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一个文字学和经学研究者,去世之后为何受到后人的景仰?

东汉一个文字学和经学研究者,去世之后为何受到后人的景仰?

许慎是东汉中后期学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在古文字研究和经学研究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中华文明史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一直以来都受到后人的景仰。他淳厚质朴的品性,也得到世人的尊敬。他的离世,是整个东汉文字学和古文经学研究的巨大损失。

许慎去世以后,就被埋葬在了他的家乡汝南郡召陵县的万岁里,也就是现在河南郾城的许庄。在那里,现在还保存着许慎和许冲的墓葬。后人为了纪念许慎的功绩,还专门修建了许慎祠堂。同时,人们还赋予了许慎许多特殊的称谓:因为他做过太尉南阁祭酒,人们就尊敬地称他为“许祭酒”;因为他曾经被任命为洨长,人们就尊敬地称他为“许洨长”;因为他创作了《说文解字》一书,奠定了汉语言文字学的基础,后代的学者就尊敬地称他为“许君”“许公”“许圣人”,而《说文解字》一书也被尊称为“许书”,后代还产生了专门研究《说文解字》的学问,人们也把这种学问称为“《说文》学”,或“许学”。

东汉一个文字学和经学研究者,去世之后为何受到后人的景仰?

在语言学界,1985年和2005年分别在漯河市举办了“首届全国纪念许慎学术研讨会”“首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以此来纪念许慎,并研究他的学术成就。东汉一个普通的文字学和经学研究者,在他去世之后,能够获得如此多的雅致称号,并且产生了专门研究他的学问,这是许慎的荣耀,而这种荣耀绝不是凭空产生的。没有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忘我的耕耘,没有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没有带病创作和传授经学的伟大的献身精神,像《说文解字》这样伟大的著作是不会诞生的,因此而赋予许慎的荣耀也就不会存在了。

即使在普通人的心中,许慎也成了他的家乡河南漯河的文化标志,我们走在漯河的大街上,可以见到许慎小学、许慎广场、许慎宾馆等以“许慎”命名的单位和场所。许慎的文化影响是极其深远和广泛的,不同知识层次、不同行业的人们正在以各种方式和活动纪念着这位文化圣人。

摘自“大家精要”之《许慎》

东汉一个文字学和经学研究者,去世之后为何受到后人的景仰?

许慎,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字学家和古文经学家,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本书讲述了淡泊仕途、潜心学术的许慎,以系统而科学的方法,历二十一年撰著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字典《说文解字》,同时通过《说文解字》解析许慎的文字学、语言学、经学思想,及该书所包含了丰富的饮食文化、酒文化、音乐文化、鬼文化等。

李红霞,邯郸学院文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字学、训诂学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六项,出版学术著作三部,主编教材一部,发表学术论文十三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