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一減的稻田“變奏曲”

今年,在位於三江平原腹地的黑龍江農墾創業農場,水稻田裡響起了“變奏曲”,普通水稻面積大幅度縮減,特色優質水稻種植增長迅速。 “求產量”變“求質量”

“這兩年我家的圓粒水稻畝產都在1300斤以上,賣給米廠或者送到糧庫效益都還行。可今年圓粒水稻保護價又下降了2毛錢,細算一下,再高的產量賣不上好價格也白搭,所以今年我家300多畝水田全部改種長粒香稻品種‘龍洋16’,雖然產量沒有以前那麼高,但效益更高。”創業農場水稻種植大戶路過海說。

近年來,在普通圓粒水稻保護價逐年下調的市場大環境下,為加快水稻結構調整步伐,實現種植戶收益最大化,擁有57萬畝水田的創業農場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合理引導種植戶調整結構。出臺多項政策鼓勵種植戶發展特色、優質、綠色水稻種植,實現“由量向質”的轉變,增強稻米市場競爭力。

據瞭解,2018年創業農場普通圓粒高產水稻面積將大幅度縮減,預計特色水稻訂單種植面積將達到31.85萬畝,水稻種植由“追求產量”變為“追求質量”。

“穩控糯稻”變“特色種植”

“今年農場將全面打造糯稻示範展示基地,將現有的寒地糯稻品種集中栽植和展示,經過對比,選取適合本地區種植的優質糯稻品種,合理引導廣大種植戶面向市場發展特色種植。”創業農場農業科科長孫國棟介紹了該農場打造糯稻“專業場”的計劃。

頭幾年,因為糯稻品種較多、品系較雜,且抗逆性差,加上效益和普通圓粒水稻差不多,創業農場一直在穩控糯稻種植面積。近年來,糯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設不斷加強,農場為廣大種植戶提供全程技術服務,並採取訂單供種方式,由種業、合作社或米廠統一進行種子加工、檢測處理,確保了糯稻種子的合格率。同時與種植戶簽訂協議,不斷提高糯稻管理水平和種植標準。通過“合作社+基地+種植戶”的模式,以高於常規稻市場價的保底價格收購訂單稻穀,降低了糯稻的市場風險。

為拓寬糯稻銷售渠道、延伸產業鏈,創業農場還引進了五穀糧酒業有限公司黃酒加工等糯米深加工項目,今年竣工投產後,年可消化加工糯米及碎糯米4000噸。近幾年創業農場糯稻種植面積增長速度顯著,2018年已達到36萬畝。

“小打小鬧”變“抱團取暖”

日前,在創業農場第一管理區的大棚內,種植戶邵凱正在給優質長粒水稻澆水。雖然今年水稻保護價降低了,但邵凱卻將水稻種植面積由500多畝擴大到將近900畝。

“去年,我所在的超禾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外地客商簽訂了綠色長粒水稻種植訂單,優質水稻加工成大米後賣到了每斤6元的價格。所以今年我又租了一塊地,決定進一步擴大優質水稻的種植面積。”談到擴種原因,邵凱說。他還新買了一臺側身施肥高速插秧機,希望進一步降低化肥農藥的使用量,種出綠色優質大米,賣上更好的價錢。

由於市場環境的變化,過去一家一戶的“小打小鬧”、分散種植很難打開市場,越來越多的種植戶開始加入水稻專業合作社“抱團取暖”。據瞭解,現在創業農場的水稻專業合作社已達數十家,從供種、供肥到訂單銷售,可實現一條龍服務,“組團”走特色水稻種植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