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会有那么多老人一个人在家孤独的死去?


全球繁荣指数明显可以看出日本孤独!

在文章之前,笔者先介绍一下全球繁荣指数为何物。全球繁荣指数是由英国列格坦研究所调查全球90%的人口,分别衡量该国家的经济、创业与机遇、政府管制、教育、健康、安全和保安、个人自由、社会资本8个指标,给出评分,从而进行排名。

▲日本全球繁荣指数雷达图

本文要着重叙述的是“社会资本”分项,其评分指数包括参与义工、慈善工作、帮助陌生人、觉得可依靠家人和朋友的公民百分比。

根据最新排名,日本在14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101位,中国是139位。但是日本属于发达国家,此排名在发达国家中最低,从上图可以看出,日本“社会资本”明显不足,其中“社会资本”严重缺乏的当属日本的中高年男性,也就是中国所称的“大叔”。究竟为何“日本”如此孤独?孤独对健康造成何种影响?笔者本篇文章会进行分析。

孤独的人早死风险较正常人高出50%

▲孤独的“大叔”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称:“中高年男性最大的威胁不是抽烟也不是肥胖,而是--孤独!”

财富杂志称:“慢性孤独是现代的传染病。”

可见,在海外,孤独会影响健康,已经成为共识。近年,在欧美很多研究所开始研究“孤独”。在美国进行了将近30万人的数据研究表明:孤独的人早死风险较正常人高出50%。

孤独对于人们来讲,相当于:

  • 一天抽15支烟

  • 每日醉酒

  • 不运动

  • 现在2倍的脂肪

所带来的伤害,而孤独也是心脏病和老年痴呆症的主要病因。


2017年10月,美国联邦政府前卫生局长官Vivek Murthy发表题目为《孤独是逐渐深刻的传染病》的论文中提到:多数有共同病理,非心脏病,非糖尿病,而是孤独。

2018年1月17日,英国政府设立“孤独长官”一职,虽然多数人表示震惊,但是这是英国切切实实的一个被国家关注的问题。

日本被世界成为孤独大国

▲下班后一人在便利店读书的日本大叔

在日本语有很多词汇可以表现“孤独”的意思,比如「孤独のすすめ」「おひとりさま」「ぼっち」等,从表面上来看,是文化语言的丰富,可是从社会学上来看,用这些词表达孤独则是对孤独的美化。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调查,和朋友、同事、其他人几乎没有交流的日本人占据16.7%,平均值为6.7%。其中美国为3.1%,德国为3.5%。日本未婚率和单身世代也急剧增加。

忍受孤独相当于不喝水一般的残酷

“孤独”原本的含义没有可以依靠或者交心的人,一人生活,寂寞的状态。从含义上来看,是带有悲观色彩。在英语中「Solitude」一词表示独自一人享受快乐时光,指的是积极的孤独;「Loneliness」一词就带有悲观色彩。日语中「孤独」一词既可以表示悲观也可以表示积极的孤独,从某种方面来讲,也包含对孤独的美化。

人类原本就是“社会型动物”,自己在社会上生存,肯定要和其他人组成团体,比如在公司是和同事组成的团体,在家里是和家人组成的团体。原始社会形态中,人类组成部落,一起打败入侵的敌人,一起狩猎确保食物,然后分工分食。在那个时代,被“孤立”就意味着“死”。

▲几乎毫无交流的日本社会

反过来看,如果有人告诉你,需要忍受孤独,那就相当于告诉你:不要喝水、不要吃饭、忍受疼痛。在日本,“忍”一直作为美德,所以日本人的忍耐能力可谓令人畏惧。因此,日本人会给自己套上枷锁,忍受孤独,强制性的切断自我与他人的联系,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之中。

日本为何如此孤独?

▲孤独的日本老人

孤独多是由于交际和交流不足导致,日本以前和中国相同,有较强的“地缘”和“血缘”关系,但是随着日本高度城市化和核家族化的进程加快逐渐减弱,导致日本人交际不足。而从之前的调查表可以看出,与日本的经济教育相比,社会资本明显不足。

之前笔者说到OECD调查结果是16.7%的日本男性几乎和朋友、同事、其他人没有交流,近乎平均值的3倍。

其原因是日本特殊的工作文化背景,在长时间的工作中,日本男性几乎没有时间交朋友和培养兴趣,多数人选择将自己的时间交于工作,还没有注意到时,可能已经临近退休。现在日本接近9成的男性劳动人口为“工薪阶层”,在被公司榨干价值后,根据公司的定年退休的制度强制退休。很多日本大叔几乎一生没有换过公司,将自己奉献给同一家公司。将近40年都住在同一间房子里面,如果被强制退休,可见其有多大的绝望感和恐怖感。

虽然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失去工作、失去同事、失去自己常年以往工作的地方,会给这些大叔们带来“我不被需要”“我是无用之人”的感受,就好像自己是透明人一样,寂寞空虚之感油然而生,久久无法释怀。

日本的精神科医生说道:“这些工薪阶层,一旦退休,失去工作,失去职位,变成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即便在家庭内也找不到该有的位置,当自己真正有时间思考时,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兴趣和爱好了。很有可能对社会产生仇视心理,认为都是社会的原因造成自己现在的样子。

▲所谓的“自尊心”

在孤独的现状中,还隐藏着另一个不为人所关注的地方,那就是所谓的“自尊心”。特别在日本这种终身雇佣,年功序列的竖形社会中,在一家公司上传下达了40年,一直都无法真正的打开自己的心扉进行畅谈,他们本身就将说话当成一种目的性行为,不像一些说话说到地球毁灭的女性一样,他们如果不借助游戏或者酒等工具,很难张口畅谈。

由于上述的一些原因,很多日本男性退休后就一直窝在家中,说是享受一个人生活的时光,倒不如说是等待死亡。日本原本就是带有闭塞感的社会,这些孤独的大叔们,想要从孤独中解放,或许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一家正确分析解读日本的自媒体,我们共同关注!


日本二三事

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日本文化造成的,日本看似谦和礼貌,其实其骨子里对有用的敬,甚至是媚,对和他一样的不服劲,甚至打压。对不如他的,他根本就看不上,甚至认为都被他指挥也是应该的。认为自己就是救世主。这样的民族文化必然造就人的思想虚伪和现实。没有能力的人会被社会嫌弃,也就有很多人朋友少,表面看起来很亲密,私下却很少帮助别人和受到帮助,久而久之,孤独终老。二,日本社会的老龄化不是现在的事,百姓间缺少互助,国家扶持又不力,人情间又淡薄。一个没有暖情的社会,孤独老死不多才怪。

创建于2017.3.17
不喜欢

要以事实为依据

今天对于日本来讲,老龄化已经是整个日本社会经久不息的悲剧话题,甚至被日本人称为“国难”。老龄化问题也是日本经济陷入停滞的重要原因之一,影响极为深远,可以说日本老龄化不仅导致其国内劳动力短缺、消费低迷、通货紧缩、地方凋敝等严重后果,最为直接的表现之一还有养老的困境,使得越来越多日本人在家中孤独死去。





说起日本老龄化严重最核心的原因,当下日本和韩国是老龄化问题特别严重的两个国家之一,当初是美国前国务卿在70年代提出了控制人口生育的动议,并到各个国家通过加大奖金扶持和宣传鼓吹,而日本和韩国作为美国的殖民地,是直接在思想上受到危害最严重的,这也就是了受骗之后,人工减少,劳动力严重不足,而且老龄化严重!


很多人不解的问,为什么日本老龄人不选择去敬老院住,实际上不是不想,是现实中无奈。因为当下日本的老龄化加剧,是整个日本政府没有意识到的,他们也一直以来不会很重视民生投入,这就导致了养老设施严重不足。护理和医疗专家长冈美代在2016年11月号的《中央公论》的论文指出,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等待入住“特别养护老人院”的老人达到52万人,经过这一年多,现在这些等候进养护老人院的人数已经超过了70万人。但是不管日本民众如何呼吁,安倍政府的重心是服务好财团,以及他的政治野心,民心工程是他们想做的事。


此外,即使目前在日本特别养护老人院住的老龄人,也面临着无人手照顾,随时被赶出院的困境。因为老人院护理领域的人手严重不足,这也导致养老设施举步维艰。由于日本社会排外情绪一直很强烈,向外国人大规模开放护理市场还看不到眉目。加上现在日本年轻人处于无欲望或者说低欲望,很多人宅在家里不出去工作,即使打工,护理的工作收入低而且没有社会地位,也经常招不到人,所以日本老龄人在家中孤独至死的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岭南观察

这是不少西方发達国家遇到的问题。不光日本有这个现象。大洋州北美欧州都有。任何事物有利也有弊。很多发達国家社会福利好,生活水平高。子女成年它后一般都不与父母一起居住,而很多国家公寓少,独立别墅多。子女一且离开则只剩下老人居住。而别墅间隔又很大,邻居也不像中国人互相走动,隐私是他们必须尊守的。故养狗成为这些国家人民最有意义的事情,但老人一出意外,几天无人觉察是常有之事。同时,社会发達到一定程度之后,社会服务业发達到相当程度时,往人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也使家庭和人际关係互相依赖程度越来越低,亲情也自然谈薄。这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无可避免。老人在家死去的现象就会发生。


宁静致远john

当今日本老人很多孤独死,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人口密度位居世界前列。就日本民族性格讲,日本人大多拘谨内向,是典型的岛国人心态。日趋老龄化的社会,高密度的人口,有保障的社会生活,这些都是日本老人具备单独生活的条件。

日本老人大都喜欢清静,不愿与子女住在一起生活。而日本人的长期西化,年轻人懒散,自私,孝老敬老思想淡薄,对老人的生活起居不闻不问。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老人孤独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