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朔州人物志――尉迟敬德

山西朔州人物志――尉迟敬德

出身贫寒,勇武善战,世代传诵,忠武门神!

名片简介:尉迟恭(585-658),字敬德,朔州善阳(今朔州市朔城区)人,鲜卑族,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武将之首。他生前封鄂国公,历任右武侯大将军、襄州都督、同州刺史、宣州刺史、鄜州都督等,去世后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陪葬于唐太宗昭陵。朔州人尉迟恭出身贫寒,勇武善战,挥槊擎鞭,罕有匹敌。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开国元勋,他一生金戈铁马,声名显赫,见证了隋末唐初一段风起云涌的历史,获谥“忠武”,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对武将而言的最高褒奖。“忠则危身奉上,武则威强睿德”,恰如其分地给予了尉迟恭这位历史名人的准确定论。尉迟恭对大唐最大的功勋,就是主要参与组织了著名的“玄武门事变”,帮助唐太宗李世民登上皇位,并且果敢直言解救下一代名臣魏征的性命,从而保证了贞观盛世的彪炳史册。正因为尉迟恭对唐太宗忠心耿耿,才有了李世民患病梦鬼时派尉迟恭和秦琼夜守宫门驱鬼避邪的说法,据传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才让巧手丹青画出二将真容贴于门上,是为门神。后来罗贯中将这一故事演绎描述在名著《西游记》中,广为传播家喻户晓;尉迟恭和秦琼从而走上神坛,成为华人世界普遍尊崇的中华门神。自唐至今,尉迟恭的故乡朔州为他修建祠庙,四时祭祀,祈求平安。

名片解读:“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人。”中华门神尉迟恭在《唐书》中以这样简明的开端,昂然走入隋末唐初那一段天下大乱、英雄辈出的历史舞台,然后登上唐太宗李世民褒奖功臣的凌烟阁,成为堪与关羽相提并论的一代著名的战神。 出身寒微 少年传奇据《旧唐书·列传》记载,尉迟恭在拒绝齐王李元吉金银贿赂时回复了这样的话:“敬德起自幽贱,逢遇隋亡,天下土崩,窜身无所,久沦逆地……”《资治通鉴》也同样通过尉迟恭之口记录说:“敬德,蓬户瓮牖之人……”足见尉迟恭出身寒门,出身布衣,身世与权贵并不沾边。尉迟恭在故乡朔州的活动,也有文字记载的,《马邑县志》就有这么几句:“金龙池,在司马泊。其水渊深清澈。池中产一马,朝出暮入,人莫敢近。尉迟敬德闻而收之,因名其池。”关于尉迟恭擒海马的故事,历来在朔州的民间口口相传,比史料更生动更传神,充满的传奇色彩,增加了口头文学的特征。故事诠释说别人无缘也无力制服的一匹龙马,被尉迟恭一举擒获,收为胯下坐骑。最有意思的就是说桑干河源头一带许多村庄名字的由来,都与尉迟恭擒海马有关,比如马跳庄、歇马关、吉庄、司马泊、吴佑庄,比如上马石、下马石,还有什么马蹄沟、鞭庄子、伏庄等等,莫不和传说中的情节一脉相承,各是各的说法;可见当尉迟恭一骑绝尘挥别故土,他对家乡的影响该是多么巨大而深远。甚至,马邑一带土生土长着一种不大成材的柳树,树干扭曲变形,据说又是因为尉迟恭制服海马时借力扯住,将柳树扯成终身残疾……涉及少年时代擒海马的故事,尉迟恭自己应该有所认可。在他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两句话:“年甫十二,雄略载驰,尝游野泽之间,乃潜筹兵众,阴为部勒,结构茅草,拟仪行阵……”,据说他还拨草追蛇,得到两条雌雄竹节双鞭,而且善使八尺长槊,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身逢乱世,胸怀大志,正是人杰地灵的朔州造就了奔向战场和走入历史的英雄尉迟恭。良将择主 勇冠三军尉迟恭在他32岁之前,基本上还是默默无闻。《唐书》中只记载了简略的两句。其一:“大业末从军于高阳讨捕群盗,以勇武称,累授朝散大夫。”也即说隋朝廷授予他一个虚职。其二:“刘武周起,以为偏将。”就是说,跟着刘武周造反,也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配角。众所周知,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揭竿,军阀割据。朔州少见地也有一位枭雄刘武周趁势举兵自立为王,勾结突厥,号称定杨可汗,麾下主要军事首领是宋金刚,于619年起率军南下涿鹿天下,首先与已称唐王的李渊集团争夺三晋,开始势如破竹,大败李唐军队,占领了太原及河东一带。这时候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挂帅出征,从龙门跨过黄河,采取“坚壁挫锐”战术,等宋金刚粮草不济,一举出击大获全胜。经李道宗劝降,尉迟恭和刘武周的另一将领寻相等归降了唐军。李世民对尉迟恭非常赏识,任其为秦王府右一统军。时隔不久,寻相等又相继反叛李世民,一些部将对尉迟恭也产生了怀疑,把他囚禁起来,说:“敬德表面虽然归附了咱们,可是他肯定跟寻相等一样,内心还想着背叛。此人骁勇绝伦,现在又被囚禁,必然怨气冲天,留下他恐怕是个后患,请秦王下令这就杀掉他!”然而秦王态度鲜明,他说:“敬德如果心怀反叛,哪能跑在寻相等人之后?”他马上责令放出尉迟恭,把尉迟恭单独引入他的卧室,送上一笔黄金,诚恳地说:“大丈夫之间所讲意气相投,你不要因为小小的误会和委屈而介意。我是不会听从谗言陷害忠良的。这一点你应该体察。如果你真的想走,就以此金算作路费盘缠,也算表达我对咱们共事了一段时间的情谊。”推心置腹表达了对尉迟恭的器重和信任,从此,尉迟恭得遇明主,从无二心,跟着李世民屡战沙场,败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赴汤蹈火,为李唐王朝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关于尉迟恭的武功,绝对堪称第一,史书记载他“每单骑入敌阵中,敌丛槊刺之,终莫能伤,又能夺敌槊返刺之,”简直如入无人之境。其中一次,李世民带着尉迟恭和五百骑兵一起去洛阳城外的榆窠出猎,王世充手下第一高手单雄信一马当先直奔李世民,这时尉迟恭跃马大呼,横槊将单雄信刺于马下。这就是《说唐》等小说中所特别提到的尉迟恭“单鞭夺槊”,流传甚广。李世民非常欣喜,这样对尉迟恭说:“众人都曾作证说你要反叛,是老天安排我独独擦亮眼睛担保下你!都说福善之报都有先兆,可你对我的回报怎么如此迅速和突然?”齐王李元吉是使槊高手,心中不服,曾和尉迟恭比试,但被尉迟恭“俄顷三夺其槊” ,李元吉被迫下马连声说甘拜下风:“敬德真是个奇人!”玄武门变 功居第一 当李唐朝廷完成统一全国之后,李渊的皇位继承人之争进入白热化。一方为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另一方为秦王李世民。李世民虽然功劳最大,但太子一方联合后宫,借助先天优势,使李世民出于危机四伏的不利境地,《资治通鉴》评价说:“上(李渊)每有盗寇,辄命世民讨之,事平之后,猜嫌益盛。”因为李建成、李元吉最忌惮秦王府左二副护军尉迟恭,所以暗中打发手下悄悄给尉迟恭送去一车金银器物,顺便写了一封书信,内容很宛转,说:“这些东西不成敬意,只是仰慕老前辈,请以后多多关照。没有别的目的,只想加深咱们的布衣之交。”尉迟恭不为所动,当即谢绝诱人的礼品,还回了一封文绉绉的书信:“敬德起自幽贱,逢遇隋亡,天下土崩,窜身无所,久沦逆地,罪不容诛,实荷秦王,惠以生命,今又隶名藩邸,当以身报恩于殿下,无功不敢谬当重赐。若私许殿下,便是二心,徇利忘忠,殿下亦何所用?”这样的内容坦荡有节,不愠不火,但立场分明非常得体,也是他第一次提及自己的家世,表露了他的人生观和人格取向。李建成看了大怒,马上把尉迟恭列入必杀名单。旋即尉迟恭将李建成的信笺拿给李世民去看,李世民百感交集,说了这样一番肺腑之言:“公之素心鬰如山岳,积金至斗知公情不可移。送来但取,宁须虑也?若不然恐公身不安,且知彼阴计足为良策?”李世民预料不差,尉迟恭很快招来报复。李元吉发现收买不成,决定暗下毒手,他从手下所募集的骁勇之徒中挑选出一位武功最高的所谓壮士,派去行刺尉迟恭。到了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刺客潜入尉迟恭住处,却见尉迟恭所有的门户一律大开,自己在卧室安睡不动。刺客鬼鬼祟祟几次出入庭院,又凑近卧室门口窥探,但那个万军丛中所向无敌的大将令他心中发毛,最终不敢进屋,只能蹑手蹑脚的溜掉。尉迟恭不仅武功高强,而且才气过人。在《唐书》中,他在劝说给李世民采取措施解决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时,说出的一段话文采飞扬,精辟透彻,连魏征都望尘莫及:“人情畏死,众人以死奉王;此天授也。若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虽存仁爱之小情,忘社稷之大计。祸至而不恐,将亡而自安,失人臣临难不避之节,乏先贤大义灭亲之事,非所闻也。”由于尉迟恭和长孙无忌的一力推动,李世民于626年六月初四,率领尉迟恭等人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被李世民射杀,尉迟恭射死了齐王李元杰,并且“擐甲持槊宿卫于高祖”,促使李渊自称太上皇,李世民继承皇位,是为唐太宗。当时李世民一方商议准备把李建成李元吉的一百多亲信悉数诛杀、没收家产,这些人中间,肯定包括曾经一力主张让李建成除掉秦王的太子洗马魏征。只有尉迟恭据理力争说:“罪在二凶,既伏其诛,若及支党,非所以求安也。”他首先提出安定团结才是当务之急。李世民听从尉迟恭的谏意,表示采取宽大政策,不再扩大追究责任的范围。就是因为尉迟恭的及时直言,挽救了魏征,否则历史上就不可能再有“以人为鉴”的一段佳话了。在玄武门事件后论功行赏,第一等功劳由发动事变的关键人物尉迟恭与长孙无忌并列。但在李世民眼里,尉迟恭之功好像高出长孙无忌一筹,他官拜太子左卫率,获赐极其丰厚,除了万匹之绢外,还特别包括齐王的府邸、财币器物等,这一额外重奖是长孙无忌没能比得上的。李世民登基后,尉迟恭被任命为右武侯大将军,赐爵吴国公,食邑一千三百户,当时算最高的,另一位参加事变的功臣秦琼食邑仅七百户,未有爵号。随即尉迟恭还担任过泾州道行军总管,率军赴泾阳与突厥交战,大获全胜。闭门奉养 大智垂范当海内战乱平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圣 明君主之一的李世民,开始大展身手构筑他梦寐以求的贞观盛世,其重要步骤之一,就如魏征所提议的那样说:“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所谓时势造英雄,类似尉迟恭的武将再没有了用武之地。起初尉迟恭难以适应,不由自主地变得心理失衡,经常给人的印象是“直负其功”。《旧唐书》说:“敬德好讦”,按字面理解,就是喜欢抬杠,喜欢对别人揭短,有了攻击性;而《新唐书》的说法比较温和些:“敬德婞直”,就是倔强、自以为是。贞观六年九月他在参加唐太宗的庆善宫酒宴时,发现座位排在他上首的又是那些文官学士,心中窝火,结果饮酒过量,他仗着酒劲,毫无顾忌怒气冲冲骂道:“汝何功,坐我上?”任城王李道宗急忙拉住他劝说解释,谁知尉迟恭的挥起拳头,几乎将李道宗一只眼睛打瞎。唐太宗将汉初功臣韩信和彭越的下场举例子告诫尉迟恭:“乃知韩彭菹醢,非高祖之罪也。”菹醢一词,就是剁作肉酱,让尉迟恭心惊肉跳。同时他看见唐太宗同所有开国君主一样猜忌功臣,其中的王君廓、李君羡、侯君集、张亮等都被杀掉。事实上尉迟恭也受到了猜忌。《资治通鉴》记载了之前太宗和尉迟恭的两段对话。其一。太宗曾问尉迟恭说:“有人说你要谋反,什么原因呢?”尉迟恭回答:“我谋反是真的!我跟着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如今身上留下的,都是刀锋箭簇的累累伤疤。现在天下安定,陛下就怀疑我谋反么?”说着脱下衣服,露出他的满身伤痕,太宗看着就流下眼泪,说:“你赶快穿上衣服吧。我决不会怀疑你,所以才和你说说。你怎么激愤成这个样子?”事实上他如果不怀疑尉迟恭,尉迟恭又何必激愤?其二。太宗又曾问尉迟恭说:“朕想把一个女儿许配给你为妻,你愿意不愿意?”尉迟恭叩头辞谢说:“我的老婆虽然鄙陋,但跟我在贫穷时走过许多年。我虽然没文化,但也听过古来圣人说富不易妻。陛下让我娶你的公主,这可不是我能同意的。” 后人夸赞尉迟恭此举为“富不易妻“,实则是唐太宗依旧在试探尉迟恭:有人说你谋反,莫非你还对高官厚禄不知足么?是不是还得再当个驸马爷?开窍彻悟的尉迟恭毅然决然急流勇退,他变得低调沉寂下来,尽量隐介藏形,乃至终于提笔写下退休申请书,“上表乞骸骨”。贞观十六年,朝廷批准了他的申请,给他一个荣誉职位开府仪同三司,规定可以五天一上朝,顾问朝政。那年尉迟恭五十八岁。纵观前人,唯有变得无比颓废,变得十足的超低级趣味,看似一个不起什么作用的老朽,才能要彻底消除皇帝的提防,尉迟恭做到了,古往今来少有的没有步入开国功臣的悲剧后尘。《旧唐书》这样写他说:“笃信仙方,飞炼金石,服食云母粉,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凡十六年。”凌烟功臣 中华门神 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下诏在皇宫三清殿旁的小楼凌烟阁内,由起居郎、书法大家褚遂良题字,由最知名的画家、中书郎阎立本画出二十四名功臣的图像,“时人咸称其妙”。功臣名单如下: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世勣、秦叔宝。“画阁凌虚构,遥瞻在九天。”二十四位功臣,尉迟恭排名第六,武将中却算第一,另一位与他齐名的武将秦琼才排名倒数第一。尉迟恭隐退期间,曾经短暂复出随唐太宗出征高丽,但以不复当年之勇。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658年,高宗显庆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尉迟恭寿终正寝,享年七十四岁。关于尉迟恭的丧礼,朝廷举办得极为排场隆重,宣布废朝三日,凡在京五品以上所有官员集合起来随同高宗一道到尉迟恭宅邸举哀哭丧,在追悼会上对尉迟恭给予很高评价,“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赐东园秘器,陪葬于昭陵。”另外,“葬事所需,并宜官给”,“班剑四十人及羽葆鼓吹,送至墓所”。不久,其妻苏氏的遗骨从马邑迁来与丈夫合葬。对尉迟恭来说,这些都不很重要,而最关键的就是“忠武”二字,作为了李唐王朝对他一生的盖棺论定。尉迟恭以一生的忠武风范,受到大唐王朝以及文人墨客和寻常百姓的一致尊崇,最终被誉为中华门神。古往今来,他跟他的战友秦琼一道手持兵刃出现在年画上,被张贴于门扇,为千家万户保佑平安。传说有两个版本,之一该是民间故事,据称许多战死的敌军化作鬼魂不断前去骚扰唐王李世民的睡眠,唐王想出一个应急的法子,让尉迟恭和秦琼拿了鞭锏站在他寝室的门外守护。另一个版本,就是源自前辈作家吴承恩的神话巨著《西游记》,书中描述唐王与泾河龙王打赌遭致龙王陨命,其魂魄到了夜半就去向李世民哭嚎讨要说法,于是李世民安排尉迟恭和秦琼给他站岗,二位将军先是身体力行不辞劳苦,继而丹青画像步入神坛。总而言之,尉迟恭和秦琼一道,“辅李识凌烟”,从历史步入神坛,名垂千古。尉迟恭陵墓,位于如今的陕西省礼泉县烟霞乡,封土为园丘形状,墓前立碑,墓道墓室已被发掘。出土的棺床陶俑陶器瓷器铜器颇为精美,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数其墓志盖,上写二十五字,都以“飞白书”而就:“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上柱国鄂国忠武公尉迟府君墓志之铭”,被誉为书法史上发现的稀世珍品。尉迟恭是朔州走出去的一位传奇英雄,也是受到全世界华人尊崇的中华第一门神,尉迟恭的故里朔州,从唐代以来就在桑干河源头的神头全泉边留下鄂国公祠,《朔州志》记载如下:“马邑之西北十里许,有鄂国公祠。其南,即为金龙池。”这座祠庙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已经毁损,但在2001年,一座高达25米的尉迟恭雕像在朔州七里河公园的人工湖畔落成。雕像坐北朝南,在17.8米高的碑身上,矗立着高达8米的尉迟恭青铜雕像,左手持槊,右手握拳,昂头挺胸,迎风而立,据说仅青铜雕像就重13.8吨。2008年,朔州市朔城区在传说由尉迟恭监修的崇福寺前广场东侧,开工重建尉迟恭庙,于2011年竣工。尉迟恭庙占地4249平方米,两进院落,有山门、中殿、正殿、东西配殿等建筑,内有塑像12尊,壁画390平方米,缅怀尉迟恭波澜壮阔、荣辱起伏的传奇一生。正如元人陈元靓所言:“于惟鄂公,辅唐成绩。临阵摧空,万人之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千载而下,飨兹庙食。”尉迟恭,永远是朔州的骄傲。


山西朔州人物志――尉迟敬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