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元朝對我國統一做出的貢獻

瞭解中國歷史的都知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漢實現大一統之後,馬上就進入三國時期。歷經了西晉王朝的短暫統一,就迎來了南北朝的大分裂時期。隋唐一統天下之後,就到了五代十國,其中的亂象可想而知。五代十國結束後,就迎來了宋代。宋代,是歷史上唯一的中原王朝實現統一後,不得不和其他的遊牧民族政權和其他少數民族政權並存的時期。並且實現中國疆域內的再一次大一統,是由另外一個少數民族實現的,那就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而失掉全國政權的蒙古族,並沒有失掉對這片土地的影響力。最終正是因為蒙古族的倒向了同是遊牧民族的大清,最終大清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並深刻的影響了我們現在的地緣環境。


可以說一部中國歷史,就是一部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和以農耕為代表的農耕中原王朝之間激烈的相互衝突碰撞,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歷史,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清朝中後期。遊牧民族彪悍的騎兵,憑藉著超強的機動性和衝擊力,對中原王朝的步兵有著天然的優勢。為了抵消這種優勢,早在戰國時期,就開始修築長城了。歷史上,控制了長城地區的中原王朝,往往都能有效的抵禦北方騎兵的騷擾。

應該說在唐以前,實現中國全區域內的大一統,基本上都是由漢族為主的中原王朝實現的。只有五代十國結束後,中原王朝結束分裂的局面後,不得不和其他少數民族政權並存,沒能實現全區域的大一統。

宋代沒有實現中國區域內的大一統,是因為它從出生那天起,就有了一個嚴重的缺陷。而這個缺陷,還是在五代十國這個歷史時期,發生了一個看似不怎麼起眼的小事兒,卻嚴重的影響了歷史的走向。那就是後晉高祖石敬瑭為了做皇帝,主動向遊牧民族建立的大遼獻上了“燕雲十六州”。

淺析元朝對我國統一做出的貢獻

宋太祖趙匡胤

歷史,沒有給再次統一中原的大宋以青睞。他還沒有出生,就失去了抵禦北方草原勢力的天然屏障。宋太祖趙匡胤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平定了南方,卻沒能滅掉有著遼國支持的北漢。到了宋太宗繼位,滅掉北漢之後,也曾想收復燕雲十六州。高粱河之戰,宋太宗自己屁股上中了一箭,不得不坐著驢車逃命。後來的數次戰役,也是一敗再敗。到了第三代宋真宗,一個吟誦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皇帝,早已是失去了對外開疆擴土的豪情。“澶淵之盟”固然換來了和平,也確立了北宋只能和其他的少數民族政權共存的局面。打開北宋的地圖,你會發現北宋的版圖,並不比秦始皇統一後的大秦帝國疆域大。金滅北宋之後,南宋喪失了長江以北的大片領土,偏安一隅。而且,南宋政權從一開始就受到了北方遊牧民族的致命威脅,現實金,後來是蒙古。一直到南宋滅亡,都時刻感受著北方鐵蹄的威脅。而實現在中國這片區域裡大一統的,恰恰是蒙古族建立的大元。

生活在北方草原地區的遊牧民族,東胡、匈奴、鮮卑、室韋、契丹、女真、蒙古等等,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大部分都處於分崩離析、互相攻伐的狀態之下。每當出現能夠一統草原各個民族的豪傑出現,都會成為中原王朝的致命威脅。比如西漢初年的冒頓,把高唱大風歌的漢高祖劉邦圍困在白登山整整七天七夜,險些把命都丟掉。


而成吉思汗再一次統一了大草原。他的鐵蹄可以說踏遍了歐亞大陸。

淺析元朝對我國統一做出的貢獻

成吉思汗

被人們稱為“一代天驕”的草原豪傑成吉思汗,原名“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大蒙古國的可汗,尊號“成吉思汗”,蒙古族的傑出領袖,對世界格局影響很大的政治家、軍事家。

1206年,鐵木真通過一系列的戰爭,統一了蒙古諸部,建立了蒙古國。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年輕的國家,會成為一個時代的霸主。那個時候,金、西夏、西遼、吐蕃(西藏地區)、大理還有南宋,也算是群雄並立了。事實證明了,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一個時代的到來,那個時代是屬於蒙古的。

首先進入成吉思汗眼簾的當然是曾經的宗主國,金。事實上蒙古本身就是金控制下的部落,成吉思汗曾擔任過金國官職。恰恰是因為金的衰落,給予了成吉思汗統一蒙古的機會。短短的數年時間,就打得金國不得不把通知中心從中都(今北京)南遷到南京(今河南開封)。如果不是成吉思汗在認為金已經無力造成威脅的情況下,掉轉槍頭,西征遠在中亞的花剌子模,金的歷史就結束了。

和金相比,西夏則沒有那麼幸運了。這個由党項族建立起來的政權,也曾經強盛一時。然而,成吉思汗似乎對它特別的“眷顧”,在長達20多年的時間了,6次徵西夏。1227年,在西夏滅亡前夕,留下了滅金的方略後,一代天驕悄然隕落。

成吉思汗統一征服了草原上的諸多部落,可以說是南征北戰,東征西討,滅國無數。馬克思在談到成吉思汗的時候說:“成吉思汗戎馬倥惚,征戰終生,統一了蒙古,為中國統一而戰,祖孫三代鏖戰六七十年,其後征服民族多至720部。”他在統一蒙古過程中建立了一支軍隊,“他依靠這支部隊征服了東蒙與華北,然後征服了阿姆河以北的地方與呼羅珊,還征服了突厥地區,即不花剌、花剌子模和波斯,並且還侵入印度。……他卒後這個帝國分為欽察汗國、伊爾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元朝;前四部分由汗統治;最後一部為帝國的主要部分由大汗直接統治。”

成吉思汗走了,他的子孫則繼續著他未竟的事業。成吉思汗死後,他的三兒子窩闊臺繼位。窩闊臺死後,他的長子貴由汗繼位。貴由汗死後,是蒙哥繼位,蒙哥之後,忽必烈自立為蒙古大汗。因為忽必烈違背了蒙古大汗的選舉的傳統,也包括對他“行漢法”政策的不滿,西方四大汗國脫離了他的統治範圍。埋下了蒙古帝國分裂的種子。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成吉思汗在留下的滅金方略中,就有“連宋滅金”這一條。當初,北宋聯金滅遼,遼國亡了,金國立即發動了滅宋的戰爭,結果北宋的皇族只跑了一個趙構,其餘的都做了大金國的俘虜。現在南宋又聯蒙滅金了,果然,1234年,金國真的滅亡了。蒙古的鐵騎開始飲馬長江,南宋小朝廷滅亡已經是時間的問題了。

1252年,滅宋的戰爭還沒結束,當時的蒙古大汗蒙哥就下令討伐位於雲南一帶的大理國。1254年攻佔了大理全境。在滅亡大理的過程中,忽必烈沿途招撫吐蕃的首領喇嘛,進一步使吐蕃融入了蒙古帝國。

對於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西藏地區,這裡大概是蒙古唯一沒有大規模用兵的地方了。窩闊臺繼位後,派他的兒子闊端在滅宋的過程中,開始對吐蕃下手。先是招撫了一些酋長首領,任命了部分吐蕃人做官。後來派兵進入拉薩東北一帶,建立起蒙古對吐蕃的統治權。1247年,吐蕃各部的宗教界領袖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在涼州與闊端談判,議定了吐蕃歸附的條件接受蒙古的治理,吐蕃正式併入蒙古帝國的版圖。闊端事實上全權管理吐蕃的事物。蒙哥繼承蒙古大汗後,收回了吐蕃的處置權,轉交到自己的弟弟忽必烈手裡。

淺析元朝對我國統一做出的貢獻

忽必烈

蒙哥汗死後,他的弟弟忽必烈在1260年自立為蒙古大汗。而蒙古的貴族則是推選了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做蒙古帝國的大汗。一番鬥爭之後,忽必烈打敗了阿里不哥,奪得了汗位。1267年開始在燕京的基礎上改造擴建新城。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把燕京改稱“大都”定為都城。

隨著大元的局勢逐步穩定,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王朝就要到來了。1276年南宋都城被大元攻下,5歲的宋恭帝做了俘虜,南宋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隨著崖山一戰,陸秀夫揹著當時的小皇帝跳海而亡。元朝實現了統一。

前文說過,忽必烈自立為汗,事實上並沒有得到全部蒙古貴族的支持。忽必烈雖然打敗了弟弟,取得了爭奪汗位的勝利。但是也失去了蒙古其他四大汗國的承認,他們斷絕了和忽必烈的來往,脫離了他的統治。他統治的地區包括了中原地區、西藏和蒙古草原一帶。某種意義上說,大元帝國和四大汗國互不統屬,這個時候的蒙古帝國,已經分裂了。

大元的建立,是大唐滅亡後,再一次統一。就算沒有蒙古其他四大汗國,大元的版圖依然是中國所有封建王朝中版圖最大的。

淺析元朝對我國統一做出的貢獻

大元帝國和四大汗國

早在大遼得到燕雲十六州的時候,遼國就在這個地區採用了和草原不同的管理方式。他們採用科舉制度,鼓勵農耕,任用漢人治理等一系列的措施,鞏固統治。忽必烈早在蒙哥時期,就是因為學習漢族文化,任用漢人官吏,恢復農業,興建學校等等措施,而遭到蒙古其他的貴族排斥。

建立元朝以後,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立行中書省,確立了行省制度,在政治上鞏固國家統一,大大加強了中央對各地方的管理,對後世影響巨大。

在中央設立的宣政院,管理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區軍政要務。西藏第一次納入中央管理,正式接受中原王朝的管理。

特別設立“澎湖巡檢司”管轄治理澎湖和琉球(今臺灣)。這是中央政府派駐臺灣的第一個行政執法機構。中原王朝開始委派官員治理臺澎地區。

為什麼盛極一時的大唐王朝滅亡之後,擁有著相對龐大的人口和先進文明的漢族政權宋,只能和其他少數民族政權並存,沒能實現大一統呢?

應該說失去燕雲十六州,失去了北方的屏障,是一個原因。當然,宋也不是沒有進行過努力,高粱河之戰宋軍已經兵臨幽州,是最接近成功收復燕雲十六州的一次。也正是高粱河戰敗,嚴重的影響了宋軍的軍心士氣,造成以後宋對遼的戰爭,屢屢失利。等到澶淵之盟簽訂以後,宋朝已經沒有了征服四方的心氣。

雖然北宋和南宋也有因為皇帝昏庸、朝政腐敗,導致的農民起義,但是規模都不大,很快被鎮壓下去。由農民大起義帶來改朝換代的可能性也就沒有了。

最終,實現大一統的使命是來自蒙古草原的元世祖忽必烈完成了。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但是意義更加深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