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前,康熙皇帝和俄羅斯使團的第一次交鋒

6月15日,清朝負責接待俄羅斯使團的官員馬賴在天亮前一小時來到了迎賓館。

見到了沙皇俄國的大使斯帕法裡,馬喇著急的催促說:“趕快走吧,皇上馬上就要上殿了。”

在馬喇的帶領下,斯帕法裡和20多個隨從,帶著好奇、緊張,來到了紫禁城。

在進城的途中,他們看到處都是騎馬、坐轎進城的官員,隨從們打著紙燈籠,燈籠的骨架是鐵的,燈籠上面用漢字寫著各自的官銜。

走了有10分鐘之後,俄國使團人員到達了寫有皇帝名號的石碑之後,官員們開始下馬、下轎。

四百年前,康熙皇帝和俄羅斯使團的第一次交鋒順著石板路走去,經過了三座大門和三重城牆。當然,走的是左門。進了門之後,就是一片廣場,馬喇讓斯帕法裡席地而坐。斯帕法裡坐在了左邊地上的毯子上。等待著皇帝的召見。因為天還早,人們還沒到齊。

坐了大約半小時後,太監來傳旨了:現在是該去的時侯了。

等到斯帕法裡一行進入到廣場裡面,看到列隊儀式已經開始了,在迎賓隊列裡,站著七隻大象,三隻在左,四隻在右。右邊的有三隻設有象轎,象轎是圓形的,而且都漆成金色,上面可以坐四至六人,象很大,院子裡還有五十多隻象,樣子很兇猛的樣子。

左邊的象有二隻上面也有漆成金色的圓象轎,裡面不能坐人,只是用來展覽的,另有兩隻象背上沒有象轎,但有人坐在他們的脖子上。照顧象的人穿著紅色彩服,頭上高插黃色翎毛。兩邊停著四架豪華的馬車,上面是皇帝乘坐的鑲金圓形大鑾輿。

乘坐時,鑾輿要由六十人抬,有時套在象身上拉。象的轡頭很寬大,鍍著金,裝飾著五顏六色的寶石。那些鑾輿有時每輛套上六匹白馬來拉,鑾輿四周的皮帶和索都是黃色的。空地上離大象不遠的地方,兩邊各設約三十面,那些鼓象釜狀銅鼓,下端是尖的,上面寬而圓,蓋著黃布。這裡有一些黃色旗子。大象站在離大門大約十六俄丈以外的地方。

斯帕法裡帶領著20多個人,從大象旁邊走過,進入了第四道左側的邊門。一走進那個大門,門口的守衛立即把門關上。

中國官員們走右側大門。中間的大門整天關閉,只有皇帝乘輿出入時才打開。對著中門的路門一樣寬,都是用白色大理石鋪砌的,大門頂上建有高大的樓,樓閣兩側各建一個較小的樓閣。大樓閣和兩個小樓閣之間,有一邊吊著一口三人才能合抱的大鐘,鐘的底部邊沿和上部都有雕刻。鍾是用木槌。另一邊吊著一個大鼓。樓閣有金色的圓頂,殿堂很高,是用紅磚砌的。屋頂用大木柱支撐,木柱漆上各種色彩並且塗有金色,柵欄也繪有各種彩色,雜以金色。

四百年前,康熙皇帝和俄羅斯使團的第一次交鋒從第一道大門到那裡有三百俄丈。樓閣用黃瓦蓋頂。進入大門之後,我們來到一片小空地上,在空地中央從一座橋上過河。河上的三座大理石橋正對著三個大門,橋上的欄杆也是白色大理石的,上有浮雕。這些橋做得很精緻,用鐵件銜接,另外還有兩座橋,兩邊各一,式樣相同。河岸用白色天然石塊砌成,在不到那條河的地方,豎立著一個半俄丈高的大理石柱。柱上有一個大理石做的日晷儀,這個日晷儀是已故耶穌會士湯若望建立的。過了河又來到一道大門。小塊空地兩旁各有兩個比前道大門城樓小的樓閣,但構造都是一樣的。兩邊處397:可以看到花園和大樹,兩邊有大門通向花園。從河邊走過來,穿過一個大殿,那裡站著帶弓囊箭袋的侍衛,有一邊掛著八張弓,還有矛。穿過大殿,就是第五道大門,不過比以前走的門高些。

走過大門,斯帕法裡來到一塊場地,也就是御座廣場。因為廣場的一頭建有一座宏偉宮殿,每到朝拜的時候,所有官員都要像康熙皇帝行禮。

斯帕法裡一行,來到廣場時,太陽已經升起。一走進大門就可以看見,在那個廣場上坐著中國官員,每個人按官階就座,在他們全體人員的左側末端距離大門不遠設有一個座位,

斯帕法裡奉命按照他們的習慣按官銜大小坐在地上。這次覲見,斯帕法裡只挑選了二十名貴族、書吏、神甫、軍役貴族和使團的少數人。

等待覲見的時候,斯帕法裡不斷觀察著,整個廣場四周有六個殿堂,其中一個大門上面,四個在兩邊,每邊兩個,第六個宮殿,也就是最主要的,就是設有皇帝御座的,兩側有通道通向那個大殿,通道上的欄杆漆成金色,有多級的理石階通往那個大殿,丹陛也是用同樣的大理石砌的,丹陛兩的石欄也是大理石的。那些丹陛雕琢得很精緻,遠遠望去非常漂亮。

廣場中間,由正門門殿直到皇帝的御座,有一條用白色大理石鋪的主路,這條路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不得行走。路的兩側砌有精雕的藍石條,這些青雕的藍石條一直鋪到設有御座的大殿丹陛。站在路兩邊的人穿同照顧大象的人一樣的衣服,他們手裡拿著旗,兩邊各有用塔夫制的四十八面彩旗。那些彩旗上寫著金色的中國字,旗杆頂端著矛頭,矛頭下端不是扎著絲線,而是扎著染了色的馬鬃。除了望旗子之外,人們還手執雕刻的木牌,每邊各二十五面,兩邊共十面。那些旗子不是戰旗,而是迎接使臣到來的儀仗。木牌和旗的後面,兩邊各有五匹黃鞍白馬。馬匹後面的石階近旁,站著三十個穿黃衣的人,他們後面的石階兩邊,張著黃色的華蓋。

南懷仁低聲告訴斯帕法裡,每月的初一、十五和二十五,康熙皇帝上朝三次。

在等候的時候,一些中國的官員出於好奇,走近了斯帕法裡,看著他們奇異的穿著。

半小時後,突然鐘鼓齊鳴,南懷仁低聲說,皇上已經駕臨大殿了。於是,所有坐在地上的朝臣們又都起立,斯帕法裡也站了起來。

這時皇宮大殿和所有的殿閣裡都奏起樂來。接著,有三個人用鞭子在在地上抽打了三下。

“這是什麼意思?” 斯帕法裡問。

南懷仁小聲說:“這是靜鞭,是皇帝儀仗的一種。皇帝上朝時,鳴鞭振響,叫人肅靜。”

果然,鞭子抽響後,大殿外邊立刻肅靜下來,一點聲音都沒有了。

這時,只聽見樂聲漸漸演奏得愈來愈響,鼓也敲了起來。有太監在臺階上喝令:“起立。”

兩側所有出席的官員都站立起來。

“下跪。”

四百年前,康熙皇帝和俄羅斯使團的第一次交鋒這些官員便一齊跪下。

“叩首”

人們慢慢地磕頭。

就這樣,重複了三次。

然後,太監喝令:“起立。”

官員們都站了起來。過了片刻,太監又命令磕頭三次,接著又是三次,總共是三跪九叩,先後用了一刻鐘時間。

等中國官員們完成了三跪九叩的大禮,南懷仁對斯帕法裡說:“該我們了,走吧。”

於是,斯帕法裡不情願的和南懷仁一同來到剛才中國官員磕頭的地點。在那裡,停了下來,又有人用鞭子在地上抽了三下,重新的鐘鼓齊鳴,奏起樂來。

還是那個太監喝令:“下跪。”

斯帕法裡耍了心眼,他迅速的彎下腰,南懷仁告訴他:“應該像剛才那些官員一樣,動作慢些,但必須跪在地上磕頭。”

斯帕法裡說:“那些人是皇帝的奴僕,知道如何磕頭,我們不是皇帝臣僕,就按自己的方式行禮。”

沒辦法,南懷仁只能由得他去。

斯帕法裡的磕頭是這樣的:腰彎得既不低,又不慢,只是稍稍的點一下頭。隨後他們就又回到原先坐的地方。

在磕頭的時候,斯帕法裡觀察了一下,他唯一能看見的只是大殿敞開的門口,其他地方就看不清了,因為康熙皇帝的寶座是在大殿的正中。

這時,一位太監走了過來,讓南懷仁陪著斯帕法裡到大殿上去見皇帝。儘管太監告訴斯帕法裡,務必走得快些,按照中國古代的規矩,皇帝召見時,必須跑步上去。但斯帕法裡說,,他本國的規矩並非如此,所以他從容不迫地向大殿走去。

到了大殿前,登上了十幾級臺階,臺階的上面有個平臺,全用漢白玉鋪成。又沿著平臺走了幾十米距離,來到了正對著皇帝寶座的地方,太監讓斯帕法裡坐下,又磕了回頭。就按照中國的方式盤起雙腿席地而坐

大殿的門全都對著臺階敞開著,殿的結構以粗大的圓木柱為支柱。圓柱之間掛著帷簾,康熙皇帝在的時候,簾子就放下,皇帝不在時,圓柱之間的簾子才掛起來。

可是此刻簾子卻全掛起來了,一切都看得很清楚。皇帝的寶座離地面有七英尺高,呈八角形,用硬木製成塗上金色,其上方有金色華蓋。寶座設在寬大的臺上,三面有臺階可上,臺階也是金色的。康熙皇帝端坐在臺上,在斯帕法裡看來,他是個年青人,麻臉,席地坐在座臺與殿門之間的是康熙皇帝的兄弟和親屬,他們的坐墊都是精緻的雪白的氈墊。

當斯帕法裡坐定的時候,有侍從給他端上來了茶,茶盛在黃木大碗裡,是用黃油和牛奶煮成,這是滿洲人喜歡喝的飲品。

接過茶碗的時候,每個人都彎腰致意,左手著地,右手接過茶碗,然後才坐下來飲茶。他們飲過茶,又一次彎腰致意,茶碗仍由侍從們收走。大殿裡奏起悠揚的音樂。喝茶的時候,沒有人說話,茶畢,樂聲停止,有人高喊起來。

於是,所有的人都站了起來,這時康熙皇帝離開寶座,走過座臺出了大殿,回內宮去了。

南懷仁見皇帝走後,跟斯帕法裡說:“皇帝回內宮了,也就是他的后妃們住的地方。”

這時明珠和馬喇也和斯帕法裡告別,由南懷仁陪斯帕法裡回去。

當時,康熙皇帝接見俄國使團應該是在中南海的紫光閣,這個地方也就是蒙古王公經常朝拜的地方,達賴喇嘛來此朝覲。後來,乾隆皇帝在位時,班禪額爾德尼也來這裡覲見。

儘管康熙君臣認定俄國使節的誠意不足,但是,畢竟是第一次來華出使,為了鼓勵這種行為,還是決定善待俄國使節。

馬喇興奮的對斯帕法裡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皇上要在居住的深宮內廳宴請你。你要知道,迄今為止,歷代漢族或滿族皇帝都不準外國的使節們坐在面前呢。”

南懷仁也感到驚奇:“太奇怪了,這已經是大大的破例了。”他轉過身對斯帕法裡說:“你必須去,不要再考慮什麼禮節了,你要知道,皇上的這種做法不僅體現了對沙皇陛下的尊重,也為整個基督教世界帶來無上的榮光,讚美我主。”

斯帕法裡當然明白這一次宴請的重要性,當天,他隨著南懷仁一同前往。和上次去磕頭時一樣,他們又走過那五座橋,在中間那座橋的對面,有兩個很大的銅獅子,後來到上次向康熙皇帝磕頭的地點,馬喇前來相迎:“咱們得快點走了,皇上已經在等候我們了。”

於是他們便急忙趕到漢白玉臺階前,臺階共十八級:他們登上大殿前的平臺,上次他們朝拜時,康熙皇帝就坐在這個宮殿裡。寬大的平臺是用漢白玉鋪的,其周圍有漢白玉基座,基座上擺著青銅香爐,裡面有各種芬芳的香,康熙皇帝上朝時就把它們點燃起來。

所有建築都是根據精確向設計安排的。大殿左右兩旁各站著二十名手持弓、矛的侍衛。他們就走進設有寶座的殿裡,殿是磚建的,非常高大,殿內有兩排共十八根木柱,其中四根刷成金色,其餘的是紅色,柱粗可以兩人合抱。天花板上有各種精緻的繪畫和雕刻。在大殿正中寶座的前上方,懸掛著水晶燈。寶座是用硬木雕刻而成,金光閃閃,十分寬大,有很多臺階通到上面。大殿的地面鋪著巨幅的彩色地毯。在寶座對面的兩側,有殿門直通走廊。

斯帕法裡一行人被這莊嚴的其實震懾了,悄聲無息的穿過大殿,出來後又有個平臺。平臺很高,從這裡可以望見遠處的高山和禁苑。在大殿平臺的那邊,有一座圓形小閣,閣門關閉著,他們從旁邊再向前走,沿著臺階而下離開了平臺。終於來到了正殿。他們遠遠的看到,在宮殿寶座上端坐著一人。

“趕緊跪下。”

明珠囑咐斯帕法裡下跪,於是斯帕法裡一行就跟上次那樣,向康熙皇帝下跪九叩,磕頭完畢,明珠領著斯帕法裡順著宮殿的左側來到了康熙皇帝的面前。康熙端坐在寶座上,整個殿堂裡大約坐著三百名頭戴孔雀翎的官,在康熙皇帝右側的是幾位閣老,在皇帝的後面,四人一排地站著手握寶劍和長矛的侍衛,長矛上有一簇紅馬鬃,馬鬃下面是虎尾。

斯帕法裡在離寶座不遠處坐下,他面前就是康熙皇帝。明珠親自將一個紅墊子鋪在地上,斯帕法裡又跪拜一次,這才坐下。莫科貴族、牧師、文書以及軍役貴族,都奉命坐在他的後面,整齊的排成兩行,也是按同樣方式跪拜一次後才坐下來。

宴會開始前,康熙皇帝把明珠叫到面前,說了幾句,明珠便帶領南懷仁去見康熙,他們從右側寶座跟前,2個人一齊跪下,康熙輕聲對他們說了些什麼;南懷仁點點頭,來到了斯帕法裡坐的地點,同樣輕聲地吩咐他跪下。

南懷仁大聲說:“全中華帝國的偉大君主康熙皇帝詢問全俄羅斯君主皇陛下身體是否健康?”

斯帕法裡回答:“當我們離開大君主陛下的時候,全俄羅斯的專制者、大君主沙皇阿列克謝·米伊洛維奇大公承蒙上帝保祐,身體康健,國泰民安;同樣,大君主:祝願最親密的友鄰康熙皇帝陛下健康長壽,帝業昌隆。”

南懷仁走回康熙的寶座前,低聲奏報,然後回來又跪拜了一次,對斯帕法裡說:“皇上有三個問題:沙皇陛下有多大年歲?身材多高?登位已有多久?”

斯帕法裡說:“請稟明皇上,我們的沙皇陛下今年五十歲,身材高大,蒙上帝保佑,登極已三十年。”

南懷仁又上去向康熙奏明這些情況,然後又回來問:“皇上問大使有多大年齡,皇上已聽說你是一位學者,想知道你是否學過哲學、數學和三角學?”

斯帕法裡回答說:“我40歲了,至於學問,哈哈,我承認自己有一些,耶穌會士們都知道這一點。”

聽到斯帕法裡的回答,康熙皇帝來了興趣,問:“那麼,請問,博學的大使,是否學過天文學?”

當時康熙正在和南懷仁學習三角和天文學。

斯帕法裡說:“學過。“

“太好了,那麼,我請問,有一顆叫金爪的星宿的具體運行情況?“

斯帕法裡沒想到康熙皇上會問這樣具體的問題,他愣住了,在一旁的南懷仁也著急的催促他,急不擇言,斯帕法裡說:“我從未登過天,不知道星宿的名稱。”

聽斯帕法裡這麼說,南懷仁心裡直罵。他可不敢把這種輕率的不負責任的回答稟告康熙皇帝,只好對康熙說:“使臣說不知道。”

“哦,是這樣,好吧,咱們開始吧。”康熙便不再發一言了。

於是宴會開始了。

宴會期間,斯帕法裡坐在離康熙皇帝不遠的地方,這給了他近距離觀察康熙皇帝的機會,當天,康熙穿的是一件天藍色長袍,外面套一件繡金黑色馬褂,戴的金黃色帽子上有一顆斯帕法裡從沒有見過的碩大的宛如堅果的大珍珠,脖子上也掛著一串大朝珠。

康熙皇帝有二十多歲,中等身材,膚色黝黑,面上麻點很多,蓄一簇黑髭。寶座用木雕成,上面刻有各種枝葉、花卉和蟒龍,金碧輝煌。

很快,有兩位內臣端來一張小桌擺在了康熙的面前,桌上用金盤盛著各種水果和其他食品,然後也在明珠和斯帕法裡面前擺上了,斯帕法裡是獨自一桌,而朝臣們是三人一桌,莫斯科貴族、文書以及軍役貴族則是兩個人一桌。當康熙開始進餐時,朝臣一律跪下,斯帕法裡也和全體一起跪拜了一次。

康熙說話了:“來,賞給明珠一盤水果,大使兩盤。”

下面的人馬上給斯帕法裡端來了兩盤水果,一盤是桃子,另一盤是蜜餞,盤子都是純金的,金光閃閃,斯帕法裡的隨行人員每桌也得到了一盤水果。

斯帕法裡拿起一個桃子,像往常一樣,咬了一口,沒想到,這個桃子是水密桃,裡面的水很多,必須是咬開一個小口,然後,用嘴吸著吃,在一旁的明珠低聲示範吃水蜜桃的辦法,斯帕法裡照樣做了,感覺真是天下第一好桃,吃起來香甜可口。

看到斯帕法裡吃的狼吞虎嚥的樣子,康熙皇帝微微一笑:“再賞給大使一盤西瓜。“

太監們又將一個盛在金盤裡的切開了的紅瓤西瓜端給了斯帕法裡,斯帕法裡也顧不上謝恩,又啃了起來。

到此時為止,御宴已進行了一小時。過了一會兒,宮內的人便將桌上的盤碟都收走了,但沒有搬動桌子,又用兩個大盤子盛放著香瓜端到了康熙皇帝的前面,康熙又將其中一盤賞給了斯帕法裡。

按照習俗,每人都坐在原地,用雙手接過所賞賜的食品放在桌上,不必起身就地磕拜一次便可取食。吃過香瓜後稍事休息,接著便將康熙皇帝桌上所有的東西都撤走,又搬一張小桌放到面對寶座的殿門口附近,上放著一個大銀碗,碗裡盛著葡萄酒。太監們們用長柄銀勺子把酒倒在了很多個金盃中,其中一杯由一位朝臣進獻給了康熙。

康熙說:“把這第一杯酒給我們遠道而來的客人吧。”

南懷仁走過來,叫斯帕法裡向前移動,更加靠近康熙,以便接過御酒,斯帕法裡接過酒端在左手,右手垂地拜了一下,把酒喝個精光。酒是用葡萄釀造的,味道象德國的上等萊茵酒。

飲完酒,斯帕法裡小聲問南懷仁:“在這裡,怎麼有這麼好的酒?”

南懷仁小聲回答:“是我們年年都釀造,康熙皇帝很喜歡喝。”

坐在斯帕法裡後邊的莫斯科貴族們聽他們這麼說,也都眼饞起來,紛紛對南懷仁說:“能不能請求一下偉大的皇帝陛下,讓我們也能嚐嚐這種御酒呢?”

南懷仁向康熙皇帝說了之後,康熙點點頭,莫斯科貴族見康熙應允了,都大聲的歡呼起來:“皇帝萬歲!”

馬喇走過來,帶領這些貴族們來到殿門口,為每個人都準備了一金盃酒。遠離了歐洲快一年時間了,突然喝到了家鄉的味道,這些貴族們百感交集,有的要求再喝一杯,有的流下了眼淚。

見到這種亂哄哄的樣子,康熙皺了皺眉,南懷仁趕緊說:“皇上息怒,這些人遠離家鄉快一年了,現在喝到了家鄉味道的酒,有感而發,所以失態了。”

“是這樣,這也是人之常情。”康熙轉身吩咐馬喇:“他們這麼好酒,就讓內務府給他們送一些,也慰藉一下他們的思鄉之苦。”

聽說康熙皇帝要給他們送酒,貴族們再也不顧及體面,大聲高呼:皇帝聖明,皇帝萬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