋住了。

我們看看這臺自主品牌的7座中型SUV的表現到底如何。

到文章後半部分,我會告訴大家這是一款什麼車。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這是一臺中大型7座SUV,它的軸距達到2850毫米。

側面採用了一個19寸輪圈,高配車型上的輪胎是防爆胎。

此外高配車型上還有電吸門,電動側踏板。

通常這隻有百萬級進口車上才會有的配置。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內飾的亮點也很多。全真皮包裹的中控臺。

中控大屏幕,旋鈕式換擋撥都是全系標配的。

總之內飾看上去就是一副很高級的樣子。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換擋撥片也沒有缺失,很多車型通常只有在S擋也就是運動模式下才能使用撥片。

但是這款車在D擋狀態下也能隨時使用換擋撥片。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重點說一下中控屏幕,首先它是一個縱置的屏幕,尺寸很大。

屏幕是一個霧面屏,可以避免反光和指紋的遺留。

但是霧面屏的缺點是會給你屏幕清晰度不高的感覺。

功能很強大,車內幾乎所有的功能都可以用屏幕操作,只是需要時間去學習。

支持語音功能,可以語音控制音樂,導航,空調,天窗。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為了方便駕駛者盲操作,這款車還是保留了很多實體按鍵。

這些按鍵分佈在屏幕下方,按鍵的設計類似於鋼琴的按鍵。

配合鋼琴烤漆的材質,感覺真的就是在彈鋼琴。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旋鈕換擋在路虎和捷豹車型上已經很普遍了。

在自主品牌裡並不多見。點火之後,旋鈕升起,逼格很到位。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換擋旋鈕周圍也是密密麻麻的一些常用的按鍵。

有ESP,陡坡緩降,以及控制收音機的按鍵等等。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檔把前方是一個點菸器,一個12V電源,一個USB接口,一個AUX接口。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中央扶手是對開門式的打開方式。

這款車的寬度已經達到1.9米多,因此中央扶手也是比較寬的。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但是中央扶手內部的容積一般。

此外中央扶手內部還有卡槽。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我們試駕的是低配車型。

就已經有電動尾門的功能了。高配車型上的功能會更豐富。

此外在高配車型上還有全車的氛圍燈。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手套箱分成上下兩層,是通過兩個按鍵進行控制的。

手套箱打開有阻尼,內部有絨布。很高級。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這款車在很多細節的處理上力求高端。

比如這個音響罩,就是全金屬的。

頂配14個揚聲器數量,也保證了不錯的音質效果。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四個車門上也是雙層儲物格。如果最上面堵死的門把手也算一個的話。

就是一個三層的置物空間。

中間一層也是有絨面的,空間比較小。

最下面一層就是我們常規的空間。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門板上還有一個可以彈出的菸灰缸。

這個設置在意料之外,畢竟我覺得它的定位還是家用為主,

並不是一款行政級別的車。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全景天窗不用多介紹了,前半部分可以完全打開。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軸距2.85米,後排空間很寬敞。前後可以調整的角度也很大。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整車有三區獨立空調。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最下面還有USB接口,但是我覺得位置太低了,使用起來有一些不方便。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第三排空間的頭部空間很寬敞。腿部的空間一般。

兩側手肘的地方是皮質的,還有杯架,和12V電源,很方便。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第三排空間放到之後,儲物能力很強大。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身高169cm的敏智也表示後備箱空間巨大無比。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我告訴敏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質優價廉

當她看到這款車的時候,也表示對配置和空間很滿意。

好的,這是一款什麼車呢?

通常情況下,上面這些配置和功能很多隻能出現在進口車上。

而自主品牌能將上述配置都集成到一款車上的,目前只有眾泰做的到。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這就是眾泰T800,發稿時它的售價已經公佈了。

13.98~18.58萬元,在中國市場7座中大型SUV中,也是沒誰了。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最後我說一說開起來的感覺,眾泰T800全系標配2.0T渦輪增壓發動機。

最大功率170kw,最大扭矩350牛米。匹配6速雙離合器變速箱。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首先眾泰T800開起來還是很輕快的,並不會因為它的尺寸很大,覺得很笨重。

它的轉向很輕,油門也很輕。單手旋轉方向盤也沒有問題。

動力方面,350牛米的動力確是強悍,輕點油門就有很強的加速感。

官方宣傳0-60公里每小時,也就是市區最常用的速度區間的加速成績是4.9秒。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再說說大家關心的換擋旋鈕,它使用起來的手感還是不錯的。

只是第一次上手的時候還是需要看著旋鈕才能掛好擋。熟悉之後可以盲操作。

換擋平順性也非常不錯,配合使用換擋撥片也增加了不少駕駛樂趣。

但是我發現了一個問題,行駛時在D擋的狀態下,也可以旋轉掛R擋和P擋。

我覺得應該設計一個鎖止機構,在時速超過多少的前提下不能隨便掛R擋和P擋。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懸架在城市道路下支撐性還是很好的,很整。過減速帶也沒有鬆散的感覺。

特別要表揚的是隔音,官方宣稱怠速噪音是35.5分貝,60公里每小時車內噪音是58分貝。

我感覺整車的隔音確是做的也不錯。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車身比較大,在狹窄道路上轉彎還是要挺小心的。

由於試駕場地的限制,在現場並沒有體驗高速駕駛和越野路面。

對於駕駛感受,相比過去的眾泰車型有了很大進步,動力很足,換擋平順,整車隔音也不錯,高級感有了很大提升。

但是眾泰T800全系沒有四驅系統,還是有些遺憾。

我和敏智做評測:是時候該去掉自主品牌標籤了

總結:

1.自主品牌汽車最近幾年的進步是很大的,眾泰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很多人還是對這個品牌存在偏見,這也是我為何文章前半部分不說車名的原因。

2.其實不看品牌,但看車本身,已經很難相信是一箇中國品牌的產品了,它的部分配置已經超過合資,甚至媲美進口了。但是隻賣合資緊湊型轎車的價錢。現在,眾泰需要在品牌影響力上下功夫,讓消費者認可眾泰品牌。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眾泰的銷量還能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