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斌:稳金融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关键

夏斌:稳金融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关键

从历史的角度看,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都对经济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发展停滞。而我国前几年发生的“钱荒”、“股灾”和汇市波动等种种迹象显示我国目前已进入风险易发高峰期。如果局部金融风险得不到及时控制,极易形成系统性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务院参事夏斌认为系统性风险具有不易察觉、预测困难、传染迅速等特征,而维护金融稳定就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关键。2017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在集体学习时指出:“金融稳,经济稳”,稳金融即货币供应适当稳健。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把切实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纵观世界,1982年的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都对经济社会破坏严重,导致发展停滞。

2008年后,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我国推出了新增4万亿元投资的“一揽子”计划,强化依赖债务扩张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

2013年年中出现的“钱荒”,2015年出现的“股灾”和汇市波动,2016年房价的大幅上升,种种迹象显示,我国已经进入风险易发高峰期。

局部金融风险如果不及时防控,极易积累形成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有什么特征?它会导致怎样的严重后果?

一、系统性风险的特征和危害

系统性风险的特征是什么?了解这个特征,可能对于这个风险问题的认识就深刻了。

1、系统性风险,难以预测,并且传染快。

我们说短期内一个企业债务会不会违约,从财务报表、从资产负债等等可以预测,但是一个社会有没有系统性风险,就难以预测了。就像我们说中国有没有泡沫?媒体上、报纸上有专家们经常在讨论,国际上也在说,泡沫只有破的时候,才知道有泡沫,泡沫不破都不承认有泡沫。

那么我就想说,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要分析,要把这问题看透看清楚,确实不容易,特别是系统性风险问题。而且系统性风险关键就是传染快。

刚才我们有一位朋友说身边的风险,大家记忆犹新,过去时间不长,刚刚两年多一点。股灾多快,还在六千点、一万点,突然几天内一下子在熔断机制的催化下发生了股灾。多少人一下子股票账户上的钱,有的三分之一、有的拦腰一半、有的灭顶之灾都有。

传染快,因为货币运动是个支付链,你跟它有关,它跟它有关,只要一个支付链一断,总量货币不变,马上支付链就中断了,只要是负债方资金断了,接下来马上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一出,就立刻会影响到第三方、第四方、第五方金融机构。

2、系统性风险很隐蔽

第二就是隐蔽性。往往在系统性风险没爆发前,是不容易感觉的,而且如果货币是持续松下去,它就更不容易爆发风险。所以它这个隐蔽性,关键是和货币的紧与松相关。

所以我想说的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重视。第一,我们感觉这个货币多发了一点。第二,货币的问题有时候看不出来,特别是系统性风险它不容易看出来,它有隐蔽性特点。如果一旦发生又传染很快,所以中央一直是居安思危的。

2017年初,中央提出稳中求进的时候,就非常明确地提出,要处理一批金融风险,要释放一批风险。

二、稳金融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关键

2017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在集体学习时候指出,金融稳,经济稳。反过来说金融不稳,经济是稳不下来。什么叫稳金融,起码是货币供应要适当、要稳健。所以说金融稳,经济稳。中央进一步提出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提得那么高,要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十九大报告中布局2018年到2020年这三年,党中央把这个三年布局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完成这个决胜期的任务,其中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而经济领域这么多事,国企改革、股市、金融监管、中小企业融资方方面面很多很多,中央就专门讲要化解重大风险。

2017年12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明确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点是什么?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更加明确不是其他风险,就是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爆发,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