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蕾力cp”涉嫌過度誘導,這個鍋平臺方要背

近期,有幾篇聚焦“蕾力CP”的文章流傳甚廣,認為其存在錯誤誘導行為,並將矛頭指向製作方湖南電視臺。19日@爸爸去哪兒 出面回應,但輿論爭議仍持續不斷。清博輿情(web_idea)通過分析製作方的“錯”與“鍋”,指出令媽媽群體及廣大網民對此惶恐難安的原因。

表 聚焦“父女CP”的幾款爆文

對“蕾力CP”進行監測,發現網民的負面情緒高達73.25%,正面僅4.75%。

熱門主題詞顯示,“蕾力CP”被認為是錯誤範例,節目對兒童“隱私”缺乏得當保護,存在一定社會“風險”。

製作方的“錯”

《爸爸去哪兒》第四季自播出後,董力、阿拉蕾便長期霸佔熱門,但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量的輿論質疑,越來越多的網民將這對“父女”解讀出“CP”的意味,而“蕾力”相關的微博評論及搜索畫風更完全跑偏。

其中湖南臺被部分輿論稱為“蕾力CP”的始作俑者,且與製作方的刻意引導不無關係。如為了節目效果,11月4日,@爸爸去哪兒 的官方微博發佈宣傳圖片,稱“高能預警,請注意,今晚蕾力父女又要虐狗啦!”

後電視臺播出阿拉蕾自述要嫁給董力的片段,也是無形中引出“蕾力cp”的誘因。後期進行節目宣傳時,芒果TV一主持人甚至誘導提問阿拉蕾:“你想當董力爸爸的女朋友對不對?”阿拉蕾回覆“對!”

該採訪視頻後不斷在網絡傳播併發酵,隨後#阿拉蕾說要嫁給我#、#想當董爸爸女朋友#、#長大後我要嫁給你#等原本較熱的話題再次甚囂塵上,截至11月21日下午16時30分,#阿拉蕾說要嫁給我#的話題閱讀數高達5651.6萬,#想當董爸爸女朋友#話題閱讀數也高達4924.3萬。

此外,還有輿論表示,除了節目組渲染推廣,董力本人也難辭其咎。說一次可能只是玩笑,但是實際上這名運動員在各種採訪、商業活動公開場合也在反覆提及“情侶”話題,說到“擇偶標準”“喜歡女生類型”時,全都回答阿拉蕾。

而網絡輿論對該節目最為詬病的一點是,部分鏡頭不打馬賽克。如11月4日播出的節目中,阿拉蕾大半個肩膀裸露在鏡頭面前,長達20秒,且節目中還出現了董力向阿拉蕾索吻、幫其脫衣共睡一張床等鏡頭。

幾大幫兇

媒體譁眾取寵標題黨

任何熱點事件的曝光,都會引發無良媒體及營銷號的追捧,尤其是部分自媒體,為了追求高閱讀數,常常譁眾取寵,且採取標題黨的手段,惡意渲染。“蕾力父女”火爆幾大社交媒體後,《看了董力阿拉蕾,真的是自己的媳婦自己養大啊》、《阿拉蕾動不動表白董力,父女Cp,虐狗虐的不行》、《阿拉蕾再度實力撩爸 要做董力女朋友》等文章“橫空出世”。類似的文章均存在惡意誘導、渲染的性質,更傳遞了錯誤的價值觀,值得警惕。

兒童性安全教育及保護落後

涉事節目最初引出“蕾力cp”的概念,初衷應該只是為了節目效果,吸引粉絲的關注,但卻未預料到後期,引發如此大的輿論波瀾,網民看了該節目後,紛紛上升到性教育的高度。@女童保護 的官方賬號甚至表示:“‘爸爸去哪兒’這樣有全國影響力的親子節目,可能對全社會尤其是孩子們造成廣泛誤導,對兒童防性侵教育而言更是打破了基本底線,充滿了錯誤示範。”

@女童保護 的言論源於我國性教育的落後及相關法制制度的不完善及匱乏,學校不教,父母不知如何啟齒,沒有人告訴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年幼的孩子們也不知道怎麼保護自己。輿論擔憂,如果再加上大環境的不良引導,真的讓人憂慮,孩子們的未來怎麼辦?

負面亞文化衍生的不良導向

互聯網的普及引入了大量動漫文化,催生了一批網絡寫手,ACGN(Animation動畫、Comic漫畫、Game遊戲、Novel小說)作品在華語文化圈中具有強大影響力,這種純娛樂商業化運作的網絡文化產物以用戶隱秘心理需求為導向,部分內容有違公序良俗,違背傳統意義上的倫理價值觀。

@中國青年網 文章《“蕾力CP”引爭議 “問題在於節目導向和CP粉”》中指出,“關於‘蕾力CP’、‘蕾力夫婦’的‘戀愛’視頻、同人文早已在網絡上瘋傳,在“蕾力吧”和B站上都有相關內容,社會輿論汙濁之氣呈現蔓延之勢。”

類似的亞文化信息若在網絡時代隨意自由生長,不僅存在一定風險,還可能反向主導大眾文化,並對社會價值觀帶來不可逆的負面影響。

網絡不良信息流竄

今年3月,@林妙可 發佈圖文微博稱“替服務員抻面”,引發大量汙穢評論,當晚@林妙可 再發微博希望新浪介入對不良信息進行管制,“對人身心、健康有害的言論就應該根除,不准他在網絡生存,不准他汙染網絡空氣。新浪你能做到的。”

▲ 圖片來源《李開復諷林妙可獨裁:“吃林妙可下面”屬言論自由 要包容》

個體在進入網絡公共空間參與議題討論時,應該有基本道德底線,堅守正確的社會價值觀,且考慮個人言論是否會構成汙衊、誹謗、曲解?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蕾力CP”的始作俑者和主要推動者更可能是部分喜好YY的網民,為了滿足個人對“父女式”戀愛關係的憧憬,將董力阿拉蕾父女情深歪解為CP愛戀。平臺渲染固然可惡,但商業化媒體以結果為導向,必定是以迎合受眾喜好為主,如此大力的渲染強化“蕾力CP”的行為,也應被譴責。

部分網民素質欠缺、公德心不足、惡趣味滿盈可能是網絡不良信息流竄的主要原因,媒體平臺和有關監管部門需要及時介入,對不良信息進行堅決根除,造成廣泛負面影響的誹謗性言論需要追究其法律責任,即不僅從節目製作的源頭上制止不良誘導信息的傳播,從網民的角度而言,需注意公共場所言說的邊界,以此來降低對當事人的身心傷害。

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