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寶能“買”奇瑞?

風乍起,吹皺一池“奇瑞”水。奇瑞的“蝴蝶效應”持續發酵中……

先說要點,就是奇瑞汽車要以不低於200億元的現金注入方式引入外來投資者增資擴股了。

具體來說,5月29日下午,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瑞汽車”)在蕪湖召開了第二屆第九次職工代表大會。會上通過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全票通過了關於奇瑞汽車股權轉讓的決議。而據相關人士所說,當天下午的職代會主要就是為了增資擴股這件事。

就是寶能“買”奇瑞?

這也意味著,此前一度被闢謠的奇瑞被收購一事,成了板上釘釘的確定事件。

這件事也標誌著奇瑞“混改”正式拉開序幕,近一個月來關於奇瑞的風波動盪,都漸漸逼近了最後答案——誰來入股奇瑞?是傳說中的寶能嗎?

兩個“胡說八道”引起的動盪

最近一段時期,關心汽車圈的人士,基本都知道兩個“胡說八道”的闢謠和奇瑞的人事動盪事件。從“吉利收購北汽”開始,奇瑞隨即被爆被寶能收購。接著,先是爆出了“尹同躍離開奇瑞,陳安寧辭職,李峰全面接手!”這樣驚悚的消息,使得奇瑞相關事件像“蝴蝶效應”一樣愈演愈烈。

就是寶能“買”奇瑞?

接下來的5月18日,更是爆出“賈亞權趙煥被曝雙雙離職 奇瑞陷人事‘地震’”,雖然當天賈亞權本人很正常地在南寧的4S店參加區域經銷商大會和視察經銷商工作。聽了這則消息,老賈用了一個字“扯”來進行了回應。

奇瑞此前從沒有這麼被推到風口浪尖。在吉利收購戴姆勒,長安“第三次創業”熱火朝天,長城寶馬合資MINI快要看見,甚至江淮都推出了跟大眾合資的SOL(思浩)等等正面消息頻出下,奇瑞卻陷入了被收購加上人事動盪消息的漩渦,造化弄人啊。

就是寶能“買”奇瑞?

奇瑞這幾年,一直在變革。變革的當下,是鋪開了一個巨大的攤子:除了奇瑞汽車本身,還要投資凱翼汽車、觀致汽車、捷豹路虎,技術方面從整車平臺,到發動機、變速箱、電動車、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等方面的研發,結果,是沒有哪一條不需要燒錢。

接著,又是賣品牌和家當,先是賣觀致,然後是賣凱翼。不過,賣完然後又冒出來“捷途”。加上人事方面的動盪,說起來真是“按下葫蘆又起瓢”,好不熱鬧。不過歸根結底,其實大家更關心的還是,奇瑞是不是真的要被賣掉?

寶能又出手了?

就是寶能“買”奇瑞?

而這次運作增資擴股的,會有可能是“華泰證券”而非基金嗎?就像此前多家媒體曾報道的,奇瑞股份將被寶能收購,並通過由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奇瑞控股22.86%,成為奇瑞控股第三大股東的相關信息。

就在今日22:09,財聯社發出一則報道,“據悉,今年3月華泰資管成為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2.86%的第三大股東,該部分股權是為中國工商銀行40億元‘債轉股’獲得的股權,華泰資管背後實際是工商銀行。奇瑞集團新增備案的兩位高級管理人員宋磊、曹躍穎,均為來自銀行方的代表。”

就是寶能“買”奇瑞?

在寶能系和萬科管理層之間上演的這場萬科股權爭奪戰中,從2015年7月至12月,包括鉅盛華、前海人壽在內的“寶能系”曾先後四次舉牌萬科,舉牌所耗資金超過300億元。而當時寶能常用營業部席位有6個,其中就包括華泰證券深圳益田路營業部。

時間到了今年4月24日,寶能賣出了旗下鉅盛華所管理的資管計劃廣鉅2號所持的萬科A股6346.59萬股,所用的席位也正是華泰證券深圳益田路營業部。

而此次華泰證券的插手,就讓人浮想聯翩了。正如艾瑞諮詢汽車行業分析師冉闖闖曾對媒體表示過的,“華泰證券一向喜歡玩併購以及幫別人玩併購,加上之前一直有傳聞稱寶能系及其他資本要入股(奇瑞),這次華泰證券旗下子公司入股奇瑞控股也有可能是幫別人做嫁衣,或許還有後續動作。”

就是寶能“買”奇瑞?

而之前爆出的“寶能集團擬出資250~270億元,以增資擴股形式入股奇瑞”的消息,從金額來說,跟今天奇瑞職代會表決的增資擴股金額相當接近,這難道是巧合嗎?

奇瑞缺什麼?

奇瑞這幾年,缺什麼?答案是一目瞭然的,缺錢。

我們從奇瑞的2017年財報來看,2017年期末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總註冊資本為4,456,900,000.00股,那麼如果這次增資擴股200億元,按照每股5元左右來算,奇瑞汽車的總股本將達到84億多股。而相應地,奇瑞的股份也讓出50%左右。這對於奇瑞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就是寶能“買”奇瑞?

就像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粉絲群”裡有人所說的,“很多國企都是100%國有控股,20%拿出去換錢,上市都很容易批。一般改革好的國有控股都低於50%,但是其他國企參股加起來超過50%,這種企業發展得很迅猛,三五年可以從兩三百億發展到千億規模。”

而奇瑞汽車2017年的業務總收入(去掉觀致、凱翼、新能源),是294.7億元,而包括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在內的流動負債總額達到了404.94億元。況且,奇瑞2017年的資產負債率達到了75%。所以,奇瑞對於資金的需求是相當飢渴的。

此外,奇瑞作為蕪湖市唯一一家突破千億元收入(指大奇瑞,包括造船、房地產、飛機發動機、奇瑞重工、奇瑞商用車公司等)的企業,也確實沒有哪個領導敢於主導賣掉奇瑞。所以,奇瑞啟動“混改”,選擇寶能或者是國資背景的公司來參股,是最接近實際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