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中山号”铁甲列车奋勇之殇!

九一八后在日军攻占东三省的过程中,留守黑吉两地的东北军官兵在马占山和李杜冯占海唐聚五领导下分别进行了激烈的抵抗,给日军造成相当杀伤。根据日军纪录,中国方面的黑龙江省政府,一直到1933年初才撤入苏联境内,据日本学者黑羽清隆编著的《日中战争十五年》记载:日军仅32年在东北减员人数为30000人,33年减员人数为42149人。34年为39874人。在近十余万次的大小战斗中,有东北军与日本关东军进行的数次铁甲列车部队对决的战斗记载,他们的抵抗一度阻止了日军对锦州的攻击,并给日军以重大杀伤。

东北军“中山号”铁甲列车奋勇之殇!

日军铁蹄过处尽显荒凉

铁甲列车作为一种重火力机动装备,在二战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尤其以苏俄装备的铁甲列车令西方闻之胆寒,其装载核武器的导弹列车甚至具有毁灭一个中等国家的威力。张作霖主政东三省后,致力发展军事装备,以苏俄的装甲列车为蓝本将火车改装为铁甲列车,即在火车车皮上加上防护钢板和沙袋,装配75毫米左右的火炮,这种铁甲列车多沿交通线作战,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和快速的重装机动能力而颇受青睐。

东北军“中山号”铁甲列车奋勇之殇!

以苏俄铁甲列车为蓝本改装

1928年东北易帜后,张学良组建了团级编制的东北边防军铁甲车队,下辖三个大队,每个大队下面设有步兵中队。铁甲车队队部驻在沟帮子,平时用于运送兵员和武器弹药并执行护路任务。其中参加了锦州防卫战的大虎山战斗的是“中山号”铁甲车队。由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残暴骄横的日军沿途击破各地东北军的节节抗击,其第二师团主力开始转向辽西展开攻击。

东北军“中山号”铁甲列车奋勇之殇!

奋起还击的东北军重机枪阵地

辽河战事开始后处于“大虎山东新民屯西之我军第一道防线”的东北义勇军部队先行接敌。当时东北军的“中山”号装甲列车恰好停留在白旗堡(今大红旗市),日军一列铁甲列车行驶至白旗堡南方的饶阳河车站,强令停在该站的东北军“中山号”铁甲列车撤出车站,“中山号”未予理睬。日军铁甲列车随即向“中山号”开炮射击,憋了满腔怒火的东北军当即以列车装备的76毫米野炮开火还击,直接命中日军打头的铁甲列车车头,日军指挥官板仓至和驾驶铁甲车的两名日本司机被当场炸死。挡住了日军运送大部队的列车西进路线。不久日军调遣另外两辆铁甲列车开来增援,并投入飞机助战,激战两小时后中方列车缓缓向打虎山方向撤离,沿途破坏线路和桥梁,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此时东北军仍牢牢控制着大虎山车站。

东北军“中山号”铁甲列车奋勇之殇!

锦州攻防战驻防士兵

在辽宁文史资料关于“九一八”的专辑中对此战的记载是 “当日4时,日飞机六架向铁甲车投弹,铁甲车炮塔被击歪旋转柄颈,并炸翻材料平车两辆,前后铁轨都被炸毁”随后日军派出骑兵,从两侧包抄东北军装甲列车,防止中国军队抢修铁路,试图将其缴获。经车上官兵和655团援军奋力抵抗将日军逐退。这一列重伤的装甲列车已经失去作战能力,但在中国官兵疯狂的抢修努力下,终于在29日得以摆脱日军封锁,沿修复的铁道拖回盘山车站。 “28日下午6时30分,我铁甲车在田家坟南修复被毁铁路,敌见我军不能移动,即以八门大炮由我左侧集中射击,并有大批骑兵突进包围。我铁甲车枪炮发射过多,机件已失效力。敌接近时,我官兵及掩护队奋勇肉搏,酣战多时,约10时左右我援军赶到,一面御敌一面掩护工作。29日早3时,将甲车挂回盘山车站”,日军当日上午再次飞来盘山车站轰炸,负伤的东北军装甲列车向沟帮子方向退却,退守胡家窝棚。

东北军“中山号”铁甲列车奋勇之殇!

狗皮帽子是东北军的标志

遭遇到义勇军和铁甲列车的顽强阻击后,遭到重创的日军退回新民屯,关东军被迫暂时中止了进攻锦州的计划。东北军取得第一次反击战胜利。之后日军再次进攻锦州,东北军的铁甲列车部队在义勇军的配合下与日寇第二师团曾再次发生连续的战斗,但由于装甲列车行动轨道固定,对空火力不足,狡猾的日军依靠飞机轰炸逼退中国装甲列车。

东北军“中山号”铁甲列车奋勇之殇!

全副武装的装甲列车

到1932年1月2日,在大凌河桥西防守的铁甲车中队曾经有一辆因为被日军飞机轰炸,机车损坏不能行动而被俘。之后东北军铁甲车队陆续撤入关内。铁甲车队司令部驻在北平,对外称国民革命军北平绥靖公署铁甲车队,1933年3月热河抗战失败后,张学良通电下野,曹曜章率铁甲车队留在北平,1935年华北事变时曾与日军爆发过战斗。西安事变后东北军铁甲列车被国民党中央势力收编。之后国军在台儿庄战役,平汉线,豫东战役都有过使用铁甲列车的参战记录,取得不错的战果,后由于失去制空权加上铁路多被破坏,更多作是为高级指挥机构的移动指挥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