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短視頻衝擊,正片播放總量呈負增長,連續劇網播拐點已至?

受短视频冲击,正片播放总量呈负增长,连续剧网播拐点已至?

文丨李雪琳

來源丨雲合數據

兩年的全量網播數據積累,讓我們在“xx小時破億”,“單日播放xx億”的喧囂中保持冷靜。早在2017年初,筆者就指出連續劇線上播放的真實增速,遠不如前臺點擊量增長反映出的燦爛。而最近兩個季度全網連續劇正片有效播放總量,同比、環比均為負增長。

這讓我們不得不警惕,連續劇網播“野蠻”增長後的拐點,是不是已經到來?

受短视频冲击,正片播放总量呈负增长,连续剧网播拐点已至?

2017年下半年開始,大數據平臺開始覆蓋短視頻數據,至今覆蓋了包含快手、抖音在內的全部主流平臺。長短視頻(接近)全量數據,讓我們能夠第一時間感受行業變化趨勢,也為連續劇播放的下滑找到了可能的一個影響因素。

這裡有一組2017年底一線長短視頻平臺有趣的對比:

從互動情況來看,據監測顯示,騰訊視頻平臺所有在播連續劇( 不含美劇)迄今為止的累計評論量共達4096萬條,平均每集477條。

而放眼快手短視頻平臺,僅在2017年12月這一個月內,其用戶評論就達到了2882萬條,平均每條短視頻有27.4條評論。

顯然,快手“一個月”積累的用戶評論數量,已經在接近騰訊視頻所有在播連續劇長年積累的評論量。

受短视频冲击,正片播放总量呈负增长,连续剧网播拐点已至?

相同時間段,監控的(接近)全量的8大短視頻平臺,日均前臺點擊量已超過100億次, 而長視頻平臺的連續劇板塊,日前臺點擊量已經從高峰時期的30億次+回退到20-25億次。

短視頻無論從條數,播放量,平臺用戶增長,都讓曾經長視頻平臺“野蠻”的增長顯得如此“溫柔”。結合APP三方監測機構的數據,不但短視頻APP們的DAU暴漲,日均使用時長,也開始接近長短視平臺的APP。

從獲取互聯網競爭終極稀缺資源,即用戶時間這個維度,短視頻已經開始擠佔長視頻的空間。

在這樣的背景下,騰訊舉全平臺之力強推微視,愛奇藝借愛奇藝號發力,優酷通過新土豆入局。BAT們或在傳統長視頻平臺加入短視頻板塊,或構建獨立短視頻平臺,短視頻的競爭迅速上升到了戰略層面。

如果變化出現,連續劇線上變現的邏輯將出現深刻變革。分賬模式的出現打破了平臺播前買單模式的壟斷,使劇集最後播放表現與內容生產者損益相關。

受短视频冲击,正片播放总量呈负增长,连续剧网播拐点已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