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一生謹慎,這都要怪關羽

219 年末丟失荊州,關羽戰死,這一切發生的太快了,在益州的劉備和諸葛亮根本沒反應過來,更別提援救關羽了。

短短兩三個月,劉備集團損失了數萬精銳之師,丟失幾乎三分之一的領土和人口,軍中頭號大將也命喪黃泉。對於有志於興復漢室的劉備,對於將“聯合東吳”“荊州出兵”作為基本國策的諸葛亮,這打擊是致命的。

諸葛亮為何一生謹慎,這都要怪關羽

這其中,劉備還稍好一點。畢竟過去半輩子裡,這種“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經歷他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徐州丟過兩回,汝南丟過一回,現在不過丟了半個荊州,還有益州呢,可以繼續努力!

相對而言,諸葛亮的心理落差恐怕更大。公元207年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到如今已是第13個年頭。自從諸葛亮《隆中對》幫助劉備制定戰略以來,基本上一步一步按照這個方針在執行、推動。其間,儘管有兵敗當陽,狂奔夏口的狼狽;有入川大戰,龐統陣亡的損失;有爭奪漢中,全力以赴的艱苦,但整體而言,劉備集團還是在逐漸攀升,局勢越來越有利。

誰知道在這一路攀升的盡頭,卻是一個如此猛烈的跌落,速度之快,打擊之慘,令他措不及防。在諸葛亮,這想必是撕心裂肺的痛楚。

痛楚之外,也有無奈。畢竟,諸葛亮不是當家人。對關羽的冒進,對劉備的整體規劃,乃至對整個蜀漢戰略佈局,諸葛亮會有自己的檢討和反思。而這檢討和反思,則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強化了諸葛亮性格中的一個鮮明特色——謹慎。

諸葛一生唯謹慎。雖然他在跟隨劉備之後的十餘年裡,已經經歷了多次豪賭般的猛進。但這些成功給他的印象,一定不如關羽這一次失敗如此之深。

關羽失荊州這件事,客觀說來,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孫權悍然背盟,守將叛變等客觀因素,也有關羽自己的主觀責任,而劉備、諸葛亮、法正為代表的蜀漢中央政權在這其中,也不能推脫戰略規劃疏漏和防備不到位的錯誤。

現在關羽已經死了,再追究他的責任毫無意義。背刺的盟友孫權,或者叛變的糜芳、士仁,雖然可惡,劉備的板子一時也打不到他們屁股上。

關羽失荊州,糜芳、士仁的投降是決定性因素之一。然而糜芳身為劉備的舅子,跟隨二十多年的元老,居然這樣降敵,實在出乎多數人的意料,想象不出關羽怎麼會把他得罪到這一步。《三國演義》說糜芳、士仁在後來夷陵之戰前被劉備抓住處死,歷史上此二人在東吳得以享受榮華富貴,卻遭人鄙夷。東吳大臣虞翻見他們一次就罵一次,次次罵得他們狗血淋頭,這樣的日子也不好過。

諸葛亮為何一生謹慎,這都要怪關羽

不管怎樣,整個蜀漢現存的人中間,總得有人為此承擔責任。於是一場整肅的運動開始了。

首先被波及的,是叛徒糜芳的哥哥糜竺。糜芳身為江陵太守,出賣關羽而投降東吳,直接導致荊州輕易喪失。

這讓成都的糜竺相當擔憂和羞愧。他叫人把自個綁起來,到劉備面前去磕頭請罪,希望接受處罰。劉備倒還沒老糊塗。他解開綁繩,安慰糜竺說,你弟弟做的壞事,不能讓你來承擔責任。然而糜竺還是羞憤交加,過了一年多就死了。

諸葛亮為何一生謹慎,這都要怪關羽

(葉雄老師繪製的糜竺)

更加嚴酷的整肅,則落在上庸、房陵的劉封、孟達頭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