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專家帶槍進入康熙陵墓,後來為何慌忙出來決定封宮?

牧儒囧途

1722年農曆十一月十三,康熙在暢春園逝世,終年68歲,他幼年登基,剷除權臣鰲拜,平定三藩叛亂,收臺,徵噶爾丹,維護了領土完整,是

“康乾盛世”的奠基人,很多人將康熙稱為“千古一帝”。

康熙死後葬於清東陵的景陵。

除了康熙外,還有孝誠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敬敏皇貴妃,等人陪葬或從葬。

辛亥革命後,清政府的統治被推翻,由於當時中國正處在軍閥混戰的局面,一些軍閥為了招兵買馬,盯上了皇陵。

1928年軍閥孫殿英給清東陵帶來了一場災難,他先後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洗劫了慈禧墓和乾隆墓,盜得珍寶無數,但是同樣位於東陵的康熙景陵卻免遭毒手。

並不是孫殿英不想盜,而是當他打開景陵地宮的時候發現景陵中存有積水,所以放棄了盜掘計劃。

1945年日本投降後,一夥“土匪”再度光臨清東陵,景陵還是遭到了滅頂之災

,同時被盜的還有咸豐的定陵,裡面珍寶陪葬品被洗劫一空。

1952年清東陵成立了文物保管所,考古專家再次來到景陵,發現景陵的地宮門都是打開的,而且遭到了比較嚴重的破壞,而且地宮中有不少的積水,還未到達墓室,積水就已經齊胸,並且冰涼的可怕。

由於缺乏發掘條件,專家被迫退出,並將景陵封閉,如今已經60多年了,康熙的屍體恐怕還泡在水中。


一點點歷史

與其說專家們是嚇走的,不如說是失望而歸,早在1952年之前,康熙的景陵就被盜了多次了,而且由於地勢原因,積水嚴重,裡面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文物了,只有康熙的屍體浸泡在水裡,沒辦法,只能放棄,密封陵墓了。

對於康熙皇帝本人,我不做評價,不過放在整個清朝,他算是有功的皇帝,也是命苦的皇帝,不到十歲,父母雙亡,國家內憂外患,好在有個女強人祖母孝莊太后給他撐著,而且,孝莊太后不貪戀權力,等到康熙成年親政後,就退居了。接下來,康熙皇帝平三藩,收臺灣,滅噶爾丹,驅逐沙俄,治理黃河,整修吏治,算是一個勤勉之君,公元1722年,康熙駕崩在暢春園,葬在景陵。



1928年,軍閥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為由,盜取清東陵,慈禧,乾隆的陵墓一下子被洗劫一空,而當他開始打康熙的景陵主意時,卻發現,景陵積水成淵,最終只能選擇放棄!然而,孫殿英沒能成功盜取景陵,不意味著後來人不能,那個軍閥林立,局勢動盪的年代,這些有著眾多金銀財寶的陵墓使得很多軍閥土匪動心。


抗日戰爭結束後,有一個盜墓團伙來到了清東陵,他們瞄準了康熙皇帝的景陵,非常簡單粗暴的方式,用炸藥炸開了景陵,幾百人不顧一切衝進了陵墓裡,傳說,這幾百人有些死在了陵墓裡的機關之下,但是畢竟年代久遠,機關威力有限,所以活下來的盜匪還是把景陵洗劫一空!不僅如此,一代帝王康熙的棺槨也被打開,屍體也拖了出來,現場一片狼藉。

然而,景陵的噩運並沒有因此結束,盜墓者走了後,景陵已經殘破不堪,附近的百姓,經常有人過來搜尋,是不是找到一兩個古物,久而久之,越來越多的人來“尋寶”,景陵裡除了大理石和屍骨基本上沒有什麼了!

1952年,新中國開始對歷史文物加以保護,並且派出了專家工作組來到景陵,而由於擔心裡面機關還有剩下,於是專家們人手一把槍,以防不測,進入陵墓後,他們發現裡面狼藉一片,積水成淵,並且有些令人作嘔的惡臭,這種情況下找到康熙的屍骨是不可能的了,於是經過商討,專家們決定封存景陵!

就這樣,康熙皇帝的屍骨一直泡在有著異味的水裡。

歡迎朋友們評論區交流!我是潁州小史官,喜歡文史野趣的朋友別忘記右上角關注哦!

潁州小史官


從下圖就可以看出積水的嚴重性,而真正到了多雨季節,積水能夠達到2米之深。

景陵可謂多災多難,良好的保護措施也僅僅救了陵墓一次而已。

“機緣巧合”造成孫殿英盜東陵?

1928年春,孫殿英在軍部召開緊急會議,宣佈崩皇陵也是革命,是繼承孫中山先生的遺志,為革命做出貢獻的“正義”之舉,並由馮養田宣佈行動方案。

而事實卻是這個樣子的:

國民革命軍派出孫殿英部前往冀東剿撫散匪。路途中,孫殿英屢見被拆毀的東陵殿宇木料被大量盜運,遂起了不義之心。當他得知馬福田進駐馬蘭峪準備掘陵的消息,認為天賜良機,馬上命令第八師師長譚溫江連夜率兵前往,趕跑了馬福田。同時,為遮人耳目,他們到處張貼布告,聲稱部隊要搞軍事演習,開始有計劃的盜墓行動。

令孫殿英放棄挖掘景陵的原因是,當時從景陵中流出了大量的黃色液體,我們只能說是不明液體,畢竟孫殿英最終也就是為了財寶,沒有那麼大好奇心去做什麼化學實驗,但往往“不明”和“未知”的才會令人恐懼,所以孫殿英一怒之下......放棄了。


真正遭劫的盜墓行動源於土匪

1945年12月22日,張姓匪首,糾集約300餘人對景陵展開了大規模的盜掘,將塵封了200餘年的景陵地宮打開把隨葬珍寶全部盜走,康熙皇帝及四後一妃的骸骨散落在地宮積水之中,一片狼藉慘不忍睹。上面一句話源於可靠的“江湖傳聞”,令某詫異的是,連日期都那麼清楚明瞭,難道是圍觀群眾過多?還是管理人員不作為,雖然當時知道被盜ing,但不敢幹預,最後據實上報的結果呢。嗯......反正我是信了。

有一點我們可以根據事實輕易的推論出來,即:

從1945年-1952年的7年時間,即被土匪“洗地”後,景陵“免票7年”——景陵大門再也沒有關過,可想而知:

①並沒有專職(或說專業)的管理人員來維護景陵。記:三無(無主管部門、無專業人士、無保護措施)情況,到1952年國家成立了河北省文化局和清東陵文物保管所後,此現象才有所改觀。當時的工作人員,把景陵的盜洞口密封起來,但是對地宮內部並沒有做任何清理。

②內部陪葬品、文物必定會被洗劫一空。

雖然是推論,但猜中率大概能達到100%了吧。

我們也可以從流傳下來的線索知道一個訊息,之所以稱之為“洗地”,當時連康熙帝和皇后的遺骨都被丟到了積水中,棺槨毀壞遺骨遍地,至今仍未清理,可想而知土匪們對景陵的搜掠多麼乾淨徹底,對景陵抱有興趣的“有心人”大有人在,即便土匪們有所遺漏,但文物的留存可能性也近乎於無了。


1952年發生了一件事,促成了國家對景陵地宮的“探索”即:

景陵的大碑樓被雷火擊中損毀。為了調查損毀情況,河北省文化局派出了三名專業考古人員,在遵化公安局長和文物保管所(清東陵文物管理處)所長的陪同下,眾人將自己的身上綁上繩子進入景陵。進入的洞口就是1945年土匪所用過的盜墓口。

因為早就聽說了景陵之中,機關遍佈,陵墓內部未知,盜洞和大門都已經敞開多年,裡面有小動物還好,有大傢伙的話,安全無法保障,所以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 每人都配備了手槍,進入景陵後,專家們發現地宮內的積水非一般嚴重,而且沒有光源和照明系統的支持,四周一片漆黑,積水則隨著專家們的深入而越來越深,某些部分已經坍塌,極不安全,當時想要找到康熙的屍骨已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所以幾人便離開地宮。

由於景陵地宮至今沒有被髮掘,因此康熙皇帝及皇后的屍體依舊被浸泡在汙泥濁水之中。


古今通史

專家們之所以會慌張出來的原因,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奇特,這裡面的過程很簡單。

那就是專家們進入康熙景陵的時候,發現地宮中早已經被汙水填滿,因為常年不流通,這些汙水所散發出的臭味導致了康熙陵中臭氣熏天,尋常人是很難在這樣汙臭環境中繼續待下去的,所以專家們才會有些匆忙地落荒而逃,從地宮中回到了地面上。

康熙皇帝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都清楚,在他身上經常出現的就是明君、千古一帝的稱謂,對於他的許多功績,歷史都是十分認可的,他在清朝歷代皇帝中是最亮眼的那一顆帝星,存在感很強。


康熙皇帝葬身之處,清東陵的景陵

康熙死後埋在了我們現在的清東陵,清東陵的位置就在現在的唐山市附近,可能很多人都會有一個認知誤區,那就是覺得清東陵就是在北京附近的,但其實並不是。

古代帝皇將相下葬最看重的就是風水問題,北京在當時雖然是整個王朝的帝都,但卻不是清朝皇室最理想的葬身之所,在他們派出風水師尋找之後,才在清東陵這一塊距離北京一百多公里外的地方開闊了一片皇家墓地。

(清東陵)

在清東陵一共埋葬了五位帝皇以及無數的妃嬪、皇子、公主,其中康熙皇帝的景陵這裡許許多多墓葬中的巨頭,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

東陵大盜孫殿英和康熙景陵的糾葛

隨著清朝的滅亡,滿人開始失去了保護他們先祖榮耀的能力,所以在軍閥混戰的時候,才被當時蔣介石北伐軍隊手下的軍長孫殿英趁機用暴力手段盜了他們的皇家陵墓。

孫殿英當時的作案時間是很緊迫的,因為當時的他是受到蔣介石的命令來清東陵附近剿匪的,所以他都是用最快速、最暴力的方法以謀取最大的利益的,根本沒有做慢工細活的時間。


孫殿英來到清東陵之後將原本想盜墓的土匪們趕跑了,自己開始挖掘起了乾隆和慈禧的陵墓。

清東陵中埋葬名氣最大的三個人應該就是乾隆、慈禧還有康熙了,在挖完了慈禧和乾隆的陵墓之後,孫殿英實際上已經挖掘了龐大到無可描述的珍寶,其中就以慈禧太后的陵墓寶貝最多。

孫殿英為了省時間,開墓都是用炸藥炸開的,當他還不滿足準備打開康熙陵墓的時候,卻發現這裡早已經因為排水功能出現了問題,地宮中積滿了水。

原本孫殿英只要花上一些時間,他是可以清理出康熙景陵中的寶物的,但是當時情勢非常緊急,他不敢再多拖下去,怕呆的時間長了會生出變故,所以他就從附近強徵了各種大車,將慈禧、乾隆墓中龐大的珍寶拉走了。

(康熙景陵)

這批珍寶在後來很大程度上也改變了孫殿英的人生。

康熙景陵在度過安穩期後,被土匪開始光顧

後來因為孫殿英的事情,滿族的遺老遺少憤怒萬分、各處奔走,在他們的壓迫下,民國政府才不得不對清東陵重視了一些,所以在後來清東陵雖然小偷小盜不止,但是卻很少出現太大規模的偷盜了。

而在抗日戰爭爆發後,北方淪陷在了日本的鐵蹄之中,雖然日本人在中國燒殺搶掠沒有絲毫的停歇,但是他們在對古文物、古建築等方面卻是很少會進行破壞的,所以在淪陷時期清東陵也保護了下來。


時間一直來到了抗日戰爭結束後,當時因為戰爭剛剛停息,所以局勢非常混亂,誰也沒有時間、精力來管清東陵這片死人居住的地方,所以當時就有一群土匪大約300來人光顧了清東陵。

一般的帝皇陵墓都是非常的堅固,在他們不動用暴力方法的情況下是很難進入這些帝皇陵墓的,而他們又不敢用類似於孫殿英之類的爆破方法,怕因此引來官方的關注,所以他們就將目標放在了曾經被孫殿英炸開、而又沒有時間光顧的康熙景陵上。

康熙景陵雖然積滿了汙水,但是他們一個個都是在刀口上舔血的亡命之徒,他們是不會在乎這些小細節的,所以這些土匪就在汙水之中開始打撈起了康熙皇帝的陪葬品。

即便有著汙水的阻隔,他們也沒放過絲毫的寶貝,在臭氣熏天的康熙陵墓中狠狠地掃蕩了起來。

其中他們獲得的最珍貴寶貝就是康熙皇帝最喜愛的九龍玉杯,康熙皇帝的屍體也在他們的搜刮下被扒走了很多珍貴的玉塞件,在他們搜刮完後,康熙皇帝的屍體被丟在了汙水中浸泡了起來。

考古專家們與康熙景陵的糾葛

時間再度的跳躍,又來到了1952年,這個時候的國家已經走向了穩定,已經開始有能力清理、保護各種古遺蹟、古建築了,所以各種各樣的考古專家來到清東陵。

考古專家們在進入康熙景陵考察的時候,因為康熙景陵曾經有過許多的機關以及對這種古帝皇陵墓心懷特殊的敬畏,所以他們進入景陵時是有士兵保護的。


在士兵們的持槍保護下,考古專家們進入了康熙景陵之中,但是他們剛深入沒多久就後悔了,因為這裡常年積著汙水的原因、又浸泡過康熙皇帝的屍體,所以形成的臭味是很難以描述的。

他們憋著臭味,在商量過後,因為知道康熙陵墓早已經被搜刮一空,就算有什麼東西沒被土匪們搜刮走,在汙水的浸泡下也失去了考古研究意義,所以專家和士兵們退出了康熙陵,最後將康熙陵封存了起來,禁止了任何人進入裡面。

不清理、修護康熙景陵的原因

這個時候可能有人會說為什麼不用抽水機把裡面的積水抽完,好保護這個古代的陵墓呢?

在解答這個問題前,大家要知道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年代,那個時候國家百廢待興,所有的機器都是非常缺乏的,好鋼都是用在刀口上的。


當時因為機器缺少的原因,所以想調動一個抽水機來清理一個已經沒有考察意義的古代皇帝陵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康熙陵仍舊保持了它多年以來的積水情況,又重新被塵封在了歷史當中。

所以說這就是專家們攜槍進入康熙陵而又慌張出來的原因,這種慌張很多時候會被人誤解,以為這裡面發生了什麼神奇的事情,但實際上專家門卻是因為無法承受裡面的臭味而逃出來的。


所以說作為“千古一帝”,康熙皇帝在死後遭受此下場是有些令人惋惜的,不過這也是一種歷史定局,凡是歷史中重葬厚埋者,很少有能逃脫得了被盜墓者光顧的下場的,真正能做到死後不受干擾的帝皇當如元朝統治者,元朝的歷代皇帝實行的都是天葬,他們隨機葬身在廣袤的大草原中,沒有浩大的工程、也沒有珍貴的陪葬品,所以至今都沒有人挖出過元朝皇帝的陵墓。


孤客生

帶槍是因為害怕,但是專家沒能進入景陵,景陵最終被封存保護起來。

早在考古專家進入景陵之前,景陵已經被盜

1928年孫殿英盜掘清東陵的時候,慈禧和乾隆的陵墓被掃蕩一空,孫殿英本來準備將康熙皇帝的景陵也給端了,但是景陵的大門還沒完全打開,大量的黃色液體就從景陵內部流了出來,孫殿英有點發怵,就放棄了。

景陵躲過了孫殿英,卻沒有躲過不法分子的盜掘。抗戰時期,河北有一個叫做曹志福的混混集合了一群烏合之眾對景陵進行盜掘,盜賊門將景陵炸開之後進入景陵,陵墓中間有一張很大漢白玉石床,康熙的棺槨在左邊,康熙妃子的棺槨依次排次。漢白玉石床前設有玉案,上面擺放著康熙四寶。盜賊將康熙四寶及棺槨之內的陪葬品洗劫一空,康熙帝及其妃子的屍骨被隨意丟棄在水漬當中。

據說,這夥盜賊講盜出的文物按斤買給文物販子,之後這夥盜賊被人舉報,為首的幾個人被槍斃,部分文物被收回,但都被執法人員給私吞了。

景陵被封存是因為多種原因

1952年7月14日,景陵大碑樓因遭雷擊起火。大碑樓是為了記載康熙一世功績而建,在經歷這場火災之後,大碑樓損壞殆盡。

不久之後,國家派遣一直考古隊對景陵進行勘探,當時陪同考古隊一同前往的還有幾名配槍的戰士。帶戰士是因為專家們猜測景陵可能有機關,因為之前就有過盜賊被景陵機關所傷的傳言,戰士身手敏捷又配槍,可以多一份安全保障。

專家們開始進入景陵,由於當時地宮已經被水浸滿,專家們便用繩子拴在腰上在水中慢慢前行。專家們慢慢往前走,水越來越深,也越來越冰涼,當快要接近棺槨的時候,發現大量黃色液體,還散發著刺鼻的味道。專家們見棺槨蓋子都被打開,什麼東西都沒有,覺得似乎沒有什麼考古價值,再加上出於安全上的考慮,專家們決定退出地宮。

專家們出來後將地宮的情況上報給上級,經研究決定,將景陵地宮封存。

其實決定不發掘景陵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因為危險,而是因為當時我國並沒有足夠的技術能力保護好發掘的文物。既然保護不好,就不要破壞,這是周總理提出得一個原則性意見。包括後來郭沫若想要發掘武則天的乾陵,周總理也是這麼給駁回的。

景陵直到現在都沒有被重新打開,康熙帝及其妃子的屍骨至今仍然散落在冰涼的水中。千古一帝死後的遭遇,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圍爐煮酒話春秋

當時康熙的景陵已經被破壞的慘不忍睹,而且積水嚴重,所以專家不是被嚇的慌忙逃出來的,而是因為積水太嚴重,被迫放棄了。



1722年,康熙駕崩後,葬入了景陵後,一直安穩的待了200多年,直到1928年的軍閥混戰時期,孫殿英帶領軍隊,以軍事演習的名義封鎖了清東陵,以極快的速度將慈禧、乾隆的墓給盜掘了,並將裡面的珍奇寶物洗劫一空。之後大權盜取康熙的墓,費盡心機打開康熙陵墓的時候,卻因為康熙墓沒積水太嚴重,最後便放棄了。



雖然孫殿英沒有盜取康熙墓,但是卻開了頭。1945年的時候,東陵附近的土匪勾結了當地的村民,對孫殿英留下的盜洞進行了盜挖,這一次把康熙墓中所有的寶物掃蕩一空。就連康熙的棺槨都被撬開,屍骨也被胡亂拋開。在這之後,無數的村民到康熙墓中進行尋寶。



等到新中國成立之後,開始對重點文物進行保護。於是在1952年,就派出了一支考古隊,並且派了三名持槍士兵隨行。考古人員進入到地宮後,感覺到異常的陰森可怖,越往裡面走,水就越深,異味越嚴重,而且裡面多處已經坍塌,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考古工作人員的安全起見,專家決定從地宮裡面撤出來。並且為了防止陵墓被進一步被破壞,所以關閉了地宮。

所以直到現在康熙的陵墓依然沒有被打開,這也就有了後來各種各樣的稀奇傳說。


越關換視界

生前事說不準,生後事更是說不準。縱使你再牛逼,還不是一堆黃土,幾點白骨。康熙也是如此!



在歷史上,康熙文治武功,有人還稱他為“千古一帝”,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死後,被葬景陵,安穩入睡。

1952年,一群人配帶防身手槍,拿好裝備,打算挖掘考古點什麼東西。等進墓時,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因為,陵墓裡面目全非,地上一片水汪汪,多處地段坍塌,陰沉沉,陰冷冷。什麼也沒有……說好了的寶貝呢?

於是連忙出來,為了防止陵墓的再一次破壞,便封掉了景陵。或許會像當年的慈禧陵墓一樣被人參觀。



有人會問,難道沒人知道景陵的情況嗎?明確告訴你,沒有人知道。在這點上,慈禧幸運多了,被孫殿英盜墓後,轟動全國,後來溥儀家族還重新收撿,再次下葬。

那時處在混亂時期,戰火紛飛,加上景陵位置偏僻,沒大動靜,沒人知道。在孫殿英帶頭掘清陵墓後,越來越多人跑到這裡,開始盜墓,什麼人都有。帶走寶貝,康熙和他妃子的屍體拖出棺材,扒掉衣服,這樣他們躺在地上,沒人顧問。四處的盜洞,連綿的雨水,陵墓積水漸多,變成一片“汪洋”……康熙的屍首在哪裡?沒有人知道,只是裡面陰冷,還有惡臭。

塵歸塵,土歸土,赤裸裸地來,不帶走什麼,靜悄悄離去了……什麼事,都已經無關,又將是另外一個輪迴!




文/非常茴香豆


非常茴香豆

沒有找到寶藏,當然決定封宮了,說句不好聽的,有些“磚家”吃粑粑都趕不上熱乎的。

清朝口碑最好的皇帝——康熙

清朝最為出色,最為廣大老百姓所認可的皇帝,當屬康熙了,即使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依然在廟號上稱為“聖祖”,這個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事情,因此,有人將其和“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並列,也稱其為千古一帝。

康熙在位六十年是封建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主政期間,擒鰲拜,平三藩,收復臺灣,抗擊沙俄,平定準噶爾,開創康雍乾盛世之首,功績可以說彪炳千秋。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皇帝,在清王朝隕落之後,其陵墓的遭遇實在讓人有些心寒。

免遭東陵大盜的挖掘

1928年東陵大盜孫殿英行軍到清東陵的時候,作為軍閥的他決定盜取清東陵,孫殿英先後挖了乾隆墓和慈禧墓,裡面的金銀財寶,盡為所得。然而,孫殿英卻放過了康熙的景陵,這就有點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當然,不管什麼時期,盜墓的行為都是非常可恥的,但是,孫殿英對這些都毫不在意,並且將盜清東陵的行為上升到反清的層面,並且聲稱:"滿清殺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報仇革命。孫中山有同盟會、國民黨,革了滿清的命;馮煥章(馮玉祥)用槍桿子去逼宮,把末代皇帝溥儀及其皇族趕出了皇宮。我孫殿英槍桿子沒得幾條,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說什麼盜墓不盜墓,我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大漢同胞!"

可見,孫殿英在盜掘清朝皇陵的時候,心理上是沒什麼負擔的,但是孫殿英為何獨不取康熙墳墓呢?

令孫殿英放棄景陵的原因是,剛開始要挖景陵的時候,裡面流出大量的黃色液體,孫殿英雖然貪財,當然也迷信,因此就放棄了。這應該就是景陵裡面的積水。

土匪對康熙景陵的清洗

雖然說孫殿英沒看上景陵,那是挖了乾隆、慈禧兩座墳墓後,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1945年有一夥土匪,集結了大概三百多人,藝高人膽大,將景陵地宮打開,並且將陪葬珍寶全部盜走,當然,土匪不是摸金校尉,盜墓也不講究什麼規矩,將康熙及陪葬嬪妃的骸骨散落一地。

從1945年之後,景陵也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在土匪洗劫之後,景陵也經常被“光顧”,直到1952年成立清東陵文物保管所後,才有所改觀。

1952年專家帶槍進入,為何停止對景陵的“探索”

在1952年的時候,景陵的大碑樓被雷火擊中損毀,如果是別的地方發生這樣的事情還沒什麼,偏偏發生在陵園裡,這就引起專家的好奇了。

為了調查損毀的情況,河北省文化局派出三名專業考古人員,在當地公安局和有關部門的陪同下,開始對景陵的探索。

因為景陵的盜洞和大門已經敞開多年,難保裡面沒有什麼對人不友好的動物,並且很多陵墓裡面的還可能存在機關,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每位專家都配備一把手槍。當專家深入時,地宮裡面的積水越來越深,極為不安全,鑑於當時地宮裡面的東西已經無法辨別和尋找,於是專家便離開地宮,將景陵的盜洞口進行了密封處理。

其實,說到底就是當時已有的技術水平下,未能挖掘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史論縱橫

解放後,考古康熙景陵,可以說是乘興而去,掃興而歸。

那時,清東陵成立了文物保管所不久,也許是為了增加所內文物含金量,也許是好奇心在作怪,人們都把目光盯在康熙的景陵。

1952,在當地公安機關的配合下 ,一大


群考古隊員蜂擁在景陵前,大夥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因為一個在位60年的帝王陵寢即將被打開,那將會一個怎樣讓人驚歎的地下世界!

進墓之前,為了防範未知危險,保證考古順利進行,每個隊員都配備了一把手槍,這恐怕也是新中國考古史上未有之事。

考古隊員進入地宮後,發現有三道石門,對應三個墓室,而墓室的門都呈打開狀態,大家馬上意識到,景陵已被盜墓賊光顧了。

等大家步入甬道,地面上全是積水,而且是越走越深,從開始的沒膝直到後來沒過胸部。最終結果是:除了墓室三具棺槨外,裡面的文物早被洗劫一空,就連康熙與妃子的屍骨也不知去處。由於裡面的積水太深,當時沒有抽水設備 ,考古隊員不得不遺憾地退出,將地宮入口回填。

原來,日本投降後,清東陵地區成了權力的真空。一個姓張的土匪頭目,帶人趁機盜掘景陵,將裡面金銀珠寶洗劫一空,連康熙與妃子們的骸骨也被扔到地宮的水溝裡。景陵剛修建時,便有滲水的現象,加上這次土匪洗劫與破壞,滲水邊越發嚴重了。最終出現了地宮中大面積的積水。可惜的是,景陵躲過孫殿英的魔掌,最終還是難逃被盜掘的厄運。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康熙的景陵自然是沒有考古價值了 同時積水又多又不能開發成景點當然封宮是最好的方式了清朝皇陵積水被盜好像無一倖免 乾隆也是被盜屍骨被浸泡在水裡 或許這是上天對滿清毀我華夏的懲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