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安全吗?

BeaNSider

说东京安全是要做好被网友劈头盖脸臭骂的准备的,因为东京最近有点不大争气,出了几个大的凶杀案,如去年12月7日东京富冈八幡宫的杀人事件、再往前一点东京神奈川座间市的9人分尸案等,经过日本媒体的连续报道,早已经弄得世人皆知了,在这种背景下夸东京安全,个人都觉得有点找抽的感觉。 但是,看到这个提问,还是忍不住想说两句实话,至于挨抽挨骂,爱咋咋地吧。


通常我们要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安全与否,当然首先要看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治安情况了。那么,根据东京的实际情况,实话实说,相对来讲,东京确实是安全的。笔者旅日30载,不是说绝对没有,但确实几乎没有看到过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等现象。相反,人人随和个个礼貌倒是随处可见,“对不起”、“谢谢”更是每天都要听个数十遍。记得那还是笔者刚来日本时,一次下电车不小心碰到了走在前面的人,还没等笔者道歉,对方倒是先回头给笔者道歉了。在国内碰到多了因为一句话或不小心的一个动作就大打出手的现象,初来咋到日本就遇到这种温柔打法儿,说实在的,一开始还真就不大适应,当然,后来也就见惯不怪了。试想,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要想打上一架那得多不容易呀,无架可打,自然安全了。


在东京的街头或地铁、巴士上,经常会看到女孩子背的包包就那样敞着口,钱包、手机一目了然。也经常看到男孩子长长的钱夹子就插在屁股兜里,一半露在外,几十年看下来了,还是一如既往,这当然说明在这个社会里是很少有人偷盗的。相反,有人丢了钱包、手机等,只要去各地的失物招领处是差不多都可以找回来的。记得前两年曾在新闻里看到了一则报道说:日本全国各地的警察署共收到遗失物品约1733万9000件,比前一年增加了36.3%,同时返回给失主的约617万件,占57.3%左右。在这些遗失物品中,现金金额达到了惊人的141亿5041万日元,其中返回给失主的金额为97亿1468万日元。”仅从这个数年前的数据,还能不让我们说这个国家安全吗?


顺便又想起了大约30年前发生在笔者本人身上的一件小事儿,记得当时去超市购物后,出来就在设在超市旁的电话亭打电话,结果不小心把买的东西忘记在整体都是玻璃造的电话亭里回家了,等想起来时已经是2、3个小时以后的事儿了,抱着试试运气的侥幸心理,笔者又去了那家超市旁的电话亭,结果发现买的东西仍然保持原样的放在电话亭的台子上,当时笔者瞬间就被感动了。千万不要说也许那期间没人打电话,在那个手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公用电话亭是人们利用频率最高的通讯手段,赶上早晚忙的时候,电话亭前都要经常排长龙的。这也是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不也正是从这种小事上才能感受到一个国家的安全感吗?


此外,即使现在走马观花看日本也会发现,东京路边的房子的窗户全都是没有防盗网的,而且 有部分传统的房门甚至连锁也没有装 。去东京的胡同深处转转,还会发现一些无人售货处,蔬菜、水果明码标价就摆在路边小摊上,全凭买家自觉付款,而且,这种小店也是一直就这样开下来的,事儿虽小,还是那句话,从小事儿上才能看出一个地域的人的修养,人的修养普遍很好,自然犯罪现象就会少了,安全感也自然而来。



所以,总体来说,还是人的素质才使得社会环境变的和谐、安全,而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其实有些内里也是有着硬性的法律规定才使然的。比如说捡到钱包这件事儿,在日本《遗失物法》第四条2项就有明确规定,捡到他人的物品必须尽快交予失主或警察,如果私自占有则会触犯《日本刑法》第254条规定的“遗失物品冒领罪”,将被当做刑事案件处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最低判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万日元以下;最高则可判处10年有期徒刑。另外,根据日本《民法》第240条规定,关于遗失物,依特别法规定进行公告后六个月内,其所有人不明时,拾得人将取得所有权。由这些法律条文也可以看出,正是这些硬性的法律规定和人的良好修养相结合,才使得东京乃至整个日本给人一种和谐感、安全感。




万景路聊日本

我不是东京人,也没在东京常住过。不过,由于工作关系,只要在日本,还是经常去和在。那么对于“东京是否安全”这个问题,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总体感受和看法。

首先,从社会治安和稳定的角度说,东京把整个社会环境治理得可称得上“安全”的水平了。毕竟是人与人之间共存和共同经营的地方,交通事故、人身事故、犯罪事件等都会发生。不管是六本木、下北泽、还是东京23区以外的郊外城市,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市民之间的打架、冲突等都频繁发生,所谓不良少年也无处不在。不过,问题是负责维护东京治安的警察机构和人士能不能凭借足够的能量和机制,依法管理这些。我的感受是,东京的警察是能够管理这些的,至少不会导致社会陷入失控和无序的局面。

其次,谈论日本社会的安全问题,不能步谈及的是自然灾害。我在东京时遇到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还是“311大地震”。那一天我正好在东京赤坂的高楼开会,发生地震时遇到有生以来最大的震感,说实话也感到恐慌。可是,无论是那一刻还是发生后地铁暂停,手机信号被隔断,城市陷入瘫痪等情况下,在东京上班和生活的人们也保持冷静、克制、和团结,大家互相帮助和照顾,在车站排队等待出租车,在街道排成一条走路回家等。从中可以看到,虽然东京作为日本列岛的一部分难免遭遇地震等自然灾害,但公民的素质和觉悟是足以达到维护安全的水准。

最后,可能这一点是使得日本政府、舆论、居民产生潜在的担忧和警惕的,就是东京在未来的日子里会不会遭遇恐怖主义分子的袭击的问题。在这里讨论两个因素,一个是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国这一点。美国与产生恐怖主义分子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日本国和日本人的安全和信誉。假如我们的首相和政府跟着美国一起主张使得恐怖主义分子“不高兴”的言论,东京有可能成为他们袭击的一个目标。另一个也与它有关,2020年东京要举办奥运会。那么,假如有些恐怖主义分子对日本的有关政策和主张“不满意”,为了打击日本,或改变日本的政策主张,刻意瞄准和利用东京奥运,作为一个打击和改变的时机,确实是可以预料到和务必警惕、防备的不安要素。

总之,从维护东京这一日本首都的安全的角度来说,作为一个日本国民,我由衷希望日本首相和政府在牵涉到反恐的议题上说得和做得谨慎,谨慎,再谨慎。


加藤嘉一

这里指的东京是否安全, 我想大概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自然灾害 ,第二个是社会治安或恐怖袭击的可能性。

首先,就自然灾害而言, 应该说日本是个多震国家,而东京恰好处于地震带上,确实具有发生地震的风险。在历史上,东京曾经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地震, 令人记忆犹新,甚至谈虎色变。

但所幸的是,日本在抗震、防震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的努力, 因此东京的绝大部分建筑都具有坚固的防震功能。同时,由于是多震国家, 因此日本国民在防震、抗震,包括地震来临时的救生技巧方面都经受了大量的训练。

长期以来,日本在外交政策和战略上唯美国马首是瞻。尤其在911之后,无论在伊拉克战争还是其他一系列由美国发动的对外反恐战争中,日本都如影随形般地紧跟美国,由此自然遭到伊斯兰极端组织的忌恨。

当然,这种可能性在目前世界各国(包括日本)全力加强反恐情况下出现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作为风险也不能不提。

最后还要提一下的,是日本遭到大规模流感病毒袭击的风险。大家都记得2003年的非典。那年东亚的许多国家都遭到非典袭击,但是非常奇怪的是,日本本土居然没有发现一例非典病例 当时让人匪夷所思, 至今仍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也许这只是巧合,也许冥冥之中有一些内在的逻辑在主导。作为历史典故,在这里也一并供大家参考。


邱震海

根据《经济学人》发布的“2017最新全球城市安全指数排行”,排名首位的就是东京。中国城市中,香港排名第9,台北排第22,北京第32,上海第34名。该报告对城市城市的安全评估共有49个指标,分为数据安全、医疗健康安全、基础设施安全、个人安全四大类别。东京的数据安全是第1位,医疗健康安全是第2位,基础设施安全第12位,个人安全第4位。

东京的个人安全方面,是做的很好的。东京的片警会对片区进行巡视,并且态度也很好,随时打算帮助行人。有困难,找警察,在这里不单是一个口号,而是实打实的行动。日本的房子都没有“老虎笼子”,就是窗户和阳台都没有栏杆。有的门窗是铝合金做的,感觉很容易被破坏的那种。有的人家门前还养鱼的缸,里会养着锦鲤,也没有人偷。另外,日本也基本上没有假钞,不用拿钱对着光线照了又照。在路上,也不担心车撞,汽车必然得让行人,这种感觉的确很好。

我在日本时住的是日中友好会馆的附属设施后乐寮,这是半官方的宿舍,一般以国家公派日本留学人员为主,一人一间宿舍。而宿舍平时不用锁门,没有人偷东西。

医疗健康方面,外国人入境日本后,停留时间长的可以加入日本的健康保险,每月交点钱,在看病时就可以打折,好象是七折。

日本对个人隐私照顾得很好。比如参加一个公开的活动,讲座啥的,主办方会提前跟参加者讲好,我们要拍照,这些照片可能会公开利用,如果你不想自己的肖像被利用,可以提前说了。他们就会采用没有你的照片。

同时英国卫报报道指出,东京是世界上风险最高的城市,东京遭受地震、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风险非常高。


元和拾一年

总体来说还算安全。来日本十年了,什么东西都掉过,基本都回来了。

钱包掉过三次,一次加油站,一次电车上,去北海道旅游的时候掉酒店了!最牛是北海道那次,玩完了回东京当天邮局给打电话让去取件,一看是钱包,分文未少!原来我们钱包丢了后给酒店,当天他们就把钱包给寄回东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