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智力是否一成不变?我们有机会改善智力吗?

智力对你意味着什么?你相信你天生聪慧吗?智力可以通过改进学习方法来提升吗?

现在问自己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这么想?

你对智力的看法从哪里来?

人们看待智力通常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智力是因人而异的。你的智力是天生的,而且不会改变,至少不会轻易改变。另一种观点是智力可以改变和发展。你能增强你的智力,就像你能增强你的力量和耐力。你要付出一些努力,但你很可能因此变得更聪明。哪种观点是对的呢?

正确看待智力

心理学家和认知科学家对这两种观点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早先,他们大都认为智力对一个人而言是固定的,就好像一个星球的重力是固定的一样。

对于心理学这门科学来讲,这可能是研究者们最想要的。如果他们可以测量人的智力,并用一个简答而固定的数值来表示,其他的科学家就会对心理学刮目相看。

不管怎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心理学家的理论转向了智力“发展”的观点。当今的科学认为智力是可以改变的。这确实需要付出努力,但也用不着对大脑动手术。

然而,很多人仍然认为一个人的智力一成不变,人不是聪明就是不聪明,我们对智力无能为力。这种思想是个问题,它会害了你。认为智力是天生的人通常没有深入思考的耐心。如果你把一切都归于天赋,那又何必劳心费神呢?如果你觉得你改变不了自己的智力,那么你自热就不会去尝试改变。如果你不尝试,你的智力自然也不会改变。

另一方面,如果你坚信智力可以改变,你就会主动思考复杂的问题。你会在不断的思考中变得更聪明。就像你能通过运动而变得强壮。

人的智力是否一成不变?我们有机会改善智力吗?

如果智力不变是错的,为什么有人会这么认为?

斯特灵大学的琳西·伯克,爱丁堡大学的乔安妮·威廉姆斯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调查了中学生关于智力的看法。他们的论文《思维方法对儿童关于智力看法的影响》发表在《思维方法与创造力》杂志上。

研究者们询问学生是否同意如下观点:

你的智力水平是恒定的,你无法改变它。

你能学到一些新东西,但你改变不了你天生的智力。

以上两种观点你都不同意。

伯克和威廉姆斯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时抱着智力是一成不变的观点。事实表明学生对于智力的观点深受教育系统的影响。对于我们不少人,智力天生的观点在头脑中根深蒂固。我们从小就被告知我们能学习新东西,但是我们不会变聪明。这也使我们进入了思维的惯性,认为智力是很难被改变的。

如何转变你对智力的观点

伯克和威廉姆斯研究了是否能通过思维方法的训练来改变学生对智力的看法。他们的想法是你学习了不同的思维方法用于学习和思考,你就能发现用那种方法思维更好。你也就能知道如何通过改善思维和学习方法使自己的智力变得更强。

研究者们为了证实这一想法,在学校里经行了测试。一些学生花了6周时间接受思维方法的训练。另一些在控制组的学生则没有接受这种训练。实验结束后,接受思维方法训练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智力得到改善。他们接受了智力发展的观点,同时也对智力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学生们写下了对智力的新认识。他们表示可以把智力与思维方法结合在一起,有效的思考是改善智力的关键。这是一举两得的办法,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进步,是自我提升的有效手段。你会开始觉得,或许你的确能变得更聪明。你可以掌握一些新的方法来改善学习和思维。这能让你坚信智力可以改善。从此后,你会发现更多的方法来增强你的智力。你将告别智力天生的老看法,它会妨碍你的进步。丢掉它,相信你能改善自己的智力,打造自己的学习和思维方式,思考更复杂的问题。你会爱上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