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清末海军将领,因甲午兵败被清廷革职,事后追随孙中山反清

北洋海军是近代中国最强大的海军力量,按照当时很有权威性的《美国海军年鉴》,排名世界第九,亚洲第一,远远比当时的日本海军要强大得多。可惜在中日甲午战争,尽管北洋海军有邓世昌、林永升等爱国将领,也有一众浴血奋战的爱国士兵,但北洋海军最终完败于日本海军,几近全军覆没。

他本是清末海军将领,因甲午兵败被清廷革职,事后追随孙中山反清

影视作品中的北洋海军

甲午战争兵败后,清廷向日本议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事后,那些幸存的北洋海军将士全部被清廷革职,北洋海军至此解散,清朝的海军力量彻底瓦解。不过那些被革职的北洋海军将士中,有一位因为对清廷的腐败无能非常悲愤,加入了革命党,追随孙中山先生反清,他就是当时向日本递交议和书的程璧光。

程璧光生于公元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广东香山人(今属广东省中山市),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同乡。程璧光自幼家贫,后来随父亲程培芳离乡别井到檀香山谋生,经过打拼小有成就,家境也渐渐富裕。公元1871年(清同治十年),程培芳因病在檀香山去世,家业衰落,程璧光把父亲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

他本是清末海军将领,因甲午兵败被清廷革职,事后追随孙中山反清

程璧光

把父亲安葬好之后,年仅10岁的程璧光的生活又陷入困境,于是他投靠了姐夫陆云山。陆云山是福建海军的管带(管带就是舰长的意思),当时福建船政学堂正在招生,程璧光在陆云山的帮助下进入学堂学习海军。数年后,程璧光以优秀成绩毕业,历任福建海军、南洋海军、广东海军,最后任职广东海军广丙号管带。

公元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即将爆发,有爱国之心的程璧光怀着保家卫国的心,带着广丙号北上支援北洋海军。在战斗中,程璧光和其他北洋海军一起浴血奋战,一度给予日本海军重创。

可惜最后北洋海军还是以全军覆没告终,程璧光是少数幸存将领之一。在李鸿章的指示下,由程璧光带着议和书递交给日本海军,程璧光带着屈辱完成了这个任务。

他本是清末海军将领,因甲午兵败被清廷革职,事后追随孙中山反清

海圻号巡洋舰

甲午战争过后,北洋海军幸存将士们全部被革职,程璧光被迫返回家乡,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忧心忡忡,对清廷的腐败无能更是非常悲愤。后来程璧光得知弟弟程奎光已经加入了孙中山的革命党,在弟弟等人的劝说下,程璧光的思想发生了改变,他决定加入革命党,追随孙中山反清。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广州起义失败,程璧光也逃亡至南洋。在南洋,程璧光遇到了出使欧洲的李鸿章。在李鸿章的保举下,程璧光免去一切罪过,官复原职,参与重建清末海军,担任海圻号管带。

他本是清末海军将领,因甲午兵败被清廷革职,事后追随孙中山反清

程璧光在墨西哥

时间到了1911年(清宣统三年),清朝灭亡前夕,发生了一次墨西哥迫害华人的事件。在清廷的指示下,程璧光驾驶海圻号向墨西哥政府兴师问罪。程璧光面对墨西哥政府,他大气凛然、据理力争。在程璧光及其海圻号的武力压力下,墨西哥政府公开向清朝道歉,并对受害华人赔偿,这是近代中国清朝对外最霸气的一次,程璧光出色地维护了国家和民族尊严。

辛亥革命爆发后,程璧光深知清朝灭亡是历史趋势,所以他公开表示不再为清廷效力,积极支持孙中山推翻清朝。

民国建立后,程璧光闲赋在家,不过问政事。1917年,孙中山声讨北洋军阀,发动护法运动,程璧光再次出山,坚决拥护孙中山,被孙中山任命为海军总长。次年2月,程璧光在广州被暗杀身亡,终年57岁。

他本是清末海军将领,因甲午兵败被清廷革职,事后追随孙中山反清

影视作品中的北洋海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