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去杠杆进程(上)

【总体稳杠杆是局部去杠杆的前提。就当前而言,去杠杆的重点在于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为保持总杠杆率的基本稳定,中央政府部门及居民部门适度加杠杆是理性的选项】

□张晓晶 常欣 刘磊

2017年:去杠杆与防范化解风险初见成效

尽管2015年底中央提出去杠杆的目标,但真正取得成效是在2017年,即实现了总体稳杠杆、局部去杠杆。总体稳杠杆体现在:2017年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杠杆率由2016年的239.7%上升到242.1%,上升了2.3个百分点。对比2008年以来杠杆率的快速攀升,当前的杠杆率增速大幅回落,总水平趋于平稳。局部去杠杆体现在: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回落及金融部门加速去杠杆。

从结构上看,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下降,居民杠杆率上升较快,政府部门杠杆率略有回落。数据显示,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由2016年的158.2%回落至156.9%,下降了1.3个百分点。居民部门杠杆率从2016年的44.8%上升到49.0%,提高了4.1个百分点。可见,2017年总体杠杆率上升主要是居民杠杆率攀升所致。

1993-2017年的杠杆率变化

从1993年至2017年,实体经济杠杆率由107.8%上升至242.1%,24年间上涨了134.3个百分点。根据杠杆率变化的特点,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如图所示)。

中国去杠杆进程(上)

1.平稳加杠杆阶段。1993-2003年,这10年里杠杆率共增长41.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4个百分点。这段时间债务和广义货币增速较高,而名义GDP增速自1997年以来徘徊在10%附近,由此导致杠杆率激增。此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加上2003年的非典,对于杠杆率的上升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2.“自主”去杠杆阶段。2003-2008年,这5年间杠杆率下降了8.2个百分点。这段时间名义GDP高速增长,增速最低的年份也达到了16%,最高达到23%,名义GDP增速超过了债务和货币增速,实体经济杠杆率下降。这5年的最大特点是债务温和上升伴随经济飞速上涨,这是全球经济大繁荣与中国经济上升周期相重合的阶段。

3.快速加杠杆阶段。2008-2015年,这7年时间里杠杆率增长了86.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超过12个百分点。2009年由于四万亿刺激计划的启动,债务出现了跃升,当年债务增速高达34%,而名义GDP增速则回落至9%。随后,债务增速持续下滑,但名义GDP增速下滑速度更快,2015年名义GDP增速跌到了7.0%的最低点。这段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债务增速在开始两年出现跳升后持续下降,但名义GDP增速以更快速度下降。分部门来看,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增速最高,由2008年的95.2%增加到2015年的151.2%,几近翻倍。

4.“强制”去杠杆阶段。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杠杆的任务,但2016年实体经济杠杆率仍上升了12.4个百分点,去杠杆未见成效。其原因在于:一是居民杠杆率加速上涨,2016年上升5.7百分点,而之前每年上升不过2-3个百分点,增幅几近翻番。二是,2016年一季度GDP增长6.7%,创28个季度新低,也让相关政府部门在执行去杠杆任务时产生顾忌,有放水之嫌。去杠杆真正略有成效是在2017年,总杠杆率仅比上年微升2.3个百分点,并出现了局部去杠杆。

中国去杠杆进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