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严重低估的三位君王,他们究竟是愚蠢至极还是大智若愚?

历史上,中国古代王朝更迭、政权兴替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十分频繁,其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王侯将相,同样也造就了为数不少的末代帝王。

作为末代帝王,他们的命运无疑是悲惨的,多数被后来的帝王所赐死,在无奈中结束了悲惨的一生,然而历史上有三位帝王虽然无力改变这种任人操控的命运,他们被后世评价为愚蠢至极、荒淫无道、胸无大志等等,但他们却得到了善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三位帝王的命运。

1.汉献帝——刘协
历史上被严重低估的三位君王,他们究竟是愚蠢至极还是大智若愚?​历史上最有名的末代帝王当数东汉的汉献帝刘协了,刘协以懦弱著称于世,面对董卓的霸道蛮横,他一忍再忍;在李傕郭汜手中,不过是争权夺势的工具;辗转到曹操手中,也不过是掌上玩物,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刘协最终是被害死的,然而事实上不是。

公元220年刘协禅位于曹丕,被曹丕封为山阳公,14年后,刘协在自己的封地寿终正寝,结束了坎坷与妥协的一生,可以说,刘协也算是正常死亡吧,然而从他当上皇帝的二三十年中,先后在董卓、李傕郭汜、曹操手中做提线玩偶,可谓最坎坷的皇帝。

刘协因被董太后抚养,故称“董侯”,初封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他,刘协后来逃出长安;建安元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禅让于曹丕。

曹魏青龙二年,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4岁,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

2.蜀汉后主——刘禅
历史上被严重低估的三位君王,他们究竟是愚蠢至极还是大智若愚?​夷陵之战后,天下三分,蜀国势弱,诸葛亮病逝二十余年后魏国大举伐蜀,刘禅投降,被俘虏到洛阳,结束了自己的帝王生涯。

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蜀汉大臣看了这些歌舞,勾起了亡国之痛,伤心流泪,而刘禅看得喜笑颜开,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喝起花酒,司马昭观察了他的神情,宴会后,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没有心肝到了这步田地,即使诸葛亮活到现在,恐怕也没法使蜀汉维持下去,何况是姜维呢!”,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乐不思蜀。

刘禅从公元223后登基,至公元263年降魏下台,称帝在位共41年,是在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在那种群雄割据、兵连祸结的动乱年头,能执政这么久,没有相当的才智是不行的,有人把刘禅安稳地做皇帝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其实,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他死后,刘禅还做了29年的皇帝,很难说成是全凭诸葛亮的辅佐之功的,他在治国理政上也是有一套的,最重要的是刘禅装傻充愣硬是在司马昭的眼下活了下去,最终寿终正寝。

3.陈后主——陈叔宝
历史上被严重低估的三位君王,他们究竟是愚蠢至极还是大智若愚?​公元588年,隋文帝派杨广全面出战讨伐陈国,陈后主陈叔宝醉生梦死,耽于享乐,,没有准备防御,第二年,隋军将领贺若弼用计迷惑陈军,导致陈军连连败退,陈叔宝慌了,就让施文庆紧急防御,然施文庆却开城投降,后主被浮,被俘后的陈后主陈叔宝并没有被隋文帝除掉,而是善待了他,并给予赏赐。

陈后主陈叔宝在被俘后,隋文帝对他也还不错,给他丰厚的赏赐,碰到大的宴席,都会叫上他,还叫人不要在他面前演奏陈国的音乐,以免引起陈后主对故国的思念,然而后主也完全看不出伤心之处,未改贪图享乐的本性,全然不知亡国之痛,整天醉生梦死。

公元604年,陈叔宝生病去世了,那一年,他五十二岁,比他的兄弟姐妹中算是活的比较长的了。

观其种种,汉献帝的软弱妥协、蜀汉后主的乐不思蜀、陈后主的醉生梦死,这三位末代帝王真的是愚蠢至极吗?对于这个问题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大家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判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